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6萬億 年均增長超11%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發改委日前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到2020年98%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和4G網絡覆蓋,加快補齊發展短板,釋放網絡提速降費紅利。

《計劃》明確了主要目標。一是消費規模顯著增長。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

二是覆蓋範圍惠及全民。到2020年98%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和4G網絡覆蓋,加快補齊發展短板,釋放網絡提速降費紅利。

三是載體建設穩步推進。創建一批新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打造區域性信息消費創新應用高地,培育一批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大、示範效應強的項目。

四是產業體系逐步健全。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推動信息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推動基於網絡平臺的新型消費成長,發展線上線下協同互動消費新生態。

五是消費環境日趨完善。信息消費法律法規體系日趨完善,高效便捷、安全可信、公平有序的信息消費環境基本形成,努力實現消費者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計劃》提出了幾個主要行動,一是新型信息產品供給體系提質行動。提升消費電子產品供給創新水平。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提升手機、計算機、彩色電視機、音響等各類終端產品的中高端供給體系質量,推進智能可穿戴設備、虛擬/增強現實、超高清終端設備、消費類無人機等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超高清視頻在社會各行業應用普及。針對家庭、社區、機構等不同應用環境,發展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養老需求。

加快新型顯示產品發展。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突破新型背板、超高清、柔性面板等量產技術,帶動產品創新,實現產品結構調整。推動面板企業與終端企業拓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不同領域應用,在中高端消費領域培育新增長點,進一步擴大在線健康醫療、安防監控、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範圍。

深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推進技術測試等支撐平臺建設,制定車聯網產業發展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推進車載智能芯片、自動駕駛操作系統、車輛智能算法等關鍵技術產品研發,構建一體化智能車輛平臺,培育多元化應用。推進基於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項目建設。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實時性強的智能網聯汽車計算平臺,形成平臺相關標準,支撐高度自動駕駛(HA級)。

二是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組織開展“企業上雲”行動。面向行業企業開展宣傳培訓工作,推動雲計算服務商與行業企業深入合作,利用雲上的軟件應用和數據服務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組織開展典型標杆應用案例遴選。推動中小企業業務向雲端遷移,到2020年,實現中小企業應用雲服務快速形成信息化能力,形成100個企業上雲典型應用案例。

提升信息技術服務研發應用水平。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支持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綜合研發應用,加速提高居民生活信息消費便利化水平。組織開展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應用試點。發佈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體系5.0版,持續開展貫標活動,支持企業以標準為引領加快提升綜合集成服務能力,到2020年貫標企業超過2000家。

培育行業信息消費支撐服務。積極發展工業電子商務,深化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建設一批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垂直電商平臺。支持企業發展網絡支付、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等面向信息消費全過程的支撐服務。到2020年,實現重點行業骨幹企業電子商務普及率達到60%。

推動信息消費領域“雙創”發展。支持大型企業建立基於互聯網的“雙創”平臺,培育信息消費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建設一批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服務。公告一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廣泛吸引中小企業入駐,引導示範基地積極整合社會服務資源,提供多方面、多種形式的服務,助力信息消費創新發展。

三是信息消費者賦能行動。推動信息基礎設施提速降費。深入落實“寬帶中國”戰略,組織實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推進光纖寬帶和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絡深度覆蓋,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深化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提高農村地區信息接入能力。加大網絡降費優惠力度,充分釋放網絡提速降費紅利。在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市政、環保等領域開展試點示範到2020年實現城鎮地區光網覆蓋,提供1000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98%的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和4G網絡覆蓋,有條件地區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確保啟動5G商用。

實施消費者信息技能提升培訓工程。依託信息消費試點示範城市建設,面向各類消費主體特別是信息技能相對薄弱的農牧民、老年人等群體,組織開展信息消費培訓,普及信息應用、網絡支付、風險甄別等相關知識。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結合當地特色和優勢,組織開展信息類職業技能、創業創新等系列大賽,提升信息消費技能。2020年之前選擇重點地區實施100個以上信息技能培訓項目。

組織開展信息消費體驗活動。組織開展“信息消費城市行”,通過政策解讀、展覽展示、互動體驗、現場參觀等形式,擴大信息消費影響力。支持各地組織信息消費體驗周、建設信息消費體驗館等各種活動,積極運用虛擬/增強現實、交互娛樂等技術,深化用戶在應用場景定製、產品功能設計、數字內容提供等方面的協同參與,提高消費者滿意度,豐富信息消費體驗,培養信息消費習慣。

四是信息消費環境優化行動。加強和改進行業監管。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對信息消費領域新模式新業態採取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營造行業健康發展環境。持續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信息通信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完善監管技術手段。夯實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實行網站、域名實名聯動管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完善以信用為核心的全流程市場監管體系,進一步規範互聯網網絡接入服務市場,加大騷擾電話防範和治理力度,維護信息通信市場秩序。優化市場競爭法律法規環境,規範市場主體競爭秩序,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推動出臺電信和互聯網網絡數據管理政策,規範網絡數據收集、傳輸、存儲和使用行為。建立完善數據與個人信息洩露公告和報告機制,加強行業個人信息保護監督執法,督促企業切實落實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責任。

構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費環境。深入推進網絡綜合治理,及時有效應對網絡詐騙等新問題,縱深推進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加強監督檢查,加大對電信和互聯網企業服務和收費違規行為的處置和曝光力度,督促企業加強自律,解決好社會關注和用戶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两部委: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6万亿 年均增长超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