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除了是李嘉誠祖籍外,還出了哪些名人?

沉迷吃喝和擼貓


北宋著名人物蔡京,興化仙遊人。當然,這個地方現在不叫興化了,但名氣似乎更大了,就是福建莆田。

早在南朝末年和隋朝,就在這裡設立了莆田縣,但行政區劃變來變去。北宋太平興國三年,也就是公元978年,宋太宗趙光義和平接收了割據在泉州一帶的清源軍,莆田納入北宋版圖。次年,趙光義突然下詔,從仙遊、莆田、永福(現在的永泰)、福清四個縣,各割出一部分地盤,組成新的興化縣。並在興化縣的基礎上設立了太平軍,沒多久就改稱興化軍,還把莆田、仙遊兩個縣劃入興化軍。不久,興化軍的治所遷到了莆田縣。

大家都知道福建也稱為八閩大地吧,哪八閩呢?就是福州、建州、汀州、南劍州、泉州、漳州,以及邵武軍和興化軍。在宋朝,“軍”和州是差不多平級的,但規模要比州小些。宋朝的“軍”主要設立在一些地勢比較險要的地方,興化軍夾在福州和泉州之間,對岸還有個大島,你說這位置重要不。

宋朝的興化軍不但是軍事重鎮,還是文化重鎮,出了一個著名的大人物——蔡京。在書法史上,蔡京的地位可以說是超巨星級別的。北宋有四個著名的書法家,前三個都是公認的,比如蘇軾、黃庭堅、米芾。而蘇黃米蔡的“蔡”是誰,有人說是蔡襄,更多的人認為是蔡京。蔡襄書法當然是一流的,可蔡京的書法堪稱是宗師級的,只不過因為這傢伙禍亂北宋,名聲太臭。人們想宋四家怎麼能有個奸臣呢,就把蔡京踢出去,把名聲好的蔡襄請進來。巧合的是,蔡襄也是興化人。在宋四家中踢掉一個興化蔡,請進一個興化蔡,興化軍並不吃虧。

蔡京是個奸臣,但其實他對家鄉興化軍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興化軍歷史上著名的木蘭陂水利工程,就有蔡京不少心血。木蘭陂處在興化平原,經常受到海水的侵襲,沒法種地。當時正處在王安石變法的高潮時,在京為官的蔡京覺得木蘭陂很有必要興修水利,就在公元1075年,多次建議朝廷修建木蘭陂水利工程,得到了宋神宗的同意。木蘭陂水利工程修建了8年,引木蘭溪水,灌溉了上萬傾的農田。從此以後,興化軍成了著名的漁米之鄉。任何人都要一分為二的看,不要把蔡京完全妖魔化,即使他是妖魔,也有閃光的一面。

兩宋時期,興化軍是福建路的重鎮,到了元朝設“路”,興化軍就變成了興化路。雖然面積是福建最小的,但“個頭小、輩分高”。明朝撤路改府,興化路又成了興化府。不過呢,興化府的地名在,但興化縣卻被明英宗在公元1448年給撤掉了。明朝的興化府只剩下兩個縣,但地位依然重要。

明朝時的興化府還有一件和現在中國人的飲食密切相關的事。都知道番薯(紅薯)吧,有人不顧西班牙殖民者的反對,冒險從菲律賓把番薯引進中國,解決了中國人吃飯的大問題。為什麼清朝人口開始爆增,番薯的普及起到重大作用。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就盛讚番薯君,說種上番薯,收入是種稻谷的20倍。而番薯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就是福州、興化、泉州一帶。

清朝興化府基本沒有變化。到了民國,泉州府和興化府併入廈門道,再加上江蘇揚州也有個興化。為防弄混,福建的興化慢慢就消失了,變成了現在的莆田市。而莆田市的管轄範圍,和宋元明清的興化府幾乎沒有區別。

莆田市面積只有4119平方公里,要不是面積只有1699平方公里的廈門市的出現,莆田市就是福建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了。興化沒了,但興化府對於莆田的影響,無處不在。


地圖帝


  答題之前研究了一下莆田是李嘉誠祖籍地這回事,1993年8月18日,《福建日報》頭版頭條報道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對當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陳光毅說:“我們祖先有幾代在福建莆田居住生活過,我可以說是半個福建人。”其先祖先從中原遷至莆田,之後再遷到廣東紮根。姑且瞭解一下便好,今天我們主要集中在莆田當地及其區縣“出產”的名人。有“一家九刺史”、“一門五學士”、“一戶六進士”、“一科兩狀元”、“魁亞佔雙標”、“兄弟兩宰相”、“六部尚書佔五部”、“父子兄弟同朝為官”的風流佳話。他們恰似燦爛的群星,在歷史的銀河裡閃爍,各領風騷,垂範後人。

  說起莆田的名人,腦海第一個蹦出的就是那天看《國家寶藏》出現的蔡京。蔡京雖然名聲不好,但是人出名字也寫得極好。蔡京:仙遊楓亭人,北宋權相之一、書法家。曾先後四次任相,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說了蔡京就不能忽略其弟蔡卞。蔡卞和蔡京同科舉登進士第,當官後期不及蔡京,但是書法也是被米菲贊過。

  蔡襄是蔡京的堂兄,和蔡京截然不同,為官正直清廉體察民情。蔡襄主持建造了洛陽橋,主持製作了武夷茶“小龍團”。工於書法,詩文清妙。是蔡京學習書法的對象。

  除了以上蔡家人,莆田地區歷史上還有不少名人。看過楊玉環故事的觀眾都知道有個梅妃。梅妃江採萍就是莆田人,能歌善舞能詩作賦,各種技能加身。媽祖林墨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了。女性中林蘭英也是赫赫有名,半導體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莆田歷史上素有“文獻名邦”,出現過一堆進士狀元,如,徐寅、黃公度、鄭僑、陳文龍、陳俊卿等眾多人才。

  鄭僑:仙遊縣人 (公元1169年)考中狀元,宋寧宗詔為參知政事,明年,進知樞密院事。

  陳文龍:莆田縣(今城廂區)人,是南宋末抗元將領,被後人譽為福建的“岳飛”。

  鄭樵: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著有《通志》與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並稱“三通”

 陳俊卿: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南宋大臣,官至宰輔。卒後,孝宗贈太師,諡正獻。朱熹親自來莆弔唁,並書其行狀。

  林披:唐高平太守林萬寵之次子,莆田縣人。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州刺史,世號“九牧林家”。 林藻,系林披次子,工詩書法,今傳世有行書《深慰帖》;其詩作收錄於《全唐詩》中。

  以上僅為部分名人,還有黃滔、本寂、柯維騏等眾多歷史上名人無法一一說完。歡迎廣大網友補充說明。


福建閩南網


福建莆田歷史上素有“文獻名邦”之美譽,自唐朝以來一千二百多年時間裡,眾星雲集,名人輩,在各個領域著意風騷,留名青史。我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林披(733至802),唐朝天寶十一年(752)舉明經,官檢校太子兼蘇州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林披有九子,都官至州剌史,世號“九牧林家”。

林藻,唐貞元四年(788)登明經,三年後進士及第,為閩舉進士之第一人。官至江陵府使,工詩畫,詩見《全唐詩》。

徐寅,唐乾寧元年(894)進士及第,梁開平元年(907)中狀元,梁太祖要他改賦,徐答曰:“臣寧無官,賦不可改”。

本僧(840至901)唐朝僧人,佛都曹洞宗創始人之一,著有《寒山子詩集註》等。

黃滔(840至911),唐乾寧二年(895)進士及第,晚唐著名的詩人。被稱為“閩中文章初祖”,有《黃御史集》行世。

陳洪進(914至985),北宋名將。

林默(960至987),北宋貞女。被稱為“神姑”,後人建廟祀之號“通賢靈女”,尊為“媽祖”。

蔡襄(1012至1067)北宋名臣,政治家,園藝家,書法家,曾著《荔枝譜》,為世界最早的果樹栽培專著。

蔡京(1047至1126),北宋寧煕三年(1070)與弟蔡卞同榜進士及第,官戶部尚書,右僕射,曾五度為相。晚年誤國,被貶嶺南。

還有李富,鄭樵,陳俊卿,林光朝,鄭僑,陳儻,陳文龍,柯維騅,林兆恩,林潤,宋珏,普鯨,林友蘭,江春霖,李霞,張琴,李耕,黃羲,吳德懋,黃震,歐元懷等。


綺閣書生


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的祖籍就是莆田的。孫正義大家都熟悉,2014年阿里上市時,孫正義的軟銀持股32%,馬雲只持股7%。2017年3月29日,臺灣企業家郭臺銘到莆田參觀考察,莆田市長告訴郭臺銘孫正義是莆田人。郭臺銘作為孫正義的好友第一次聽說這個消息,隨即給孫正義打電話,孫正義在電話裡承認,自己是個莆田人。孫正義祖籍是莆田,孫家祖輩在南北朝時期前往韓國,到孫正義祖父孫鍾慶一代,舉家又前往日本,孫正義在日本出生,1991年加入日本籍,並擁有日本名字,叫安本正義,但他後來又把名字改成了孫正義。

孫正義曾經還公開澄清和韓國本地孫氏的關係,他表示:我家族的孫氏和韓國本地固有的孫氏不一樣,我祖先和漢民族的孫氏同一根源。而他稱自己是莆田人,更是對根脈的文化認同、對祖籍的原鄉的歷史追溯。


濟南樓市通


興化出名人不假,福建還流行一句話: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

但莆田女卻聞名遐邇,最具代表的就是林默娘。林姓人尊林默娘為姑婆,皇帝賜封天上聖母,對,就是媽祖娘娘!




安溪茶農118


還有你爸我!要臉不要臉?潮汕祖籍是福建的是事實,但是幾百年前的事了,河南還是福建人的祖先呢!你們福建怎麼不認是河南的呢!過去是過去了、現在潮汕是廣東的潮汕跟福建沒有半毛錢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