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頻繁遭遇重創,機會在哪?

8月以來,上證指數並沒有改變此前頹勢,而是延續下跌走勢。從盤面來看,日線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行,接近7月6日以來新低。在這輪長期下跌背後,是哪些因素起到根本作用?後市的機會又在哪?

A股頻繁遭遇重創,機會在哪?

定向降準難解燃眉之急,市場流動性缺乏

儘管此前中國央行宣佈進行定向降準,也引發了市場預期全面寬鬆的可能,但這次國家宏觀調控不同以往。本次寬鬆政策,主要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水漫灌”。在政策的積極引導下,資金並沒有流入股市,而是流向了急需資金的行業、產業當中。

往後看,央行可能繼續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既不可能放任不管,也不會倉促盲進。目前,市場流動性仍然很緊張,尤其是A股面臨存量資金博弈的尷尬境地,並沒有增量資金前來救火。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市場擔憂情緒再起

今年以來,特朗普引發的貿易戰此起彼伏,不斷對行情產生衝擊。其奉行的“美國優先”,讓製造業迴歸美國的經濟政策,勢必使得這次衝突持續的時間格外長。在這次關乎於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令市場倍感擔憂,投資者謹慎情緒濃厚。

最值得警惕的是,中美兩國互徵關稅由此前的鋼鐵、鐵礦石、農產品領域,擴展至智能機器人、航天技術、環保科技等行業。如果此事件沒有重回“談判桌”前,市場恐慌情緒將不會就此停止,A股也難言企穩。

美聯儲漸進式加息,各國央行爭相加息

就在上週,美聯儲維持三大利率決議不變,聲明重申漸進式加息路徑,並不會對貿易衝突產生擔憂。正是偏鷹的聲明措辭,使得美聯儲今年9月及12月加息概率急速上升。

同時,美國經濟數據增長強勁,也支撐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加上上週英國央行也宣佈加息,進行貨幣緊縮政策,如果後市各國都加入此行列,市場流動性不足或使A股繼續走低。

總體來看,只有中美貿易戰重回“談判桌”前,及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情況下,A股才能擺脫下跌“魔咒”,迎來上漲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