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無大器,你怎麼看?

用戶72645909690


說話不能太滿,“成化無大器”尤其如此,很多人以為器型大都類似於雞缸杯大小,昨日筆者深入到了天津博物館的庫房實地探秘,其中就零距離接觸了一件成化年間的文物,這件文物體量就很大,可以說是非常驚豔了,老樣子,筆者實拍了一組超清的文物圖,發上來與各位朋友分享。

這是直接從天博文物庫房中取出的寶貴文物《大明官窯成化綠龍盤》,筆者有幸零距離接觸了這件國家一級文物,當它真的出現在你眼前時,你甚至能感受到文物的“呼吸”,可以用鼻子嗅到文物的“味道”。

這件大明成化早期的皇家御用綠龍盤出身“根正苗紅”,是皇家御製的官窯器,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器型在成化年間實屬碩大,保存極為完好,大家看下面的款式,是方形的大明成化年制的經典款,說明此文物是成化早期的,歷史價值極為重要。

在這件綠龍盤上,大家可以仔細看筆者實拍的綠龍,可以清楚的看到原本皇家五爪龍其中的一爪被人為的磨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到底是何人所為?一連串的問號出現在腦海中。

後來天津博物館的陳館長親自給解惑。此物應該為成化帝賞賜大臣傳世下來的珍品,因為五爪龍為皇室專用,大臣是萬萬不敢受用的,為了避諱所以才把五爪龍其中一爪磨去。而這件寶貝經常這家人的傳世,而流傳到了現在,可謂傳承有序。

(謝謝觀看,筆者陸續會發布庫房實拍的秘不示人的精彩文物,歡迎關注)


老豬的碎碎念


成化無大器

這句話在今天看來是非常肯定和絕對的語氣,表面意思就是明代成化,沒有大件兒的東西。其實不然,就字面本身來說,“成化無大器”,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成化幾乎沒有大件器物。不是絕對沒有,是幾乎沒有。


然後我們再說為什麼成化時幾乎沒有大件器物。這個問題的源頭應該要歸到成化皇帝身上。成化皇帝幼年心理受過創傷,他父親朱英宗立太子時非常猶豫,讓他經歷了太子—親王—太子的過程,成化皇帝就是在這樣箭拔弩張中度過童年,而且形成了比較嚴重的口吃、內向。兩歲時跟著比自己大17歲的宮女萬氏,即後來的萬貴妃,而且還獨愛她一人,不惜因妃廢后,等於是相當嚴重的戀母情結了。這些情感上的因素跟他喜歡疏淡、柔弱的東西有很大關係,所以“成化無大器”是因為成化皇帝不喜歡剛硬、闊大的東西。

除此之外,成化皇帝寬仁雅逸,擅長丹青,藝術修養結合心理情感,體現在陶瓷上就明顯傾向於那些秀巧淡雅,精緻玲瓏的小件器物上,兼愛青花與鬥彩。所以我們看傳世的絕大部分成窯瓷,胎都非常薄,薄到迎光透指紋的程度。連“天”字罐這種罐形的器物都用薄胎,釉面非常瑩潤、青花淡雅、畫面清澹,有詩讚曰:唯恐風吹去,還怕日炙消。

我們知道要燒製胎質極薄的器物,胎骨得細膩。可是這種細薄地瓷胎很難在大件器物上實現,胎越薄,難度自然大大地增加。但成化大件是有的,只是瓷胎更粗厚一些,並且在不斷的考古發現中也出現了大件的成化瓷,當然,這個“大”是相對成化小件而言。

古代帝王的審美、品味可以左右或直接影響舉國向下的審美傾向,傳世的成化瓷中大件器物太少,是因為當年燒得太少,燒得太少是因為不討皇帝喜歡。


博古納今


誰說成化無大器?!現發圖片讓大家開開眼!

這是成化自畫琺琅彩大罐!

圖之一:


圖上二:

圖之三:

這是成化御窯廠貢御八仙拱壽大碗,640克,看看尺碼大不大!







網絡出錯,上圖屬重發。

請看尺碼圖:


請看重量圖:

請友友們看看這兩件算不算大器!


謝際勝


成化皇帝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戀母皇帝,鬥彩雞缸杯據說是賞給他的乳母兼妻子的萬貴妃的。這個杯子是小巧玲瓏,但不見得成化年皇帝臣下、貴族百姓不用大件的祭祀用品或日常用品。

古玩行說成化無大器,應該是說流傳下來的成化瓷器少有大器。

但古玩行的俗諺,不是科學定律,很多都是一家之言,然後以訛傳訛。

試想皇帝的日常生活用具,祭祀禮器,需要大器的時候太多了。不造大器,生活會多麼不便。


水清木華64719228



成化無大器是各位專家的無知,這句話是景德鎮市搏物館長劉新源在他出版的書裡的一句話,大家想想明代洪武有大器,永樂也有,成化一個愛藝術的皇帝能不出大的藝術器物嗎?只是他們不學無術的偽專家的胡說,本人就收藏成化鬥彩穿花龍的佛像86釐米。


弘毅52307687


成化為何沒有大器,原因何在?這才是這個問題的最關鍵部位。那麼,成化年到底有沒有大器,這個答案誰說了都不算,只能依據歷史和實物來見證。不能完全依據個別所謂專家的臆斷,我們不能作出完全的否定之否定。過去未發現的不等於今後不發現,我們不要過分小瞧成化陶瓷藝術,不要枉然斷定成化皇帝無能至極。我們必須持發展的眼光和辯證的思維去看待未知的歷史,去看待難測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