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乐谱中可能暗含纳粹藏宝图,巴伐利亚小镇或将出100根金条

二战乐谱中可能暗含纳粹藏宝图,巴伐利亚小镇或将出100根金条

乐谱中暗含纳粹藏宝图?

传说纳粹德国战败时,曾将大批金银珠宝藏匿起来。多年来,无数人在这个传说的吸引下,加入寻宝队伍,但成功者寥寥无几。近日,荷兰电影制片人利昂·吉森宣布,他发现了一处纳粹宝藏的埋藏地点。埋藏信息被秘密隐藏在一段曲谱中。

传闻二战行将结束时,希特勒的私人秘书马丁·伯尔曼曾将一串由字母、数字和五线谱组成的密码编入作曲家费德莱因的《即兴进行曲》乐谱,其中就包含着即将埋藏的宝藏的数量、地点等信息。

编写完成后,马丁指派一名军队牧师将这段“密码乐谱”送给慕尼黑的某人,但牧师却未能完成任务,“密码乐谱”也不翼而飞,最终落入荷兰记者卡尔·哈默·卡提手中。尝试多年破解无望后,卡提于2012年12月将这段乐谱公诸于世。尽管有人质疑“密码乐谱”的真实性,但一位热衷于德国二战史研究的考古学者断言,“这确实很像一幅加密的藏宝图,不过我们无法破解其中的秘密。”

然而,制片人吉森却相信自己已经破解了乐谱中的秘密。他认为乐谱中那一行“马修拨弄琴弦之地”的字句,暗示藏宝地点就在巴伐利亚州的米腾瓦尔德镇。吉森这么说的根据是其中的“马修”指的就是小提琴制作大师马西斯·克劳茨。

马西斯从意大利学艺后回乡,开创了家乡米腾瓦尔德镇长达300多年的制琴历史。莫扎特生前所用的两把小提琴之一,就是出自马西斯之手。

吉森还表示,乐谱中还暗含着上世纪40年代通过米滕瓦尔德镇的一条铁路示意图。而在乐谱的结尾处有用德语写的“舞蹈结束”的标记,意味着在铁路旧址的停车缓冲区附近挖掘,很可能会找到希特勒的宝藏,其中会有大量黄金和钻石。

二战乐谱中可能暗含纳粹藏宝图,巴伐利亚小镇或将出100根金条

有人也从侧面印证了吉森的说法。巴伐利亚州一向被视为纳粹重地。1944年盟军和苏联军队进攻前,希姆莱曾计划在此建造“最后的抵抗堡垒”。1945年4月,纳粹国防军和德国国家银行试图埋藏部分资产,埋藏地就在一座名为爱因施德尔的巴伐利尔小镇。不过他们没来得及行动就被盟军控制。这些资产中的一部分被移交给盟军,但大约100根金条、成袋的美元和法郎却不翼而飞。

对吉森破解的“乐谱密码”自然有人相信有人质疑。一位关注此事的历史学家称,这很可能是“另一个骗局”。但吉森的挖掘工作似乎初见成效,挖掘队已发现了大量不属于当地的未知金属。吉森因此信心十足,称下一步工作是筹集至少2.5万英镑经费,并考虑将挖宝过程拍成纪录片。然而,米滕瓦尔德镇居民却对此半信半疑:“我们在这里从没发现过什么东西,很期待他们能挖出什么来。”

密码家信传递情报

约翰·普莱尔中尉是一名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军官,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不幸被德军俘虏,之后一直关押在集中营。由于“表现良好”,普莱尔获准给家人写信。

“他给家里写过很多信,大多寄给住在康沃尔郡的父母。这些信肯定受到过德国人的仔细审查,”普莱尔的女儿说。然而德国看守没想到,普莱尔写的这些信虽然表面上看都是些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但实际上却用密码隐含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

“当时的英国政府拿走了其中的情报。不过,战争结束后过了很长时间,连父亲都忘记了当初的密码,不知道信里隐藏了些什么了。”普莱尔的女儿说。最终,他们决定向一位数学教授求助。后者以当年军情9处的密码体系为参考,终于解开了隐藏在这些家信中的秘密。

教授发现,普莱尔会给每一封隐藏有情报密码的信做上标记。比如日期格式写成“22March(3月)1942”,就表示这是封普通信件。如果写成“22/3/42”,则表明信里隐藏有密码情报。

二战乐谱中可能暗含纳粹藏宝图,巴伐利亚小镇或将出100根金条

看到这样的信,一定得注意“but”和“the”这两个单词。因为他们一旦出现,就表明之后的句子或单词使用了一套复杂的编码系统。比如每隔4~5个词就是一个核心词,所有核心词连起来就是一条很重要的情报。

在其中一封信中,普莱尔描述了战俘营的菜园子:“园子里剩下了很多种子,都是那些长势良好的蔬菜结出来的。去年,我们的收成非常不错,今年很值得再按老方法加把劲儿。”

表面上,这是一封再正常不过的家信。然而经解码后就会发现,普莱尔在向皇家海军部报告“水之女神”号潜艇(普莱尔服役的潜艇)是怎么被击沉的:“潜艇攻击失手,遭敌深水炸弹攻击受伤,沉没在水下70英尺处,3人牺牲。”

据说,在当时每座德国战俘营中都会有几名掌握英国军情9处密码的战俘。普莱尔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断把自己观察到的德军动向、重要军事场所的位置等情报发回本土,同时还根据集中营内“越狱委员会”的要求,请后方“秘密寄来越狱所需物资”。

“这些信再次说明,密码系统对盟国来说是多么重要。值得骄傲的是,德国人始终没能发现普莱尔的秘密。我们也因此获益颇多,”一位历史学者说。

渔船技术员创造“邮票奇迹”

二战爆发前,斯文·索姆是挪威一条渔船上的技术员。纳粹占领挪威后,他和弟弟双双加入地下抵抗组织,任务是拍摄德国军事基地的照片,并画出这些基地的草图,然后设法把这些情报传递给盟军。

很显然,这些秘密地图和微型胶卷不可能加密,更不可能像普通信件那样邮寄。但索姆却成功将几批胶卷和地图寄到英国。他的方法是把这些情报化整为零,贴在每封信的邮票下面。尽管索姆小心翼翼,但破绽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1944年,索姆潜入乌特略岛,准备拍摄岛上的U艇基地。当他调整相机时,一名德军哨兵看到了镜头上的太阳反光。来不及躲藏的索姆被当场抓住,U艇基地派出一艘小船和5名士兵押送他前往大陆受审。按照德国人的惯例,这种间谍行为是要被枪杀的。

不过索姆没有坐以待毙,他在小船靠岸过夜时,趁5名德国士兵都睡着了,悄悄打开手铐,跑入深山。

一个小时后,德国人发现索姆跑了,便召集了900多人和几只军犬进山搜捕。第二天,附近几座城市街头都贴出了用挪威语和德语书写的通缉令,要求见到索姆格杀勿论。

索姆在大山中跑了数百英里。为避免被追踪者发现脚印,有时甚至像猴子一样,从一个树梢荡到另一个树梢,最后终于摆脱追兵,历经辗转,到达英国。

在英国,索姆受到情报部门的热情接待。他用邮票做掩护寄回来的照片和地图是英国人梦寐以求的情报。

根据这些线索,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对一些德国基地实施了轰炸,效果不错。连当时流亡在英国的挪威国王都知道了索姆创造的“邮票奇迹”,并亲自接见了他,称“如果没有这些优秀儿女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令人惊叹的技巧,战争的结局会是如何将令人担忧。”(文/陶立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