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送信方式,青鸟传书、鸿雁传书……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传递书信的呢?

古人的送信方式,青鸟传书、鸿雁传书……

青 鸟 传 书

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养着三只青鸟,替西王母取食报信,因此人们便以“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李商隐说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正是期望着能有青鸟频频传递相思。

鸿 雁 传 书

鸿雁传书的故事与苏武有关,据《汉书》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匈奴还谎称苏武已死。后来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对匈奴的单于说汉天子射猎射到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说苏武就在某一大泽中。单于闻言方才把苏武放归汉朝。这就是大雁传书的典故,后来也就用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用寄书雁、寄书鸿来指代送信。李清照有诗言“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是写月满之时上西楼,见鸿雁归来,思量是谁寄来了书信。

古人的送信方式,青鸟传书、鸿雁传书……

鲤 鱼 传 书

汉乐府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里面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的双鲤鱼,其实是说藏着书信的函。当时的人们把刻成鲤鱼形状的两块木板作为一盖一底,将书信夹在中间,因此书信又有双鲤鱼、鱼书等称呼。而尺素,也就是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文章,也是书信的古称。古诗词中尤其喜欢用这些词,如“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黄 耳 传 书

黄耳是西晋陆机所养的狗,陆机格外喜欢它。陆机是吴郡吴县人,当时陆机羈寓京师,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便笑着对黄耳说我好久没有与家里通信了,你能不能帮我送个信。黄耳摇尾巴答应了。陆机便写了书信用竹筒装着系在了黄耳的脖子上,黄耳不仅将信送到了陆机家,还带回了回信。这就是“黄犬寄家书”,于是后人便用黄耳来指代信使。

当然了,以上的这些有传说、有附会,大概也就鲤鱼传书更符合历史,而青鸟传书与鸿雁传书,则远远没有飞鸽传书来得普遍。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