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周年無回音

清華簡楚居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一週年無迴音

臥馬先生:首發2017-8-6 10:39:51

尊敬的《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尊敬的《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襄陽老河口市的業餘楚文化愛好者研究者李敦彥向各位專家致敬!

自清華簡面世十年以來一直非常關注清華簡的研究進展,有空常研讀2010清華大學整理出版公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的清華簡《楚居》簡文。自2015年6月1日在楚方城下絞鄀陰鄧之交的老河口發現陰國古城遺址、窩窩城遺址地疑是疆郢楚都發表“清華簡《楚居》“疆浧”準確劃定楚國丹陽在老河口”後,多年來從沒懷疑過清華大學著名專家團隊釋讀出版的重大研究成果文字會出錯?素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整理的清華簡《楚居》內容為基礎,實地考察老河口丹江口淅川鄧州市界山水地理歷史的同時,開展與疆郢、隈山、穴窮、夷屯、發漸、屈紃等相關的古地名研究,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早期證據。

自2017年6月初首次發現季連的連疑為季轡的轡後,開始對清華簡《楚居》竹簡文字進行逐字逐句的編號嚴格篩查和重新甄別,初查發現清華大學釋錯《楚居》多達86字錯佔整個《楚居》1/7,歷時近兩月的清華簡《楚居》多輪篩查地毯式搜索研究考釋,2017年8月1日完成近40篇勘誤考論文章,一鼓氣發現清華大學疑錯釋《楚居》200個竹簡文字,626字的清華簡《楚居》錯200字錯升至近1/3,三個多字中就有一個錯字的數值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和大為震驚?

清華簡類簡帛青銅器銘文的文字釋讀,不同於“碳十四測年”和“樹輪測年”的考古,需要藉助科學儀器進行檢測。中國文字,從象形文字、到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魏碑、楷書、宋體到現在的電腦打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就是在漢字演變中傳承至今。任何研究者,只要是有心人,只要找準簡帛青銅器銘文符合漢字演變規律演變的文字證據,就能準確正確的釋讀簡帛和青銅器銘文文字。

任何古文字研究專家的釋讀研究,必須建立在中國漢語言文字傳承的基礎上,不能信口開河自以為是,經得起中國文字演變過程的檢驗,才真正合格正確。否則脫離文物文字原貌的研究成果應是不實的錯誤研究成果,不僅會嚴重干擾考古歷史學術研究造成大量資源浪費,自毀形象是小,不端的錯誤研究成果,嚴重影響學界認知並以訛傳訛的長期不良傳播,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與《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釋讀的清華簡《楚居》做到了毫無疑問盡善盡美無懈可擊了,學術界自然也不可能導致出現無端的質疑和批評。

以清華大學命名的清華簡《楚居》釋讀,出現和存在漏洞百出眾多釋讀不確切及張冠李戴錯字連篇的錯誤現象,有失所涉專家的水平及以清華為名的《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與《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權威和形象,無疑嚴重影響百年老校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的聲譽。如果上升層面的考慮,事關對嚴肅珍貴的中國歷史文物和學術研究不重視、不盡責、草率馬虎、忽悠應付、不負責任、學術不端等嚴重的學術問題。

所發現清華簡《楚居》疑錯釋的200個竹簡文字,從逐字編號一筆一畫一個字都不放過的方法步驟和論證程序,可謂紮實認真和嚴謹。200個有對應出處的漢字演變依據,證據確鑿真實可信。這自信,是建立在中國漢字演變的過硬證據之上有據可查。並不是自以為是憑空想象和臆造出來的。自知這些發現的錯誤不可能100%的全部都對,但這200字絕對不可能全部都錯?因為200字中除小部分缺少完整字例外,大部分文字與甲骨文金文篆書和漢字演變過程中的文字筆畫都能一筆不差的完全對應的。清華簡的研究專家敢說這些字沒有釋錯嗎?能拿出過硬的文字證據嗎?

2010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發佈《楚居》至今已八個年頭了,當年未能準確釋讀情有可原,多年來眾多專家群體為什麼沒有發現這樣重大的錯誤原因何在?搜讀八年來所見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華簡(楚居)與楚國都城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國家資助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等大量關於《楚居》的相關研究文章,均停留在八年前釋讀的楚王楚居郢都地望類的研究上,2012年《中華文史論叢》發表黃靈庚“清華戰國竹簡《楚居》箋疏”,雖逐句註疏但不夠紮實無圖文證據多似是而非,幾無準確勘正清華釋讀之誤,且使舊錯舊誤有增無減為錯上加錯之舉。八年來整個清華簡《楚居》研究均未取得重大實質性進展。如2017年6月開始的清華簡《楚居》文字勘誤的全面綜合系統研究並未多見。

清華簡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週年無迴音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圖

清華簡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週年無迴音

李克強總理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參觀清華簡圖

清華簡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週年無迴音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專家合影

清華簡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週年無迴音

2010年清華大學整理釋讀清華簡《楚居》文字稿編號及錯誤標記合圖

清華簡研究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週年無迴音

2010年清華大學整理釋讀清華簡《楚居》文字稿及2018年臥馬先生髮現勘誤錯字總標記圖

從竹簡文字釋讀的基礎做起,以公開透明的釋字方式,從文字基本筆畫細節著手,做到忠實竹簡文字原貌,做到字字有出處言之有據不留死角不留遺憾,改觀“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學者對於古文字隸定的過程不透明,沒有忠實地反映簡帛文獻原貌”之弊。符合古文字的隸定講究忠於原字形、重視釋字的證據以及推導過程的邏輯性的《簡帛釋字的隸定與篆定》要求和規範。

現在,不僅發現了清華簡《楚居》存在的錯誤問題,同時進行了實質性的研究和前期論證,並一一發表公佈於網絡,受到部分網友的關注和重視。雖然具有較高參考價值,還需專家進一步研究論證,取得專家和各界的認可才能最終論定。

建議,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與《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組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安徽大學、湖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九所中國著名高校,以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九院一所等中國歷史、考古領域的頂級研究機構的專家,針對性的舉辦關於清華簡《楚居》研究的專家研討論證會,貴中心有組織義務和裁判之責。只有用行動實質性推進清華簡《楚居》研究,把具體研究論證坐實,將清華簡《楚居》相關研究做到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並最終論定,才能給關注支持清華簡研究的各級領導和學術社會各界一個合格滿意的交代,向公眾重新出版發佈,準確無誤毫無疑問的清華簡《楚居》研究信息成果,正視歷史查疑補缺,不能讓錯誤信息滿天飛。

清華簡《楚居》研究大錯,自2010年研究成果出版公佈之日已經鑄成,形成既定無法開脫的事實。只要清華簡《楚居》的錯誤存在,早晚會被有識之士發現和更正是肯定的。古文字在釋讀中出現點紕漏和錯誤在所難免,發現錯誤及時坦誠的糾正和改正錯誤,任何人都會欣然接受和原諒,也符合學術研究程序。

及時的更進研究更正錯誤,也是最好的補救措施。很多專家在發現學術錯誤後,採取沉默迴避和繼續狡辯袒護等一錯再錯的消極方式,不正視錯誤,使得很多學術研究真假難辨氾濫成災,這是不誠實的不端學術行為令人不齒。

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完善研究,對不起巨資收購捐獻給清華大學的校友不說,這些來自2300多年前的珍貴楚簡歷史文物,將會長期遭受因不負責任的學術研究的曲解和嚴重影響。

自發現清華簡《楚居》眾多錯釋文字以來,也想到清華簡《楚居》以外的研究,是否也存在類似文字釋讀錯誤問題?謹提醒和告誡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清華簡研究專家們,對清華簡竹簡文字的研究要時刻都心存敬畏不能急於求成,做到謹言慎行,從一筆一畫的點滴做起,爭取做到一筆不差一絲不苟。可以先公開發布竹簡圖片,徵集各界意見,號召國人共同研究論定清華簡竹簡文字,做到事實清楚言之有據經得起各領域檢驗,再做人文地名、史籍文獻、山川地理等綜合系統具有史詩性研究成果總結,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對來之不易的珍貴文物和史學研究負責。連文字基本識讀都是錯的所謂研究稱不上什麼研究,更談不上什麼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經不起任何科學和歷史的檢驗。不能因文字釋讀時一字之差的疏漏和憑空臆想,使具有重大史學研究價值的史學研究變質造成不可挽回的歷史遺憾,鑄成南轅北轍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謬之千里的學術大錯,變相的篡改歷史,也將是新時期的歷史罪人。

如果以這樣的學術態度對待清華簡研究的話,清華大學的文史研究,乃至中國文史研究將因為清華簡《楚居》研究而亡?專門研究清華簡的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發生這種自毀形象自砸招牌的嚴重錯誤有辱清華已是不該,如果不及時採取深入研究論證更正的有效補救措施,如此對待珍貴的戰國竹簡歷史文物,研究者就根本不配冠“清華”之名?不配再以清華之名進行“戰國竹簡”的相關研究?

清華大學是中國國人和學界的驕傲,自知人微言輕去清華門都難進?為真正維護清華大學百年名校的形象聲譽,謹發此公開信予以警醒清華簡研究機構的專家。如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與《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看到收到此信不予及時採取措施,繼續知錯不改不做不為的話,計劃採取法律手段向法院提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不作為不負責訴狀,以維護中國學術研究的威嚴。

清華簡《楚簡》竹簡文字研究人 李敦彥

2017年8月6日 於老河口 臥馬居

信箱:[email protected]

(不知道為什麼 清華簡楚居致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公開信發表一週年來 查不到任何相關回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