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會零距離接觸中再融 「野心勃勃」的侯君2018要做什麼

“人生的未來就像一座大廈的落成,最終的高度取決於最初的‘想要’,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夢想、希望和目標。”而一個企業的成功,也和他管理者的規劃和夢想密不可分。

1月25日,在素有“中國金融風向標”之稱的2017北京金博會暨北京國際金融投資理財博覽會上,中再融作為為數不多的互金企業參與者之一,其展位顯得格外的醒目。中再融副總裁侯君站在展位中間思考著什麼。作為採訪過幾次侯君的記者,也算和他是“老熟人”了,一陣寒暄過後,坐下來,侯君向互金觀察站聊起他2018年雄心壯志,聊2018年的行業和企業。

金博会零距离接触中再融 “野心勃勃”的侯君2018要做什么

圖為:中再融副總裁侯君與互金觀察站站長交流

綠色金融依然是最初的夢想

此次金博會,中再融與用戶一起點亮綠樹,依然是傳遞綠色生態環境依靠大家的理念,與大家一起共同守護綠色和諧家園。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綠色金融,參與綠色金融投資,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向環保領域,使我們離和諧生態環境更近一步。”侯君稱。

採訪間隙,展會現場時有“變身綠巨人,玩賺綠色金融”以及hi的數錢遊戲,在互動中潛移默化傳遞綠色金融的價值。

環保行業近年來一直被國家大政方針屢屢提及,十九大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三大攻堅戰,防治汙染成為重中之重。

放眼當前的生存環境,我們的確需要更新鮮的空氣,新純淨的水和乾淨的土壤,環保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已經出臺,接下來就需要行業內部調動資源,開拓創新。金融被稱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從業者總會將國家政策與行業商機緊密結合起來。

據中國再生資源協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統計,目前再生資源行業有13萬家企業,其中85%以上為中小企業,如果按照網貸監管限額每個借款企業100萬計算,這也是一個超過千億規模的市場。

中再融綠色金融項目資產將全部來源於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與供銷系統的推薦,在優質項目篩選中具有行業唯一性。這不僅降低了資產獲取成本,也為資產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侯君告訴記者,此次金博會中再融綠色金融亮相將會帶來更多的精彩,為環保、綠色行業發展融資融智,通過自己的真實行動,為再生資源領域中小企業提供最佳金融服務方案。

金博会零距离接触中再融 “野心勃勃”的侯君2018要做什么

紮根綠色金融開創藍海領域

作為綠色金融的先行者,中再融從2015年公司籌備開始就將著眼點放在再生資源這一領域,再生資源作為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環保及資源節約的價值和意義重大,屬於國家戰略性產業,但由於其行業資產的特殊性,得不到傳統金融機構的青睞,而互聯網金融的崛起為再生產業的金融服務補上了缺口。

在行業資源積累上,中再融得到了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關注與大力支持,成為中再生協會唯一指定互聯網金融平臺,有著這樣資源優勢和背景,中再融平臺上線近兩年以來,不斷深入再生一線,從融資需求調研、企業考察到產業研討,從企業主個人資金幫扶到中小企業資金週轉,中再融逐步將服務再生的金融項目落地。截至目前,中再融通過互聯網+金融+再生資源,對8個省市50多家企業實地調研,完成1000多次金融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再生企業,2017年底,在中再生協會的指導下,中再融聯合中民國信、招商證券等金融機構發起成立“綠色金融服務中心”。作為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實施單位,中再融將以互聯網金融為先導,通過中再生協會引入外部資源,整合區域內現有資源,引入機構資金、基金、投行,第三方擔保等徵信服務,推動行業內金融機構集群發展,打造綜合綠色金融服務中心,降低再生行業內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擴大融資規模,有效提升再生資源企業綜合融資能力,徹底解決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深度調整狀態,這就意味著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發展方式亟待重構,我國經濟發展也將進入以供給側改革理念為先導的新常態。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面臨結構、體制、法律法規等多項調整,這種發展方式的變化也正是新常態下綠色金融的機遇所在。

金博会零距离接触中再融 “野心勃勃”的侯君2018要做什么

“野心勃勃”的2018

合規依然是當前行業的主題,更是平臺迫在眉睫的努力方向。侯君透露,除了和銀行銀行資金存管的對接,中再融已經完成了關於備案的其它準備,而銀行對接方面,目前也在和兩家實力銀行在洽談中。

談到2018年的業務規劃,侯君說,還會繼續主打之前兩年的綠色金融概念,但在具體業務和風控上,會加大以風控為基礎的大數據開發。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會陸續開發投放,適當的時間上線。

在外人看來溫文爾雅的侯君實際上是一個在事業上“野心勃勃”的人,在2018年,在更遠的未來,他希望的中再融會以不同的形式和更多的企業合作,把中再融打造成一個集團化品牌。

據悉,為了更好深耕再生資源千億級市場,依託中再生協會綠色金融服務中心,2018中再融將在以風控為核心的基礎上全力發展佈局智能投資、大數據應用等領域,吸引大量專業人才全方位佈局金融業務,整合資源,用技術創新服務綠色金融,同時為啟動集團化戰略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