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實錄」延安市「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人工智慧」 平台上線試運行新聞發布會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5月29日上午9時,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王利功介紹延安市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進展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情況,並與延安市委網信辦副主任、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張強,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王建軍一起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參加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佈會。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要依靠改革來實現。特別是延安作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試點,使命光榮、任務艱鉅。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王利功先生,為大家介紹我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情況。應邀出席新聞發佈會的還有:延安市委網信辦副主任、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張強先生,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王建軍先生。

首先請王局長為大家介紹延安市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進展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情況。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王利功: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這裡舉行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首先,我謹代表發佈會的承辦單位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委網信辦,向蒞臨發佈會的各位來賓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支持我市行政審批服務和網信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媒體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延安市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工作整體情況,重點從三個層面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

一是時代召喚——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順改革潮流應運而生

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做出了全新的部署,特別是對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權力瘦身的“減法”換取行政效能提升的“加法”,提出了明確要求。2017年10月,省委、省政府將延安確定為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單位,也是全省唯一的市級政府層面試點單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省率先組建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市發改委、工商局等28個部門承擔的108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職責劃轉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承擔實施,這是順應改革潮流的創新之舉、務實之舉,備受社會各方面關注。經過前期緊張有序的基礎準備工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於2018年3月下旬正式啟動運行,4月8日正式對外開展行政審批業務。

二是效能革命——延安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催生行政審批效率全面提升

審批局工作正式啟動運行兩個月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局幹部面對新機構、新職責和新要求,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夜以繼日、攻堅克難,超常規、加速度推進各項工作,用短短兩週時間完成了人員到位、事項承接、制度設計等工作,為行政許可事項集中審批定了規矩、立了規範。這期間,得到了市級各部門、社會各界、各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藉此機會,我再次表示誠摯的感謝!這段時間,我們集中精力做了四件事:

第一,完成制度設計。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是行政審批管理體制的根本性、歷史性變革,由原來多部門分散單項審批轉變為一個部門集中綜合審批,需要對行政審批的一整套運行管理模式進行重新設計。因此,按照“一枚印章審批、一個大廳辦事、一支隊伍服務、一個平臺保障”的要求,審批局啟動運行的第一步,就是集中精力對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科學設計流程,研究制定了《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審批工作運行規程》,從宏觀上明確了審批的基本規則、工作流程及運行配套制度,同時將所有行政許可事項分為投資項目、城建環保、交運林水、社會事務、市場服務五大類,分別制定了行政許可事項審批試行管理辦法,做到規範先行、有章可依,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邊運行、邊改進、邊完善。在此基礎上,按照“一事一流程”的思路,堅持

環節最簡、流程最優、時限最短、效率最高的原則,制定規範了每一類事項辦理流程。通過這些制度辦法的落地實施,行政審批效能明顯提升。4月8日正式對外開展審批業務以來,辦件量達12602件,辦件量較原分散審批提高35%;五大類106項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時間,較原行業部門分散審批法定時限平均壓縮了50.28%,其中工商資質證照25大類事項的審批時限壓縮了52%以上,即辦件佔比達到85%

第二,加強幹部培訓。集中審批對幹部的綜合業務素質、自身研判能力等方面要求很高,既要有較強的學習理解能力,又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適應工作必須“短平快”。為此,我們針對劃轉幹部來自20多個部門單位,掌握業務知識呈點、線侷限性的實際,把提升幹部綜合業務能力作為首要任務。部門劃轉幹部到崗當天開始,我們就採取小型分散、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了審批業務培訓,通過老帶青、優幫差、集中研討、分組研學等方式,集中提升幹部業務能力。同時,緊扣服務為主的部門職能,對大廳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規範進行集中培訓。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全員培訓

33次、專題研討21次,幹部的業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基本可以達到受理詢問一口清、事項辦理一路通的工作需要,保證了行政審批業務高效有序開展。

第三,提升服務效能。效能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改革的目標就是“效能革命”,就是要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圍繞這個目標,我們主要做了三項工作:一是實行“一個大廳辦理”。按照“精簡、規範、便民、高效”和集中審批的要求,將行政許可事項和政務服務全部集中到審批服務局一個大廳辦理,並將原66個辦事窗口精簡整合為32個,對其他大廳服務窗口也同步進行整合優化,大廳功能佈局更加科學合理;更新完善了為民服務大廳室內外導引標識,增加了部分大廳導服人員,為群眾辦事提供更貼心的引導服務;建立激勵機制,開展“紅旗窗口”“服務之星”評比等活動,樹正氣、立標杆、創典型,全局上下形成了比服務、比效率、比擔當、比作為的良好局面。二是完善群眾評價體系。通過電子評價、網站評價、填表評價和暢通投訴渠道等方式,加強對窗口服務的社會監督。三是堅持主動超前服務。對所有審批的事項或代辦事項,採取現場指導或電話、微信、QQ等方式指導,力求即報即批,讓企業和群眾儘量不跑路或少跑路,對企業和群眾有特殊需求的,提供上門服務。比如: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需要辦理特種設備使用審批手續,我局接到企業申請後,當即指派兩名業務人員,並由我局邀請特種設備方面專家,專程到富縣的項目現場查看設備安裝進度,指導填寫申報資料,為企業試車投產提供幫助,僅用5天時間,就將達到申報條件的4批次443臺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全部辦結,企業關心的事情辦快了,我們勞動的價值體現了,兩全其美、皆大歡喜。這樣的例子很多,今後還會有更多。

第四,積極推進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前期工作。國務院辦公廳於2018年5月14日印發了《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33號),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浙江省、部分省會城市和我省延安、渭南等16個地區被列入試點。4月下旬,收悉國家住建部關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承接、提前謀劃,組織專項工作團隊,緊鑼密鼓開展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按照國務院《通知》和住建部《指導意見》要求精神,我們將工程建設項目按投資構成分為政府投資和企業投資兩大類,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進行全流程梳理。主要思路是:堅持“打破常規、創新機制、優化流程、縮短時限”,將非法律法規剛性要求的行政許可事項取消一批,與行業監管高度關聯的行政許可事項由事前審批環節向事中事後監管剝離一批,非必須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合併、下放、壓縮一批。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審批環節最少、流程最優、時限最短、效率最高的延安模式,實現全國一流、全省最優的目標。

目前,試點改革實施方案已形成。按照國務院要求,6月15日前將上報國家住建部。

我市既是陝西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又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這兩個試點,體現了中省對延安的高度關注、重視和信任,同時也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我們將以對黨、對人民、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義無返顧承擔起為中省在市級政府層面趟路子、出經驗、創模式的重任,努力為國家和全省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是科技引領——延安“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助推政府服務形態優化升級

政務服務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實現政府創新型服務、便捷化服務的重要路徑。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服務效能,構建智能服務、一網通辦、數據共享、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我們策劃實施了“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把這個平臺作為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支撐,集中精力予以推進。目標定位是:打造全國領先、全省率先的集網上審批、公共服務、百姓訴求為一體的互聯網辦事平臺,實現“數據跑路成常態、百姓跑腿是例外”的目標。

圍繞這個定位和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5月份上線運行的要求,我市從今年2月份開始全面啟動平臺建設,目前已經完成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政務應用支撐平臺、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平臺和“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的部署,形成了“1234”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

初步呈現六大亮點:亮點一,數據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完成了部門單位數據資源採集梳理和“一庫三平臺一門戶”(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政務應用支撐平臺、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平臺和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搭建任務,共獲取到170類2.49億條動靜態數據,基本實現了數據自動交換互認。亮點二,諮詢投訴功能全面融合。融合了12345智慧政務服務平臺的政府隨手拍、政府要求助、政府來投訴等功能模塊,面向不同人群開通了熱線、微博、微信等6種服務渠道,為老百姓提供事項快速辦理和7×24小時全天候諮詢服務。亮點三,人臉識別功能有機結合。基於“延安政務服務”手機APP,創新植入了人臉識別特色功能,利用最先進的識別技術,有效解決了需要本人到現場核驗的難點問題。

亮點四,智能終端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面向暫無線下政務服務大廳的村鎮、社區,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辦事終端,讓習慣現場辦理和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辦事群體通過語音識別、身份信息掃描等方式,輕鬆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亮點五,事項辦理進度全流程公開。建立了事項辦理進度監察機制,對事項辦理全流程進行實時公佈,方便百姓查看辦事進度,確保各類政務服務事項按時辦結,並設置47項辦結要素,對工作人員服務效率進行規範和監督。亮點六,市縣鄉村四級體系全面覆蓋。按照市級搭建統一平臺,各縣區分級部署的方式,逐步向縣區、鄉鎮、街道辦、村組和社區延伸覆蓋,形成“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協同辦事體系,避免重複建設線下大廳和投資浪費。

5月29日,市級平臺上線試運行,6月底正式上線運行,首批開放106個行政許可事項的288個子項,便民服務類事項逐步開放。同步上線試運行的還有安塞區和寶塔區王家坪社區平臺。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應進必進、進是常態、不進是例外”的思路,進一步梳理豐富網上辦事內容,逐步實現

不見面的網上審批、不跑腿的政務服務、不打烊的網上政府目標。

李少婷:

感謝王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新聞發佈會主題及媒體朋友所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在提問時先報所在單位名稱,謝謝。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日報記者:

我是中國日報記者。今天上線試運行的“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什麼樣的關係?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王建軍: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特別是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目的是要通過整合事項、重塑流程、壓縮時限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服務質量,穩步實現政府由管理者變為“服務員”的目標,核心是要解決效率低下的問題。而“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就是基於“效率”二字提出來的命題,依託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是推動行政審批制度和 “放管服”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路徑和抓手,通過“一號一窗一網”將網上可辦理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表單式優化,群眾網上填報資料、部門網上審批、證件免費快遞到家,開啟了從“群眾跑腿”到互聯網“數據跑腿”的服務管理新模式,足不出戶就能將事情辦妥,從而享有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務。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新華網記者:

我是新華網記者。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主要功能有哪些?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延安市委網信辦副主任、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張強:

“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是實現網上辦事的重要載體,需要一個設計先進、理念超前、功能強大的平臺做支撐。對此,我們確立了“1234”(一個平臺、兩廳融合、三個凡是、四級體系)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平臺體系。“一個平臺”是通過建設“數據延安”共享交換平臺,整合各類數據資源,打破信息孤島和壁壘,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交換,服務於辦事人和辦事企業;“兩廳融合”是推動線下實體大廳與線上辦事大廳融合發展,讓不同需求不同辦事群體方便辦事;“三個凡是”是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複用的材料,企業和群眾無需重複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無需向相關服務單位重複提供;凡是能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四級體系是建設覆蓋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的政務服務四級協同辦事體系。

目前,按照“1234”政務服務體系,我們可以向企業和群眾提供三大板塊的服務功能,一是網上審批服務,二是網上便民的公共服務,三是網上投訴建議受理服務。三大服務功能融合了政務數據共享應用、12345智慧政務服務諮詢投訴、人工智能辦事終端及“慧眼”人臉識別活體認證、全程留痕的電子監察,以“一套平臺、一套系統、一條網絡”服務於“市縣鄉(鎮)村(社區)”的百姓群眾,形成了“智能融合、數據服務、一網到底”的特色創新功能體系,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數據跑路成常態、百姓跑腿是例外”,這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延安模式,也是我們建設網絡強市的一個縮影。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國際在線記者:

我是國際在線記者。在具體的辦事過程中,實體大廳與“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有什麼區別?

王利功:

以現在非常火熱的網購為例,實體辦事大廳相當於“實體店”,網上辦事平臺相當於“網店”,我們網店買不到的東西往往還需要去實體店。這裡我要向大家解釋一個概念,就是“一號一窗一網”。其中“一號”,是指在群眾辦事過程中,通過自然人/法人有效身份證件代碼,直接查詢所需的電子證照和相關 信息,作為群眾辦事的依據,實現一號申請,避免重複提交證明材料; “一網”,是指以建設自然人/法人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為抓手,逐步構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結合、相統一的便民服務“一張網”,實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一網通辦。“一窗”是前端整合構建綜合服務窗口和統一的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後端建設完善統一的分層管理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實現群眾辦事一窗受理,從而避免群眾在辦一件事折返於多個部門重複跑路的現象。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在推進“一號一窗一網”上下功夫,逐步將更多的行政許可和便民服務事項遷移到互聯網上,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合一通辦,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在政務大廳與部門之間來回跑腿的問題。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陝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是陝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我們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辦事如果遇到困難該怎麼辦?

張強:

為了方便快速解決老百姓在辦事過程遇到的困難,我們按照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技術體系建設指南要求,從用戶的各類需求出發,設置了“我要看”“我要查”“我要辦”“我要評”“我要問”的功能,從3個途徑提供服務。一是通過“延安政務服務網”門戶網站;二是通過“延安政務服務”手機APP,解決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三是通過延安市12345智慧政務服務中心線上線下的訴求建議受理功能。運用“時代出卷我來答、我來答卷人民閱”的民意徵集機制, 推出了@政府隨手拍、@政府要求助、@政府來投訴的“@政府1+3”多維度服務,面向不同人群開通了熱線、微博、微信等6種服務渠道,為老百姓提供7×24小時全天候諮詢投訴受理服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讓老百姓在辦事過程中“一路暢通”。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華商報記者:

我是華商報記者。“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下一步有哪些擴展和應用?

王建軍:

“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是一個長期工程,整個平臺建設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後續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加快打通“信息孤島”,實現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全面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二是不斷拓展網上可辦事項,提升服務水平。凡與企業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都將逐步推行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加快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推進群眾關注的教育、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的便民服務整合匯聚到政務服務網,拓寬“線上”寬度。三是推進事項聯合辦理、跨層級辦理。擴大綜合服務窗口的覆蓋範圍,圍繞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建立跨部門、跨層級聯合辦理機制,構建網上並聯審批系統,推行並聯審批、多規合一、多圖聯審、聯合踏勘等,實現綜合受理、統一出件“一次辦”,同時與陝西省政務服務平臺對接積極推動跨地區辦理。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鳳凰網記者:

我是鳳凰網記者。“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平臺中的“人工智能”主要有什麼?

張強: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們著力用最先進的技術為百姓提供最便捷的服務。一是先行先試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創新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面向無線下政務服務大廳的村鎮、社區等提供人工智能辦事終端,支持地方方言,讓百姓通過語音交互、刷身份證的方式,輕鬆辦理各類服務事項,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二是多渠道進行數據和實名認證。我們除了可以通過身份證信息進行註冊使用外,創新開通了微信實名人證渠道,特別是通過“慧眼”人臉識別認證功能,讓特定的辦事群體無需到場進行身份核驗,就是要充分運用最新的技術手段解決服務百姓辦事中的“堵點痛點問題”。

「現場實錄」延安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 平臺上線試運行新聞發佈會

延安廣播電臺記者:

我是延安廣播電臺記者。假如我是延安人,現在在外地工作,通過政務服務網申請的辦件,可以郵寄嗎?可以在線繳費嗎?

張強:

您剛提的問題我們是可以實現的。現在上線的網上辦事平臺配套建立了統一的一套物流系統,證件辦理結束之後,會按照辦事人的需求統一通過EMS郵寄,也可以通過統一支付平臺,不論你是在本地還是在外地,都可暢享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便捷服務。

李少婷:

本場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