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么小鮮肉片酬要價那麼高?

哥濤哥


小鮮肉片酬確實非常之高,但你知道高的有多麼離譜麼?

根據最新的數據的出,傻狍子鹿晗的片酬的大概在1.2億左右,而這僅僅是其在《擇天記》中的身價,隨著如今其知名度的快速上漲,估計也將會有超過5000萬左右的漲幅。而鹿晗也是如今身價最高的小鮮肉。

其餘李易峰,吳亦凡等等當紅一線鮮肉的價格普遍徘徊在7000萬左右,雖然無法與鹿晗相媲美,但其身價也十分傲人。、

而其實大家所熟知的眾多的老戲骨的片酬才只有區區的不到的百萬,兩者之間得差距觸目驚心。


而為何“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能有如此高的片酬呢?


劃重點:流量!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當中,小鮮肉的名字就代表著以千萬計的流量,他們所自帶的龐大流量,能夠很大程度幫助製片商來節省大批的宣發費用,而且流量小鮮肉的加入也能提前為沒有前作奠基的產品,奠定龐大的粉絲基礎已經免費的水軍,這也是為何製片商肯花如此大的代價邀請小鮮肉加盟的原因。

重點2:商業變現


拍攝電視劇的目的是什麼?當然不是慈善,而是賺取,小鮮肉所帶來的龐大的流量,能夠幫助片子拉到大量的廣告贊助以獲得商業利潤,而隨著爆紅,粉絲所帶來的龐大的利潤也不可估量。

重點3:女性經濟


不無法否認如今社會權重已經經濟體系已經在逐漸往女性消費者身上偏移,他們相對男性消費者更加感性,這個的氛圍下也更加容易催生感性消費,在這個男色時代,龐大的女性消費者具備十足的消費能力,同樣她們也佔據著飯圈的大半壁江山,她們有能力消費,同樣也捨得消費,而這放在諸多壓力的加深的男性身上也是天方夜譚,這也是為何小鮮肉要比當紅女星價格更好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的身上有更多的變現渠道。

存在即合理,小鮮肉的身價是絕對符合如今商業定位的,在這個商業變現為主的時代中,沒有人會是傻子,雖然沒法欣賞他們的顏值和“精湛的演技”但他們身上蘊含的商業價值是無法忽視。


著眼如今市場,非常期待曾經那個演技與顏值並重的影視市場,最後附上偶像陳老師巔峰顏值一張,求關注,求關注!


不知不覺心態崩了


此前網上曝光了一張當紅流量小生們的片酬單,其中鹿晗以《擇天記》1.2億的天價片酬高居榜首。儘管《擇天記》劇組後續立刻闢謠了,說全劇組的演員片酬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但流量明星高片酬已是業內默認的了。

根據權威機構發佈的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來看,也坐實了小鮮肉片酬高這件事。

那麼為什麼小鮮肉的片酬要價那麼高呢?

小鮮肉的高昂片酬可以說是行業對他們市場號召力認可的體現。這些年輕的偶像明星擁有18線明星永遠無法企及的粉絲、流量與影響力,要知道一部影視作品的宣傳成本是可以達到千萬上億的,請一些小鮮肉出演影視作品,就永遠不缺話題熱度了,粉絲都是免費的水軍,而這些熱度可不是普通明星花錢買買通稿和熱門就能達到的效果,所以一定程度上還為製作方節約了宣傳成本。不少知名導演、製片人、老演戲指責年輕一代的演員高片酬低能力,但依然選擇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當紅流量,也是衝著熱度去的。最喜歡炮轟娛樂圈的名導馮小剛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再次直言批評小鮮肉時,可能暫時遺忘了自己主演的電影《老炮兒》中一起合作的李易峰、吳亦凡吧,而只在醫院背景中出現了1秒的TFBOYS三小隻,大概就是完全0片酬的友情出演了。

隨著一些電影、電視劇大投資大製作的投入,一部影視作品的宣傳經費也水漲船高。以電視劇的宣傳費用為例,短短五年間翻了幾十倍甚至百倍。現在一部熱播劇的宣傳預算通常為200萬到600萬不等,頂級劇甚至能過千萬。此前歡瑞財報就顯示《青雲志》的宣發費用佔了4000萬。大概小鮮肉的高昂片酬裡還包括了部分宣傳費用?

【娛樂獨角獸】系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娛樂獨角獸


最近幾年電影總票房一路走高,國產片卻越拍越爛,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說法:


現在中國的電影、電視在演員方面的投資過大,一部電影,演員的片酬就要佔到60%--70%,導演、編劇、後期製作只佔用很小一部分,結果就造成作品的“五毛錢特效”,為什麼?因為沒有錢做後期。


很多老戲骨,知名大導演,製片人接連呼籲,應該降低小鮮肉們的片酬,進而提高電影或者電視的製作質量。


認為“沒有演技”“濫用替身”的小鮮肉,相比拍了一輩子戲的老戲骨,根本就不值那麼多錢,


對於這種說法我很疑惑,


既然不值那麼多錢,為什麼製片方要給出那麼多?難道製片方傻嗎?


製片方都是人精才對!


既然認為“小鮮肉”不值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去找價位合理的人,既然想通過小鮮肉的號召力為自己掙錢,就不能一邊用著,一邊又說太貴了、根本不值。


就像買東西一樣,


你認為價格不合適,你可以不買,你不能買了東西,又到處說東西貴,華而不實,既然嫌貴,我們可以選擇便宜的。


既然選擇,就說明就是認同他的價值,否則也就不會選擇了。


製片方既然拍這部電影,願意請“小鮮肉”的演員,肯定是經過仔細盤算的,也就是說,認可他們的高片酬。


那為什麼又吐槽小鮮肉的片酬太高呢?


原因很簡單,


在前期預算中,都是盈利的電影,如果預先都能想到會賠錢,估計沒有人願意做的。


但是,事實和現實本來就有偏差,預計能掙錢,結果拍成了大爛片,賠錢了

賠了也得有個原因吧!


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出自製片方自己,或者是導演不合適,或者演員不符合原著,再或者題材不是當下所熱衷的,總之是製片方的失誤。


人都喜歡將功勞歸結到自己身上,將失敗推脫到別人身上。製片方也一樣,於是就把責任推向了負面新聞纏身的“小鮮肉”們。


這部電影之所以不賣座,就是因為錢都被“小鮮肉”掙去了,後期製作沒錢,所以導致票販慘淡。


小鮮肉也挺無辜!


所以也有演員說“接了不適合自己的劇本”。


製片方當初選擇“小鮮肉”的時候,還不是因為人家的票房號召力強,有一大批忠實的粉絲買賬嗎?


所以,


片酬高不高不是重點,重點的是“小鮮肉”確實值那麼多錢,而且,小鮮肉的片酬高不高,不是呼籲就能降下來的,影片的質量高不高也不是演員的片酬所能決定的。


在我看來,


就算演員的片酬真的下降,也不代表影片的質量就能得到提升。


那些抱怨的都是賠錢的,真正賺錢的電影也沒發現抱怨演員片酬高。


淨潤達


明星高片酬近年來已經成為演藝圈困擾製作團隊的老大難問題。繼曝出小鮮肉開價幾千萬嚇退新拍《射鵰英雄傳》監製郭靖宇的消息之後,又獲悉,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播出的二戰題材戰爭劇《最後一張簽證》在籌拍階段,也因為一個小鮮肉的漫天要價且開出太多過分要求,讓製作單位無奈只能換人,最終劇組簽下了王雷,於是才有了今天劇中的普濟州。

圈中不少小鮮肉要價高

鉅額的片酬當道,帶來的是影視作品不得不在製作上節省開支,從而帶來作品質量的下降、觀眾的口誅筆伐等後果。對此,高滿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吐槽:“一部劇投資1個億,小鮮肉佔5000萬元,更高的佔7000萬元,剩下3000萬元包括導演、製作等各項費用,我想這部劇的拍片質量真是不敢恭維。”在高滿堂看來,改變現狀的方式除了靠行政命令遏制高片酬外,更重要的還需要市場調節,當觀眾、電視臺對小鮮肉的熱度降下來,片酬也就恢復正常狀態。

大導演大演員  

大導演和大演員,基本是相輔相成的。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只有相互的合作,才能達到彼此想要的結果,一不降檔次,二不低名聲。同時雙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他們的片酬,實在太高,多數也沒有辦法談。編劇是誰?一聽是剛出來乍到的,本子幾乎看都不看,多次回覆也是因為沒有時間看本子。可以理解的是,知名編劇的本子估計都看不過來,不要說一個新人。  

知名演員,小鮮肉  

當你談不下一個知名的導演,那麼對於演員來說,基本上都是不會怎麼考慮。對他們來說,可能更多的還是希望能與知名導演合作。也是由於知名演員太少,本子太多的緣故。把一個沒有知名導演和沒有知名編劇的本子拿來談合作,要麼直接沒檔期,要麼根本不會看,甚至,開出一個你根本就接受不了價格打發。你愣頭青了,可能就會出這個錢,沒錢了也只能望塵莫及。

2017小鮮肉片酬排行榜一覽

1、鹿晗

位居90後第一的鹿晗商業價值排行第五,年收入1億8千萬,導演也曾爆料鹿晗拿1.2億片酬。

2、李易峰

曾被人民網點名批評的李易峰以1億7千萬緊隨其後。在15年就擠進福布斯中國名人排行榜第九名,收入6900萬。李易峰對外的報價是2000萬左右,時隔一年的時間,李易峰的價碼已經實現了三級跳。李易峰現在的對外報價達到3000到3500萬。

3、吳亦凡

吳亦凡年收入近日遭到曝光,據悉,吳亦凡年收入為4000萬左右,跟李易峰楊洋的區別在於他不拍電視劇。電影片酬在整體收入中完全可以就是個位數字。

4、井柏然

井柏然接《相愛穿梭千年》的片酬是1000萬,《花少》之後就達到2000萬。《捉妖記》還沒上映的時候,井柏然對外報價一直是2000萬有了《捉妖記》超20億的票房傍身,他的報價已經達到2500萬左右,兩個月的時間漲了500萬。

5、張藝興

張藝興出場片酬多少?雖然,媒體目前沒有公佈張藝興的片酬出場費,不過,有網友爆料張藝興之前在《極限挑戰》片酬1000萬左右。

6、陳偉霆

2014年因主演古裝電視劇《古劍奇譚》中大師兄陵越一角而內地觀眾熟知;隨後憑藉《古劍奇譚》入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16年4月,在2016全球移動互聯網頒獎盛典獲得最受 關注男演員獎。2016年7月4日,其主演的電視劇《老九門》在東方衛視播出。那麼,陳偉霆出場片酬多少?據網友爆料,陳偉霆的出場費不低於800萬.


饅頭欸


小鮮肉敢要價這麼高,無疑是對自己受歡迎的程度非常自信。的確,對小鮮肉的狂熱追捧還真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特別現象,真要追究起來,那可是“自古以來”呢!

但現今大家對小鮮肉的評價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兩極分化呢?

正在熱映的《建軍大業》集齊瞭如今內地娛樂圈最紅的「小鮮肉」們。不僅有劉昊然版的粟裕、 董子健版的鄧小平、還有鹿晗版的「路人甲」。不過這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歐豪版的葉挺。

這是因為葉挺將軍的孫子葉大鷹的微博引發了爭議,葉先生很生氣:「革命歷史被嚴重的娛樂化,是對革命歷史的羞辱和歪曲。」,並質問導演:「下面這個腿都站不直女裡女氣的小鮮肉來演葉挺,你們在羞辱誰呢? 」

名門武將之後的激動心情當然可以理解,不過演員鮮肉化是一個歷史進程,這個鍋只讓一位導演來背,還真背不動。

從都市言情到革命歷史各種題材的影視劇,小鮮肉是如何佔領我們的屏幕的?

國外小鮮肉的進化史

1903 年,美國威爾士河邊,最出名的一個「胖子俱樂部」解散了。19 世紀末期,這樣的胖子俱樂部並不少見。18世紀末移民來到新大陸的時候,「胖」= 富態。意味著資源和財富。

作家 Lynne Luciano 在《有形 -- 當代美國男性身材與權勢的呼應》裡解釋了 20 世界前這段時間這種審美取向:體格越大、權勢越大。

本書從文化角度分析了 150 年來美國當代男性「理想身材」的變遷。

結合這本書和其它相關的資料,這個變化用 3D 軟件繪製出來如圖

1870s-1930s-1960s-1980s-2010

從胖到瘦很好理解,因為物質的豐裕讓食物變得低廉,胖不再等於富態。可是為什麼 60 年代的理想男性身材這麼骨瘦如柴?

回憶一下60年代的美國偶像就知道了。

搖滾明星 Mick Jagger, Robert Plant, John Lennon

60年代這批「垮掉的一代」,長髮、搖滾、嗑藥、上街反戰。拿酒當飯,用愛發電。鍛鍊身體這種事,聽上去就很不酷啊。

所以 70 、80 年代物極必反,關心越戰多過關心自己的年輕人也長大了,更多的關心起了自己,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於是掀起了一次健身熱。

到了今天,對健康的關注和科學飲食的注重,這個模型從各個數據上都非常接近科研論證的健康體型。

布拉德・皮特在《搏擊俱樂部》裡的經典形象,是最接近這個完美體型的。

雖然 1999 年皮特出演這部戲的時候雖然已經 36 歲了,但一直有健身習慣的他完美保持了「鮮肉程度」。巧克力腹肌和黃金腰臀比的搭配,這張劇照至今仍然令無數女性怦然心動。

對完美體型的不同偏好,除了隨著時間變化,也根深蒂固與不同的文化中。

英國的一個項目給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因為他們對 photoshop 比較熟)發了下圖中的第一張原始照片,然後讓他們 P 出自己覺得最理想的體型。在參與項目的 19 個國家中,中國的結果是「偏瘦」的。

不僅是腰臀比較小,甚至肌肉也是不發達的。這種缺少「男子氣」的小鮮肉品味,在中國可以追溯到潘安。

自古以來的小鮮肉

「膚白腰細氣質佳」,這是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的當時美男子標準。

這樣我見猶憐的古代美男子,幾乎一步就可以穿越到今天的熒幕上。

李後主的詞裡那句著名的「沈腰潘鬢消磨」所說的「沈腰」,也是美男子的重要標準。所指的是梁朝美男沈約,他「以風流見稱,而肌腰清癯,時語沈郎腰瘦」。

而古代以白為美,不分男女,古代男子為了美白,也會在臉上敷粉。因為膚白能體現上層階級的身份,有錢人家可以不用在日光下勞作,皮膚較少產生黑色素。

古代追求細腰的原因,和以白為美的社會文化原因類似,男性的細腰主要是為了打造一個「秀骨清像」的外形,「瘦」 和「清」、「癯」聯繫在一起,「膚白貌美氣質佳」這才完整。

不僅不能胖,「男子氣」的肌肉發達也是畫風不符的。肌肉發達顯得從事了過多的體力勞動,之前提到的潘安、王衍所在的美男輩出的魏晉時代推崇「名士風流」,而和「士」最接近的身份就是現在的「知識分子」他們是不會從事體力勞動的。

史上最「風流」的魏晉時代,知識分子都弱不禁風

這種對「書卷氣」的偏好一直蘊含在中國文化中。

中國真正百花齊放的大眾媒體時代從80年代才開始,這一時期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在熒幕上看到的男性偶像,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實已經非常「鮮美」了。

從這泳裝暴露的腰臀比來看,足以保證唐國強老師勝任各種造型。

而 90 年代最紅的周潤發,如果一直是今天這個腰臀比,恐怕難以駕馭這熒幕上的經典形象。

「小鮮肉」之所以和腰臀比緊密相關,還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要維持天生的腰臀比越來越難。決定一個人腰臀比的因素,遺傳佔22%-61%。後天的鍛鍊、壓力和年齡都會影響現在的腰臀比。

而身體日漸衰老,代謝效率降低,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腹部會越來越容易堆積脂肪,造成腰臀比增加。

男性的向心性肥胖與女性的下半身肥胖。

更何況,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向心性肥胖」,也就是中年男性常見的啤酒肚、將軍肚。

當男性腰臀比超過0.9,女性超過 0.85時,就是更危險的「向心性肥胖」。也就是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皮下和腹腔內,而腹腔內是人體很多重要器官所在,成為脂肪肝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溫床。

除非像吳京這樣,靠著健身房揮汗如雨,人老腰不老,還有機會締造票房神話。

「鮮」和「美」就是這樣殘忍地密不可分,小鮮肉的細腰為什麼吸引力這麼大?

尺寸很重要

對身體的審美,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是由人類的本能和社會文化共同形塑的。

英國的神經學者和心理學教授召集了 40位女性和40 位男性,藉助最新的 3D 製圖軟件來繪製心目中理想的異性身材。

3D 軟件記錄了精確的三維等數據,將所有數據綜合處理以後,最受男性歡迎的女性身材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使用的衡量數據有 BMI BMI 是現在很多人熟悉的「身高體重指數」(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和我們上面提到的腰臀比 WHR,另外還有 腰胸比(WCR)。

這張圖中的身材,BMI = 18.8, WHR = 0.73, WCR = 0.69

而最受女性歡迎的男性身材 BMI = 24.5, WHR = 0.86, WCR = 0.77

BMI 雖然能反映一個人的體重是不是在正常範圍,而腰臀比才是是男性的「性感指數」,對於同樣體重水平的人來說,如果脂肪堆積在腹部導致腰圍超過臀圍,那就腰臀比就會超過 1 ,就像很多中年男性的「啤酒肚」。

這個實驗中,

女性覺得最有吸引力的男性的腰臀比是 0.86,這很科學:研究發現,腰臀比在0.9左右的男性患前列腺癌和睪丸癌的概率更低。

所以女性偏愛這個腰臀比的男性,是一種本能。從原始社會開始,女性選擇男性伴侶都會以健康作為重要標準,不僅對女性自身是一種保護,也意味著生育健康後代的機會。低腰臀比無論男女,都代表著體內性激素的水平較高。

而各個國家的各個年代,因為當時的文化、潮流和經濟水平,對在男性身材偏好會以這樣的標準為中心,左右浮動。在中國,從潘安到鹿晗、歐豪,對小鮮肉腰圍的要求,還得更細一點。

正所謂,鐵打的細腰、流水的小鮮肉。當小鮮肉熬成了老戲骨,各種大業也只能讓給腿都站不直但是腰更細的新鮮肉來挑了。

腰臀比的遺傳率為22%-61%。有一些基因位點會影響人體脂肪分佈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發現,NFE2L3基因rs1055144位點攜帶A,DNM3-PIGC基因rs1011731位點攜帶A ,LY86基因rs1294421位點攜帶C的人腰臀比更大,腰線更不突出。

你的腰夠細嗎?

你的鮮肉指數如何?

參與各色人類研究中心的基因檢測服務

馬上檢測你的「向心性肥胖」風險


各色人類研究中心


一部《人民的名義》火了,可你們知道麼?張豐毅,吳剛,陸毅等總計48位國內資深戲骨,片酬加起來只有4800萬元。


這是什麼概念?

我們先來看一下。國內明星的片酬



48位老戲骨所有片酬甚至不及一個小鮮肉一個人的片酬!

時代變了,現在的商業片,只追求商業利益,他們覺得小鮮肉的粉絲,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票房。

而從來不注重他們是否能把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很好的演繹出來,這,都是次要的。


曾經在央視得一檔節目上,有一個人這樣問李雪健老師,他說,老師,我不明白為什麼同一部戲,為什麼我一直在那裡只拿了4000,而您只出現了幾十秒,就拿走了四十萬?


在這裡,電影中心只想說,四十萬算多麼?李雪健老師兢兢業業,是為數不多的演技實力派,反觀某些小鮮肉,演的看著是真尷尬。

不過再尷尬的演技,有粉絲,有流量,自然還是會有導演來聘請你。


戲子當天,某個老總當眾評論說,一個小鮮肉的片酬,頂得上一個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

可想而知,這是多麼不合理。

也有很多老一輩的演繹家覺得不公平,唐國強老師就曾公開批評過,但是,基本沒有用。

電影中心相信,有實力,你可以繼續走下去,沒有實力的,只有顏值的,終將會被觀眾淘汰。


電影娛樂中心


影視圈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只要開會,明星、ip、資本都是被批評的內容,但真正有了項目的時候,這些被批評的卻是要被拼命拉攏的。因為這些已經成為取得成功的籌碼。


對於影視業來說,現在似乎成了一個最壞的時代。造假、抄襲、替身,行業亂象不斷。觀眾不滿情緒高漲,似乎好的片子都是在十多年甚至更遠的過去。


不費一兵一卒公益片就得到很好的傳播,擁有關注度的明星地位高漲


為什麼廣電總局會有這樣的選擇。其實,只要你點開發布這段視頻的微博,心裡就應該有數了。



這條微博,轉發量驚人,不用說,都是拍攝該視頻的人氣明星貢獻的。他們為自己的偶像搖旗吶喊,同時也為中國夢賣力宣傳。與此同時,該公益片也在各大娛樂論壇引發討論。


有人談論這些“小鮮肉”的臺詞功底,有人談論這些人的儀態氣質。還有人憤慨為何“中國夢”的主題不找一些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其實如果這支公益片真的找來一些社會各個職業的傑出人才,你會還關注這個事情,會為那些傑出代表們發帖嗎?


明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要,但與其說這是明星的時代,不如說這是關注度的時代。公益片請來明星,不費一兵一卒,就引來無數的粉絲賣力吆喝,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而得到很好的宣傳就是公益片的意義所在。



社會越發達,關注度就越值錢,也更容易變現。擁有著高關注度的明星自然地位水漲船高。但高片酬、替身這些問題隨之而來,這是在新的秩序還未穩定下來時,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影視圈一邊罵小鮮肉,又一邊用小鮮肉?


短短兩年間,愛奇藝、騰訊、優酷為代表的視頻網站手握重金,取代電視臺成為電視劇最主要收入來源。資本成為電視劇行業發展的最大引擎,遊戲規則也逐漸由他們制定。而電視劇製作公司開始思考為誰做劇,他們稱自己的目標是尋找“新大眾”。


新大眾按照三類標準劃分:是否具備意見影響力,例如願意在社交媒體發表評論;是否具備內容消費力,諸如每天觀看電視3小時以上或視頻2小時以上;是否擁有實際購買能力,例如一二線城市家庭月收入高於10000元。


據分析報告顯示,具備這三類特性的人群中,15-34歲的年輕人佔到70%,女性超過50%。小鮮肉已成為迎合年輕化市場的明顯策略之一。


由於互聯網平臺建立遊戲規則的開路工具就是大IP(網絡小說版權改編)、小鮮肉、投資三位一體的推進方式。作為播出平臺和製作方,電視臺和網站的角色越來越模糊,雙方一路推動電視劇的價格走高。


據易凱資本影視行業報告《中國娛樂產業今天面臨的最大機會》顯示:一般來說,純網劇的製作成本在300萬人民幣一集就算絕對的大劇,如果是臺網聯動(即優質節目同時在電視臺和網站推廣和播出)劇,超過500萬人民幣一集才算大劇。對後者來說,過去播放權銷售一直以電視臺為主、視頻網站為輔,但網站的購片收入從衛視的一個零頭髮展為1/3,再變為各佔一半。


從2016年開始,一些網臺聯動大劇徹底顛倒關係,形成視頻網站播放權單集購買價格為600萬-1000萬人民幣一集為主、衛視300萬-500萬人民幣一集為輔的新格局。而在2011年前後,根據《三聯生活週刊》的報道,播放權的購價為150萬-200萬一集,相比目前視頻網站購片的最高價,其價格增長達5倍。


當製片公司和播出平臺都看出IP轉化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後,紛紛通過各種方式加入這場版權收割。根據艾瑞諮詢2015年10月發佈的《2015年中國網絡文學IP價值研究》,從2011年起,《步步驚心》、《甄嬛傳》等網文改編影視劇熱播掀起IP改編熱潮,而小鮮肉逐漸成為IP劇標配。



從數量上看,小鮮肉IP劇並不佔優,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數據,2016年全國生產完成並獲准發行的電視劇共329部14721集,小鮮肉IP劇數量最多不超過30%,但其在互聯網上的影響力已經佔到80%以上,所以現在整個影視圈每天吵嚷的就是小鮮肉那點事。


一方面,小鮮肉確實能滿足新用戶的一部分需求,但問題在於觀眾更迭後,急功近利簡化了市場邏輯,年輕化被簡單等同於網絡IP,被等同於年輕人只消費年輕人的臉。


另一方面,過度追逐網絡IP導致市場僅追捧年輕題材,且青春片套路化,忽略了年輕人審美的多元性。結果小鮮肉們一朝爆紅,但由於IP類似,表演生硬,他們在電視屏幕上面目模糊,誰也不知道自己能紅多久——這也是小鮮肉們最壞的時代。


小鮮肉經濟學


其實小鮮肉背後本身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偶像派體系在支撐。


在完整的流行文化產業中本該具備兩種模式,即偶像派和實力派,偶像派可以工業化複製,而實力派更強調一部部作品累積。偶像派偶像劇只是電視劇百花園中的一個類型,這本應是各歸其位的事情,但現在誤以為小鮮肉無所不能,侵佔實力派市場,損害創作規律。


小鮮肉是否真的無所不能?在狂飆猛進的市場表象下,影視公司為何唯小鮮肉是圖?如何客觀地認識、聰明地利用小鮮肉?你需要掌握這份小鮮肉經濟學,以避免被虛火潦到,成為看臉時代的炮灰。


小鮮肉這個詞很熱。人們甚至已經習慣把那些長得帥和年輕的男人們通通叫做小鮮肉。有時連網紅和小鮮肉們都被混為一談。影視行業內的小鮮肉完全不等同於今天的流行詞小鮮肉,真正能夠稱得上小鮮肉就是新一代的人氣偶像。


小鮮肉根植於粉絲經濟,這在娛樂圈主要體現在粉絲成為造星環節中,繼經紀公司、媒體之外的第三種權力,小鮮肉們粉絲的購買能力能反推出其價值。互聯網時代的每一次點擊都是小鮮肉們的價值所在,這與網紅並無區別。但是,小鮮肉首先貴在保值和抗流動性。


評估小鮮肉價值


日本數據調查公司Architect通過市場調查來衡量藝人的價值,該公司已經連續9年製作日本藝人影響力排行榜單。Architect認為,藝人價值由知名度和關注度兩個維度構成,前者決定了你是否知道這個藝人;後者則表示當他/她出現在電視、電影或在雜誌上時,你是否想了解。


這對於國內評估小鮮肉價值也同樣適用,騰訊娛樂在2016年12月發佈了《2016騰訊娛樂白皮書明星篇》,根據明星綜合影響力、作品、口碑和商業代言綜合得出明星的商業價值排行榜。根據這張榜單,胡歌位列第一,吳亦凡第二,鹿晗、楊洋也挺進前十,在男明星中佔到60%,加上5位入榜的女明星,小鮮肉們在前十中佔了30%。



對影視劇而言,小鮮肉確實起到了流量擔當的作用。據新媒體數據監測公司Vlinkage半年內的電視劇網絡播放量排名,李易峰主演的《誅仙青雲志》以超過250億點擊量位列第一,楊洋主演的作品《微微一笑很傾城》位列第三。


因此,小鮮肉的流量價值並非簡單參考粉絲量,更重要的是粉絲活躍度,這個數據可參考的是藝人論壇發帖回帖數,微博評論、點贊、轉發等綜合加權結果,“一般與明星有互動行為的粉絲都會轉成電視劇點擊量。他們還形象地將流量價值量化為“聲量”,在劇集播出期間,艾漫會抓取全網對作品的熱議數據,也會抓取同時談到小鮮肉與作品的數據,該數據佔整體熱議數據的比例就是小鮮肉給作品帶去的聲量。以《微微一笑很傾城》為例,楊洋對影視劇的貢獻率達41.8%,相比而言,女主角鄭爽則為25.65%。



與過去相比,國內觀眾對男藝人的審美需求發生了改變。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4月發佈的《2016年中國粉絲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書》,粉絲中90後、00後總佔比達76.1%,女性粉絲的比例高達76%,他們認為偶像吸引自己最主要特質以“帥氣”、“顏值高”為關鍵詞。


長期研究粉絲心理的廈門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楊玲指出,早在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發展落後,強烈的文化焦慮產生了對強大男性的需求,審美就是“尋找男子漢”,推崇諸如電影《紅高粱》中具備陽剛氣質的男主角。而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一方面國家處於長期和平時期,另一方面受日韓相對強勢的流行文化影響,例如韓國娛樂公司SM推出“花美男”組合H.O.T,長相精緻、溫文爾雅的暖男形象受到推崇,審美逐漸向具有東亞風格的中性男性轉變。


楊玲補充,這也與女粉絲們所代表的女性地位提升有關,獨生子女政策使新一代女性享有了家族所有資源,是整個中國最為自信的,因而女性甚至對男性產生了“好萌、好可愛、我想保護他”的衝動,為年輕的小鮮肉提供土壤。


製造鮮肉的經紀公司


一些試圖批量製造鮮肉的演藝經紀公司應運而生。例如歡瑞這樣將經紀與製作結合,為旗下藝人量身打造影視作品,這成為一類普遍的鮮肉生產模式;另一類是效仿日韓的偶像培養模式,從小培養練習生再將他們推出。


通過系統化的培養,偶像藝人可以批量複製,


在韓國偶像培養體系,他們出產了最多的顏值派多棲藝人,藝人制造不再是隨機事件,而是通過預測當下市場需求進行針對性培養的產物。


製造小鮮肉“最後拼的就是兩點:誰的藝人更專業,技能更紮實,能夠通過工業手段批量複製。


因此,如果將小鮮肉看做一種可以批量複製的快消品,它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它的持續性。即便在用法和製造方面有如上方法論,但小鮮肉的產量依舊平平。如果從2014年開始算,韓國從《來自星星的你》之後開始都出了好幾代小鮮肉了,但國內還是那幾個。


畢竟,中國以小鮮肉為代表的流行工業在近年才慢慢開始,第一代小鮮肉存在的時間長正是因為行業操作模式還不成熟。成熟以後,小鮮肉會有更豐富的代際層次變化。但是,作為影視流行工業中與實力派並行的路線,中國的發展越靠近歐美日韓。


小鮮肉有市場價值的時間就很短,就是在所謂鮮肉期。成熟的實力派藝人註定生命週期有二三十年,但是全世界的偶像都短。這類人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被關注和放大市場價值,這是自身的客觀性。


但隨著對年輕化市場的進一步探索,小鮮肉不再是唯一選擇,藉助“類型”亦可能產生爆款。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選出的《2016中國電視劇選集》,按題材、類型和氣質可將其劃分為主旋律、現實生活、諜戰、懸疑等7個類型。這是總局沿用了二三十年的傳統分法,而視頻網站則根據年輕受眾趣味走到哪,就出現哪種類型,“針對不同的用戶群趣味,我們會主打不同類型,”企鵝影視自制劇業務部總經理方芳說。看網站的分類會發現今天電視劇的生態豐富得多,2016年的盜墓題材和2016年的刑偵劇,對於今後製作公司的複製都是有意義的。


倘若小鮮肉的集中爆發刺激了中國偶像工業體系的發展,將有助於提升小鮮肉本身的能力和偶像類影視產品質量,因為產品越好,收入自然越多,越容易進入良性發展的正循環。



但也需注意,小鮮肉只應是豐富多彩影視市場的新銳亮點,要警惕被它一葉障目,忽略了藝人體系的多元,更忽略了影視作品的複雜性,


雙門洞12號


市場經濟的旋風颳過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終於也刮進了娛樂圈。

小鮮肉的片酬為什麼那麼高?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電影大經濟下的必然趨勢,二是明星效應的不理智結果。

近幾年中國電影的崛起(特指票房方面)舉世矚目,大有成為電影第一強國的勢頭,動不動就會產生一部破幾十億的電影。資本從來追著錢跑,哪裡賺錢哪裡就會吸引大量的資金。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電影業成了一個不差錢的行業,放在十年前,張藝謀的《無極》投資破億可以拿來吹噓,現在一部投資不過億的電影會被成為小成本電影。

錢多了往哪裡花,除了必要的技術費用,也只能在演員身上猛砸了。再帶流量和話題的小鮮肉們自然頗受資本家們的喜愛。一部電影好不好看不要緊,能不能吸引人關注才是王道。小鮮肉的加盟自然會解決這個問題。

鮮肉雖好,但產能不高,放眼整個娛樂圈,能數得上號的其實也就那麼十來人,僧多粥少,自然水漲船高。

其次,是粉絲不理智的擁護行為帶來的惡果。十幾年前,演員經營演繹事業,歌手經營歌唱事業,而現在,所有人都在經營明星事業,粉絲代表了一切。

而各家粉絲更是選擇性盲目,對於偶像的一切都表現出無比的包容,有人說“我偶像的表演用的是心,雖然所有表情都一樣,但你看他的眼睛,全是戲”,我覺得這個粉絲全身都是戲。

其實國外的片酬比中國的還高,看看小李子,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美金,但沒人會說他,為什麼?因為人家是物有所值,實至名歸。說到底,現在小鮮肉遭到這麼多非議,還在於個人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電影爛番茄


第一,我們要了解一下現在的觀眾心態。不管是少年觀眾,青年觀眾,中年觀眾,老年觀眾,誰不喜歡年輕的演員?沒有人會喜歡電視上都是老演員,一群老人,因為每個人都在追求一直年輕,不管是小鮮肉演員還是小鮮花演員,他們在觀眾心裡都有市場,有市場就意味著收視率。

第二,現在是大數據,信息化時代,新技術日新月異,電影製作產業發展迅猛,非常發達。小鮮肉或者小鮮花演員在演科幻片或者恐怖片時候只要不是面癱,一般都是能把故事講清楚的,正因為這樣,很多觀眾在吐槽他們同時還是會繼續看,因為觀眾看的是故事情節,和演員好壞沒有必要的關係。

第三,粉絲產生的巨大推動力。有些是單純看演員是帥哥美女賞心悅目,一下子成了粉絲,有些是看演員還是有幾部過得去的影視作品的,成了粉絲,正是大家一直說小鮮肉小鮮花這些詞語,間接推動提高了他們的媒體曝光率。

第四,有人問影視公司為什麼不找有實力的演員來演戲,熱衷於小鮮肉等演員。因為都是年輕人,比較能夠溝通,其次招黑體質也是一種話題度啊,影視劇最怕的不是質量差強人意,而是最怕沒有人關注。所以,小鮮肉保證了話題度,霸佔屏幕就不難理解了。

第五,片酬高很多時候是媒體推波助瀾的結果,說哪位小鮮肉越多,他就會覺得自己的名氣越大。再加上背後經紀公司的精心營銷,其身價自然是蹭蹭蹭往上漲啦!


管窺影視世界


關於明星片酬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新鮮話題。隨著影視圈行業的發展,以及本身物價的飛速增長,演員片酬增長十分迅猛,而其中,小鮮肉們的片酬要價更是水漲船高。正如題主所說,如今最紅的鮮肉代表吳亦凡,傳說片酬要1.2億,而這並不是個案,還有一大票小鮮肉們的片酬,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但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還要弄明白,什麼叫“小鮮肉”。所謂小鮮肉,年輕,滿臉的膠原帶白,全身上下散發著荷爾蒙。長相當然是帥氣的,衣品當然也要好,要緊跟時尚。同時,最主要還要有才華。否則,憑什麼讓那麼多粉絲喜歡呢?

其次,所謂“小鮮肉”其實只是對如今年輕男性明星的一個暱稱。而這個暱稱的背後,則代表著高人氣。但凡小鮮肉,一定擁有著極高的人氣。動不動就數以百萬記的粉絲量,讓他們擁有著極強的號召力。而偶像的力量是強大的。

第三,其實,商家也不傻。如果商家願意花例如1.2億的價錢請到小鮮肉,就意味著他可能會賺到兩個、三個或者更多的1.2個億。小鮮肉們的高人氣在商家眼中帶來的就是高利潤。誰不愛看養眼的呢?我們普通人都願意看長得好看的人,更不要說粉絲們。他們為了偶像,可以包場看電影,可以包機去追隨偶像,可以說,偶像經濟的利潤是無窮的。所以如此一來二去,小鮮肉們的身價,自然就漲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