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敬爱 摄

方敬爱 摄/东方IC

方敬爱 摄/东方IC

2月21日,元宵节前夕,天津市桂发祥麻花博物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来自60个家庭的中外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近距离感受桂发祥麻花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传统老字号的魅力。

事实上,不仅是桂发祥麻花,越来越多的天津老字号受到市民和消费者的欢迎和追捧。

与天津老字号发展如火如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些年来,在新企业、新业态的冲击下,一些老字号市场份额萎缩,行业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制约,有的甚至倒闭关门。

探究近年来天津老字号热的缘由,记者发现,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和营销模式,在创新与传承中转型升级,成为老字号企业焕发活力的共同选择。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

作为天津金牌老字号,“狗不理”包子在驰名海内外的同时,产品销售量不断上升。然而,企业原有的生产方式人力投入大,生产效率低,加工过程难以标准化,加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面临转型瓶颈。

天津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认为,传统食品企业不能靠老经验闯新市场,应当把更多的科技因素融入到食品生产管理中来。

近年来,狗不理集团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攻关,从新建生产车间、配套设备着手,改进加工工艺。和面、制馅、蒸制、包装等加工程序实现自动化管理,再由人工包制成型。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而且减少了人员接触,避免食品污染,使产品品质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天津中药老字号“达仁堂”距今已有370余年历史,是我国最悠久的中药企业之一。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完美交融,始终是中药行业的一大难题。

天津达仁堂投资数亿元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对传统中药剂型生产线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企业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企业独家研制的肾炎康复片等一批产品已经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纵观天津老字号转型之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桂发祥麻花”也快步走上了传统食品与科技相结合的道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设备有机融合;“达仁堂”药业亦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推进一系列研发计划。

据天津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现代科技这个“梯子”,促进老字号由低端向高端转移,已经成为天津市创新老字号发展模式振兴老字号的重要抓手。

走出本土迈向大市场

近年来,天津市围绕保护老字号、发展老字号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挖掘认定了“津门老字号”149家,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66家,同时扶持了“狗不理”、“桂发祥”、“金星”、“海鸥”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做大做强。

然而,在新企业、新业态的冲击下,一些老字号市场份额萎缩,发展理念落伍,企业的传统技艺和经营模式创新不足,现代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行业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制约。

为此,天津市商务委近年来大力实施“振兴天津老字号”五项行动计划。包括:借势求进,借助天津五大战略叠加机遇,强化老字号的宣传推广;借梯登高,借助现代技术从营销模式、组织模式等方面,创新老字号发展模式;借船出海,借助内外贸一体化,拓宽老字号发展空间;借巢引凤,通过引资金、引人才,激发老字号发展活力;借策聚力,借助老字号点多面广的优势,形成老字号发展合力。

“振兴天津老字号”的行动计划推动了众多企业走出本土,迈向国内国际大市场。

天津市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上海、广州、杭州、太原等四场天津老字号“神州行”及天津老字号“亚洲行”等行动,举办天津老字号展会、市场对接、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天津老字号的市场影响力。

天津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营销上,老字号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通过“走出去”营销战略,小产品也能闯出大市场,逐步开创出“国内有市场,国外有影响”的销售局面。

有着180年发展历史的“泥人张”是首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如今,“泥人张”的作品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更具现代气息,正逐渐走出国门。

在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的泥人张美术馆,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表示:“我们的作坊是个很国际化的作坊,这里不仅用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授学生,而且也吸引了很多留学生来学习。”

据天津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多部门正联合开发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平台,吸引更多的老字号加入,并经平台引进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等,参与老字号改组改造,通过市场运作,盘活老字号资产,激发老字号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