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鈔|同修慈心,愍彼物類

學文鈔|同修慈心,愍彼物類及至佛教東來,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及迷之則生死輪迴,了無已時。悟之則徹證涅槃,永劫常住之實理實事,究竟闡明。方知紜紜異類,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不但不敢殺而食之,又思令其各得其所。由是聖君賢相,哲士鴻儒,多皆仰遵佛訓,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斷葷,或戒殺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載諸史冊。亦企後人同修慈心。愍彼物類,同具佛性。由惡業因緣,墮於畜道。我今幸生人道,若不加憐恤,恣意殺害。難免來生後世,怨怨相報。

❖❖❖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四

•烏程①周夢坡居士夫人誕期放生碑記

參考今譯

等到佛教東來,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以及迷惑了,就生死輪迴,沒有停止之時。覺悟了,就徹底證得涅盤,永劫常住的實理實事,究竟闡發顯明。方才知道紜紜眾多的異類,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不但不敢殺害來吃,又想讓它們各得其所。因此聖君賢相,哲士鴻儒,大多都是向上仰遵佛陀的教訓,向下俯培自己的仁德。或者吃素斷葷,或者戒殺放生。他們的嘉言懿行,記載在諸多史冊之上。也是希望後人同修慈心。憐愍那些動物,同樣具有佛性。由於惡業的因緣,墮落到畜生道。我現今有幸生到人道,如果不加以憐恤,恣意殺害。難免自己來生後世,怨怨相報。

①【烏程】舊縣名。秦置。相傳有善釀酒的烏、程二姓居此,故名。治今浙江湖州市南。晉義熙初移治今湖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