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反噴會會長
中部六省包括的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山西、江西這六大省份。目前中部六省經濟最發達的應該數河南,但要論科研教育實力還是以湖北、湖南、安徽要領先一籌。
首先來說中部六省經濟最發達的河南。河南是我國著名的高考大省,也是教育大省,但並非是教育強省,所以說在河南高考可謂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據完整調查統計,目前河南擁有各類高校多大一百三十四所,在全國位列第四,僅次於江蘇、廣東、山東之後,但非常可惜河南頂尖高校沒有幾個。
就目前而言河南最出名的高校就屬省會鄭州大學,鄭州大學出名原因不為其它,單純只是因為鄭州大學是河南唯一一所“211”大學,也是全國在校人數最多的大學之一。由此可見目前河南教育資源還比較匱乏,這不單純的只是說高等教育,河南大部分城市基礎教育發展也比較滯後,未來還有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的空間。
接下來就是教育強省湖北。湖北可以說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比較完善,當然還有少數部分地區基礎教育有待加強。目前湖北擁有七所國內頂尖高校,分別為“985”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以及“211”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入選“211工程的武漢理工大學,其科研教育實力可謂相當強悍,後被尊稱為武漢“984.5”工程大學。
另外湖南、安徽教育實力也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湖南僅“985”工程就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以及軍校國防科技大學三座。此外還有“211”工程大學類的湖南師範大學,以及普通一本高校但教育實力頗為雄厚的湘潭大學。至於安徽教育科研優勢就更加明顯。雖然說安徽在“985”大學數量上並不佔優勢,但安徽僅一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可以與武漢、長沙等高校同臺競技。
最後剩下的山西、江西等省份科研教育實力均一般,只不過與河南相比,可能這兩座省會高考壓力要小一點,畢竟在同等的教育資源條件下,山西和江西的考生必河南要少不少。
總言之我個人認為中部六省除武漢、長沙和合肥之外,其餘地區城市在科研教育上與東南沿海發達城市均無優勢可言。而至於武漢、長沙和合肥三座城市,雖然城市教育資源優勢不小,但本省之間的教育競爭壓力也是相當大。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中部六省科教城市,也就是比各省省會科教實力。
科教實力比的不是大學數量,也不是大學在校人數。否則,武漢的科教實力當之無愧排中部第一,長沙第二,合肥第三,鄭州第四,南昌第五,太原第六。
然而,我國於1999年由國家評選認可的四大科教城市,分別是:北京、合肥、成都和西安。
也就是說,論科教實力,如果把合肥劃入中部地區,合肥當之無愧地排第一!因為,其它五個省會都不是科教城市!
那麼,國家的評選認可是錯誤的?
當然不是!
因為,評定科教實力,首先參考的是基礎科研佈局,其次,參考的是大科學工程數量,最後,參考的是市民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和對科學的認同。
合肥是我國大科學工程數量最多的城市,在全國範圍,唯有北京能夠和合肥平分秋色——事實上,合肥的大科學工程總數還多於北京。
所謂大科學工程,指的是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大科學平臺。
合肥擁有兩個國家實驗室,在建待驗收的還有兩個;大科學裝置共有九個,比上海和北京都多;大科學平臺七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兩個。
武漢,國家實驗室一個,P4實驗室一個;大科學裝置兩個;大科學平臺零,國家工程實驗室數目不詳。其它,長沙、鄭州、南昌和太原各自的大科學工程數量都是零。
衡量科教實力的另外一個從屬標準是,市民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合肥市民接受高等教育比例,長期以來都是我國最高的!同時,根據2016年的一項調查,合肥有超過70%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科學家,這一比例是全國最高的,可見科學在合肥對普通人影響有多大?!合肥,也是我國三大綜合性科學中心之一,國際科技產業化創新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國唯一入選全球十大智慧試點城市。
合肥科學島
綜上所述,中部六省科教實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應該是: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筆者只是根據各自的大學數量、在校大學生人數和高校科研實力來排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