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的艺术,你会过得更轻松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个对你提出苛责要求的人,明知道这样做会对你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可是就是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拒绝,过后又越想越不对,觉得”当时真的是应该拒绝他的“,继而又会产生深深的自责——”我怎么会这么没用,连自己真实的想法都不说出来?“最后甚至陷入不安与沮丧中,久久不能释怀。

不敢拒绝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实际上都是在戴着”假面具“生活,事后常常会后悔不已;但又因为难于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的症状”而深感自责和自卑。

学会拒绝的艺术,你会过得更轻松

想要做个有求必应的人并不容易,人们的要求永无止境,往往是合理的、悖理的并存,如果当面你不好意思说“不”,轻易给予别人以承诺,将会带给自己最大的困扰和沟通上的困难。

当别人前来要求协助的时候,遇到自己不愿意或者力不从心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说“不”,这也是判断一个人在社交中的心理成熟的标准之一。

没有人喜欢被拒绝,所以如何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又不让对方感到尴尬,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所以说,拒绝也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认真倾听后拒绝

在拒绝之前,最好先倾听完对方的需求,不要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用心倾听,能让对方先有被尊重的感觉,认为你的确是在认真思考后,不得已才做出的决定,也比较能避免伤害他,当你开始说“不”的时候,态度必须是温和且坚定的。委婉表达拒绝,比直接说“不”,让人容易接受。

学会拒绝的艺术,你会过得更轻松

客观陈述

如果对方不明就里,你可直接向对方陈述拒绝对方的客观理由,包括自己的状况不允许、社会条件限制等。通常这些状况对方也以认同的,因此较能理解你的苦衷,自然会放弃说服你。

迂回战术

不好正面拒绝时,只好采取迂回战术,转移话题也好,侧面表明立场也可以,主要是善于利用语气的转折,婉转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这样,即使你拒绝了对方,也不致撕破脸。比如,先向对方表示同情,或给予赞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绝。由于先前对方在心理上已因为你的同情使两人的距离拉近,所以对于你的拒绝了较能以“可以体会”的态度接受。

学会拒绝的艺术,你会过得更轻松

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开口拒绝对方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在心中演练无数次,一旦面对对方,又无法启齿。这个时候,不妨让肢体语言派上用场。一般而言,摇头代表否定,别人一看你摇头,就人明白你的意思,之后你就不会再多说了。另外,微笑中断也是一种暗示,当面对笑容的谈话,突然中断了笑容,便暗示无法认同对方的请求。类似的肢体语言还包括,采取身体倾斜的姿势,目光游移不定,频频看表,心不在焉......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主对方感觉到你只是不赞同他提出的要求,而不是不愿意理睬这个人。

一拖再拖法

对于已经承诺的事,一拖再拖累是不可取的,这里所说的一拖再拖累指的是——暂时不给回复。也就是说,当对方提出要求时你迟迟没有答应,只是一再表示要研究或考虑,那么聪明的对方就马上能了解你是不太愿意答应的。

合理建议

虽然拒绝了对方,便是却可以针对他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若是提出有效的建议替代了方案,对方一样会感激你,并能够证明你不是故意要拒绝他。

同理心对待

对方若是因为你的拒绝表现出愤怒态度或威胁时,不需要立刻回应,多用同理心来缓和他的不满与挫折感,让对方知道,你是真的处于无奈才拒绝的,以此获得对方的体谅。

学会拒绝的艺术,你会过得更轻松

主动关怀

有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会不定时地提出同样的要求。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关怀,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当双方的情况都改善了,就有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拒绝的方法,除了技巧,更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耐心与关心。若只是敷衍了事,对方其实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这样会让人觉得你不是一个诚恳的人,对人际关系的伤害会很大。

学会拒绝,可以减少许多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又能让自己表现出人格的独特性,不至于让自己陷于被动,生活也会变得轻松,学会说“不”,对人对己都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