鄉愁之:細說連橋之通濟橋

通濟橋在趙北口村中偏南部,為十二連橋中的第六橋。從清代的史料上看,趙北口原來的人居範圍可能並不大,大概就是北到普渡橋,南到通濟橋之間,其餘各橋周邊大半是水面或葦塘。

一、概述

通濟橋又名徐家橋,是趙北口明初八座石橋之一,其位置大概是現在的老電影院附近。該橋橫跨大港引河,由古通濟河改道而來,其西通燒香澱,東入大港澱。據《任丘縣誌》記載:“徐家橋在廣惠橋南,長六丈四尺,闊二丈五尺”。通濟橋之名即由古通濟河而來,“濟”在古文裡就是渡河的意思,通濟之名便是言其舟楫通暢之意,由此推測此河歷史上也曾是水上運輸的主要通道之一。至今霸州城東南過境之河仍有人稱之為通濟河,河上亦有一座通濟橋。

二、從通濟河到大港引河

通濟河是一條古河,為大清河的一個分支,大概在清以前已開始逐漸淤滯,因此歷史上對其原來走向沒有太多記載。唯有清代萬維翰的《幕學舉要》中的一段話可略窺其舊貌,其“西澱翕受西南眾流,循千里長堤,與白溝、拒馬北來之水合,東注至霸州之玉帶河”。

鄉愁之:細說連橋之通濟橋

大港引河開鑿於清乾隆十一年,因趙北口下游河道淤滯,任丘知縣吳祖修奏請開挖大港引河,將其水引入大港澱,“自本縣徐家橋起,北至雄縣界止”。據清《畿輔安瀾志》記載:其 “趙北口之西分清河一支南出,東流二里經趙北口出徐家橋下,穿大港澱,又東流三里,經邢家溝又東北流入雄縣之南境”。從民國初年的雄縣地圖可以看到,大港引河從徐家橋起,至雄縣龍灣村與白溝河相匯,全長約20華里。

鄉愁之:細說連橋之通濟橋

在那個生產力尚不發達的農業社會,治水一直是國家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而且其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可想象的。據查工部侍郎程含章於道光三年上奏之《擇要疏河以紓急患疏》“十二連橋。橫亙澱中。乃南北往來大路。今查各橋木石。均已坍塌朽壞。道路被水沖刷。行旅艱難。亟應興修。修橋築道。共估計銀二萬二千七百七十二兩。”這些錢相當於一個什麼概念呢?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據清《任丘縣誌》記載:“棗林莊設鋪兵三人,年須奉銀十八兩”,也就是說每人每月的工資只有半兩銀子。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當初開挖大港引河會是一個多麼大的代價。

三、同鄉楊景水先生《記憶裡的故鄉》節選

“穿過鎮中大街,將近鎮南頭時有徐家橋。橋下的水,都清澈而湍急。其餘的橋都在鎮南大道上,最南邊的橋叫萊燻橋,我小時已不復存在。大清河就從此波濤洶湧地自西向東奔流而下,直奔天津。”

鄉愁之:細說連橋之通濟橋

“我家就住在鎮東頭,一出院門就是河。這裡的河道縱橫,向大澱延伸,河水清澈而甘美。近處,一塊塊稻田、莊稼地和菜園,都被碧水所環繞,農民們在漂浮於水面上的這一片片綠洲上勞作;漁民們張網打魚或吆喝著、時而敲打著,驅使著魚鷹逮魚。這情景與一塊塊田園相映襯,繪成了一幅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的秀美畫卷。”

錄乾隆詩一首

趙北口即景

紅橋長短接溪川,溪上人家不治田。

半笠滄波三月雨,一堤楊柳兩湖煙。

孳將鵝鴨無官稅,捕得魚蝦足酒錢。

今日飽餐漁者樂,鳴榔春水綠浮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