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鬧市區的河道里 保潔員撈起一隻呆萌的黃麂

杭州闹市区的河道里 保洁员捞起一只呆萌的黄麂

它在中河裡游來游去,找不到回家的路;他開著電瓶船來回追,把它救上岸。

浙江在線8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晶晶 張蓉 通訊員 鄭丹 文/攝)這是昨天一早發生在杭州上城區鬧市中的一幕,讓不少人咋舌——熙熙攘攘的河坊街附近,保潔員王師傅竟從中河裡打撈起一隻黃麂。

鬧市區河道里

一人一“鹿”上演追逐賽

王先桂,58歲,廣西桂林人,在中河做保潔員已經有4年了。王師傅說,這頭小黃麂是當天早上5點10分左右,他在環通船閘打撈垃圾時發現的。發現的具體位置是在中、東河貫通道佑聖觀橋西側。

“當時,我遠遠看到河面上有一隻小動物。”一開始,王師傅以為只是小狗小貓,想過去把它撈上來。

於是,他開著電瓶保潔船慢慢過去。靠近一看,才發現這是一種他叫不出名字的小動物。

“外形像小鹿,頭上有角,不過名字我叫不上來,看著應該是生活在山裡的動物。”當時,王師傅第一個念頭是想把它救上岸。不過,它貌似很膽小,很怕生。王師傅一靠近,它就開溜。

於是,在佑聖觀橋與重華橋之間的河段裡,王師傅和這頭“小鹿”展開了一場“追逐賽”。

不過這“小鹿”看上去是游泳高手,水性超好。眼看王師傅要追上它了,它又掉頭轉身,向另一個方向“逃竄”。

就這樣,一人一“鹿”折騰了三四個來回。終於在兩座橋的河中間,王師傅瞅準一個機會,用網兜兜住了它。

雖說網兜是兜住了,可怎麼把它弄上船,又是一個新的問題。一開始,王師傅想用網兜把“小鹿”兜上來。他用網兜試了試分量,這個小傢伙體重還不輕,估摸也有20多斤。

試了幾次,再加上“小鹿”不斷掙扎,始終沒有撈上來。

後來,王師傅只能換其他辦法,用網兜把“小鹿”慢慢兜到電瓶船附近,抓住它的角把它抱上了船。

隨後,王師傅開著電瓶船,把黃麂送到了新宮橋橋底下放保潔工具的位置。當時已經五點半了,他打電話通知了保潔班長。

保潔班長向上城區城管局彙報,隨後聯繫上城區野生動物救助點的工作人員來現場處置。

是隻呆萌的成年黃麂

生性膽小,受了點皮外傷

昨天下午1點,記者趕到現場時,這隻“小鹿”已經被暫時安頓在一隻籠子裡。它不到一米長,一身黃棕色的毛,眼睛圓滾滾的,豎著兩隻20釐米長的角,在工作人員的安撫下,它不鬧不吵地趴著,看起來很呆萌。

上城區野生動物救助點工作人員鄭衛說,這其實是一隻黃麂,“它的角長得比較長,已經成年了,是雄性。”

仔細看,這個“小傢伙”好像受了點傷,兩隻後腿上有點脫皮,角和胸口上也留有血跡。鄭衛解釋說,黃麂生性膽小,很怕人,這應該是保潔員把它從河裡打撈上來時,它在掙扎、反抗過程中產生的皮外傷。

“黃麂喜歡晨昏活動,白天這麼多人,它很害怕的。”簡單檢查後,鄭衛趕緊把黃麂抬上車,給籠子蓋上布,把它送到了虹泰寵物醫院。

“它受了不小的驚嚇,你看它鼻子流了好多汗,就是因為太緊張了。”虹泰寵物醫院院長張路遙對它的幾處皮外傷進行了處理,“像人一樣,它還需要住院觀察,等到明天它對這裡的環境熟悉了,我們會把它放出來走一走,看看它走路有沒有異常,如果有異常,還要拍片檢查。同時,根據飲食和大便情況,判斷它的肚子內部是否存在問題。”

鄭衛告訴記者,這隻黃麂將在上城區野生動物救助點靜養一週左右,“等它恢復野外生存能力,我們會把它放回山林。”

專家推斷:

它迷了路,慌亂逃跑中墜河

據杭州動物園副園長江志介紹,黃麂是一種三有保護動物。哪“三有”?就是有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

有些地方,人工飼養的黃麂經過當地林業部門批准,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

那麼,這隻黃麂為什麼會出現在中河裡?

“這裡離城隍山很近,它可能是晚上出來溜達,迷了路,又遇上了人群,慌亂地沿著河跑,不小心掉了進去。”鄭衛猜測道,它可能遊了一晚上,一直在想辦法爬上岸,但是一直找不到地方上岸,直到早上被保潔員發現。

江志也有同樣的看法,一是有可能迷路了。因為黃麂在西湖景區山林中比較多。這隻黃麂落水的位置剛好臨近景區,黃麂天性比較膽小,可能是半路中受到驚擾,慌不擇路落入河中。也有可能是被獵物追逐,逃到河邊,掉入其中。

江志說,這兩年,杭州動物園接到不少市民打來的電話,稱偶遇了黃麂。

“一般,我們都建議市民不要去打擾它,傷害它。如果看到它出現在馬路上,可以稍稍驅趕一下,以免它在路上發生意外。”

今年以來,上城區已經救助了8只野生動物,“上週我們還在西湖邊發現了一隻白色的狐狸。”

標籤:電瓶;師傅;上岸;上城區;外傷;鄭衛;保潔員;網兜;慌亂;救助點責任編輯:吳盈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