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者與吊者》雜文


《贺者与吊者》杂文​人都喜歡聽好話,這可能是天性。有句俗話說:千錯萬錯,馬屁不錯。於是乎恭維也好,馬屁也罷便大行其道。 但凡拍馬溜鬚恭維討好者,除了無腦之輩的從眾行為,大概就是心知肚明,表面附庸內心牴觸的人的所謂“修養”與“世故”。前者是抬轎的奴才行為,後者就是別有用心的機巧者的陷阱。 被恭維者,在滿足了虛榮之後,卻往往不知所然,私慾膨脹、妄自尊大、忘乎所以、不識自我。其結果定是及其悲哀的。 漢朝劉向在看到兒子的仕途一路順風時,非常冷靜也非常不安,遂寫信示兒:你無異德,蒙恩甚厚,將何以報?為了進一步警示兒子,劉向把鴻儒董仲舒一段精闢論斷轉述與兒子。


《贺者与吊者》杂文​董仲舒說:“吊者在門,賀者在閭。言有憂則恐懼敬事,敬事則必有善功,而福至也。賀者在門,吊者在閭。‘’言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故吊隨而來。”此段話大概是說:當有人在你門前哀悼難過的時候,福氣和好事就會進到你的家裡;相反,當有人在你門前祝賀道喜,你的災難和弔喪的人就會進到你的家裡。 今天看來,董生說了一個既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喜極而泣,物極必反。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董生在警示我們,人在得勢得意之時,不要妄自尊大、忘乎所以,而是要學會心生恐懼,要有對自己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常抱著恐懼敬事的態度。只有這樣,災禍才不會降臨。當你習慣於接受各種恭維,祝賀的吉言福辭,就會養成驕奢的毛病,隨之而來的一定是災禍與不幸。這是多麼深的領悟啊!我們不得不佩服劉向的冷靜與自省以及他的淡泊名利的遠見卓識。 孔子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在這物慾橫流的當下,有誰真正能夠如此淡然,如此淡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控不住成功和失敗帶給我們的喜悅的痛苦,如何避免“賀者在門,吊者在閭”,然後做到“吊者在門,賀者在閭”,正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體悟的。所以,我們要學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淡泊名利,謹言慎行,心生恐懼,畏懼神靈。 我們要時時告誡自己:恭敬謙卑,懂得恐懼,知道敬畏;不要趾高氣揚,忘乎所以。多行吊者之事,少做賀者之為。

《贺者与吊者》杂文​木石,原名蕭星航。生在特殊的年代,住在奇怪的城市,做過複雜的工作,過著簡單的生活。偶爾裝逼,偶爾牛逼,最終成了傻逼。戒慎乎不睹,恐懼乎不聞,故慎其獨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