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00個基層院|上海浦東新區:傳承金融檢察官的精神與責任

走進100個基層院|上海浦東新區:傳承金融檢察官的精神與責任

院情小貼士

建院時間:1993年6月

現任檢察長:楊玉俊(第八任)

幹警人數:現有幹警366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14人,大學本科學歷249人,40歲以下幹警176人

最高榮譽:全國十佳基層檢察院

這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人流匆匆車流滾滾,路過黃浦江畔不可思議的摩天大樓,陸家嘴金融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上海浦東,正在成為中國金融發展的地標。

9年前,全國首家金融、知識產權檢察處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設立(現為該院公訴二處),金融檢察官由此誕生。現在,提到“金融檢察”這個詞,許多同行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該院公訴二處的這張金融檢察名片。公訴二處實行“捕訴研防”一體化辦案模式,面對危害金融安全、侵犯知識產權等高智商犯罪,金融檢察官們不僅精於法律,期貨、外匯、保險等方面的專業金融知識也成了他們的必修課。在他們辦理的案件中,像“期貨對敲”“專利碰瓷”“虛假轉口貿易騙購外匯”這樣的“全國首例”高精尖犯罪屢見不鮮。

9年來,公訴二處打造了一支專業化精英辦案團隊,多名檢察官分別獲得上海市“優秀公訴人”“金融檢察能手”稱號。在他們身後,是一位頗為低調、鮮見於媒體的“掌門人”——公訴二處處長逄政。

20年的公訴生涯,讓他體會越來越深的一件事是“人才培養”,縈繞其中的核心關鍵詞就是“傳幫帶”。該院新人入院以後,要與一位“帶教”老師訂下為期3年的“帶教協議”,“帶教”老師要制定“帶教”方案,通過一個個案件的辦理、一個個問題的梳理,手把手傳授經驗,讓徒弟儘快成長。

“帶”——以老“帶”新,言傳身教。“帶教”老師不僅僅是在引領、指導著徒弟的業務工作,也會打上些許風格上的烙印。23年前,逄政剛進院的時候有個外號叫“逄志摩”,別人都說這小夥子有一種“詩人的情懷”。而當時的“帶教”老師卻與他正好相反,“敢拼、敢衝”,辦案雷厲風行的氣勢給逄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不要前怕狼後怕虎,我們要敢於承擔責任,敢於堅持控方的立場。”

“幫”——師徒之間切磋討論,互幫互助、教學相長,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和逄政的工作風格一脈相承的命名檢察官吳菊萍,就是他“帶教”出來的優秀學生之一。吳菊萍是法學博士,辦理過上海市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騙取貸款案、洗錢案等新類型案件。在遇到案件上的困難時,吳菊萍會與師父探討研究,互相說服,“帶教傳承,大家的業務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師父提出了設想,由徒弟去驗證,共同完成論述。”吳菊萍發表了20餘篇論文,絕大多數都是在逄政作為老師佈置作業的那個階段完成的。而逄政後來結集出版的《主控官筆記》連載專欄,多半也是那個時期觀點爭鳴、思想碰撞的印記。

“懷著‘一定要對得起這些年輕人’的心情去教。”從帶領一個辦案小組的主訴檢察官,到浦東新區檢察院金融檢察的“掌門人”,處裡的幹警都不稱呼逄政“處長”,而是叫他“老師”。對此,他甘之若飴,覺得這是最高的榮譽稱號。逄政在“帶教”時毫無保留,這一點也影響著吳菊萍。此後,她也做了多年的師父,教出了不少優秀的公訴人。她說,檢察工作要靠一代代檢察官的傳承。

“傳”——“傳承”一代代檢察官的工匠之心,是“傳幫帶”的精髓。對於逄政來說,與個人榮辱進退相比,他更希望看到隊伍能夠不斷充實知識,攻堅克難,在突破中成長。“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我的成就感所在。”

伴隨著這樣鮮明的“傳幫帶”傳承風格,公訴二處成為檢察官裡的“特種部隊”。“我也要達到那樣的高度。”90後檢察官助理唐濤今年剛來到公訴二處,耳濡目染後暗暗下定決心。他最大的感受是“正能量滿滿,團隊凝聚力強”,雖然遇到的案子比較有難度,但從沒有人會帶著負能量工作,團隊常常聚在一起“論案”,每一個人都非常好學。

“法律人要有追求有理想,始終懷著對法律的敬畏與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得起這份職業的尊榮。”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牢記著逄政對公訴二處的要求。金融檢察官的精神與責任,在一代代的“傳幫帶”中傳承,生生不息。(檢察日報 胡玉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