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年轻的朋友可能听过周杰伦的《皮影戏》,却没什么机会能看到真正的皮影戏。

隔着一块白色幕布,看各个皮影角色嬉笑怒骂、翻飞乱打,那是老一辈人难忘的童年时光。

匠仓君也没在现场看过皮影戏,但却在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深切感受到在那个没有电视、电影的年代里,皮影戏对人们的吸引力有多大。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 《活着》海报

那是大人们辛勤劳作后,难得可以放松娱乐的休闲方式,也是小孩子眼中的好玩故事和神奇戏法。

葛优饰演的主人公福贵,从看皮影戏的好赌少爷变成走村串乡的皮影班主。

一箱皮影陪着他经历了国共内战的炮火,一直演到了大跃进时期,最后却还是被“破四旧”的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皮影戏是怎么出现的?

关于皮影戏的诞生时间,那是众说纷纭,难以考究。确实能证明皮影戏存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民俗娱乐盛行的宋代。

可若是谈起些不知从何传来的传说故事的话,最主流的一个版本,和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有关。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 汉武帝刘彻

说的是刘彻最宠爱的李夫人香消玉殒了,他是整日思念成疾,无心朝政啊。

大臣们合计着,皇上可不能罢工,还有这么多公务没处理呢。于是就请了个能观星占卜、通鬼神巫术的方士来治治刘彻的心病。

方士告诉刘彻,他能让李夫人还魂,请刘彻晚上在帐前等着。然后他在帐中点燃灯烛,让事先剪好的李夫人画像的影子投到了帐上。

刘彻在外面看着,就像李夫人活过来立在了帐中一般,于是龙心大悦,乖乖地去工作了。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这个据说被载入到《汉书》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就不知怎么被传成了皮影戏的起源。

雅俗共赏的诙谐戏剧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老艺人在白布后操纵着纸板或兽皮制成的人形剪影,和着二胡、月琴、锣鼓等乐器的乐声,起起伏伏地唱着人物的念白,为观众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或有趣或悲伤的戏剧故事。

皮影戏的忠实粉丝不光是乡间农民和市井百姓,清朝时许多豪门望族、乡绅富户也特别喜欢请影戏班子到家里来演出。

更有钱更痴迷的人呢,还会自己养上一个影班,收集蓄置名家镂刻的精工皮影,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皮影戏甚至还火到了宫廷里面,康熙时期的礼亲王府里就足足有8位五品官员专门管这个影戏。

流传到西方后,皮影戏在沙龙里作为高雅艺术被演出,被外国人唤作“中国影灯”。

德国大文豪歌德自四岁起就迷上了皮影戏,他在自传里说:“我们倚仗自己的聪明,给这些死人物添上各种的生气。”

可见皮影戏当真是一项雅俗共赏的娱乐艺术,不同出身和国籍的人皆能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3000刀镂刻一个影人

在宋代,人们不仅能在“瓦肆”里看皮影戏,若是想入行,也可以加入新成立的影戏组织“绘革社”。

要是想做皮影雕刻,还能进入“镞影人”这种专门镂刻影人的行当。

影人,是皮影戏中的主角演员。生旦净末丑,各种年龄、身份、性格的影人应有尽有,正可谓“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 皮影雕刻匠人朱超镂刻的皮影

皮影雕刻匠人朱超,选好了一张厚薄适中的牛皮,刮薄泡亮到能透过光线的程度。

然后用砂纸和推板打磨,让皮子更平滑,方便后续画稿。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用钢针将影人的谱样绘在皮子上,行话叫“过稿”。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一套刀具,平刀、圆刀、凿刀、斜口刀、花口刀……刀刀都有讲究,阴刻阳刻都是学问。据说至少要雕刻3000刀,才能刻出一个影人。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红蓝黄绿白黑的纯色,要混合熬好的皮胶,趁热上色,皮影的颜色才能经久不褪、鲜艳如初。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皮影制作最关键的工艺步骤是“发汗熨平”。

现代一般用布包住皮影部件,上熨斗烫平;土方法则是用烙铁或加热的砖块压平皮影,温度的掌控至关重要,凉了皮子吃不进颜色,烫了皮子会缩卷报废。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最后就是将头、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这11个部件用铁丝或牛皮搓成的线缀结起来,在胸和双手处加上签子,使皮影能够活动自如。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传统也要适时而变

没错,皮影戏这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是很有意义,也值得传承。

但年轻人听不懂的方言唱腔,过于古老的语言表达方式,真的有利于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吗?

我们不要忘了,皮影戏之所以能在当时那么火,正是因为它接了地气。

如果今天我们把皮影戏当成古董一样护起来,放进博物馆里去堆灰尘,那也没什么问题。

但不动的皮影,虽然依旧美丽,却失了活气儿,真成了一件死物了。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穿越回2000年前,去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欣喜的是,有更多的人正在让皮影变得更亲民。

不只是把传统的皮影人物变成现代人熟知的动画形象或是游戏人物,还改变唱腔唱词,用白话的形式和网络化的言辞去唱述故事。

有时候改变不是抛弃传统,这只是我们留住传统文化和手艺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