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机械使用与选购的过时观念,你都有吗?

一台农机,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农业机械选购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来的作业效率。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选购农机时存在一些过时的观念。

深松作业越深越好

深松作业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深松作业的耕深,由土壤中的板结层决定,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地块,可能都不一样。深松作业如果过深,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可能会将深层的不好的土壤,带到了表层,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或者是深松铲过深,在土壤板结层的下面通过,没有将板 结层打破,深松杆齿像切豆腐的刀一样,切过板结层,深松效果打折扣。另外,还会使拖拉机的耗油量大大增加。因此,只要深松铲能通过板结层,并将板结层打破,就是合理的耕深,并非越深越好。

关于农业机械使用与选购的过时观念,你都有吗?

拖拉机比农具更重要

只要拖拉机的功率级别选择正确,决定农机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农具而不是拖拉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对拖拉机的选择过度重视,而对农具选择非常不重视,直接影响了农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在国外,一些农具的价格接近甚至超过拖拉机的价格,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目前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有几款进口品牌的农具,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高性能的农具,在价格上要比普通农具至少高1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3倍以上,而同样级别的大马力拖拉机,技术先进的拖拉机与普通拖拉机相比,价格再高也不会超过1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农具的选择比拖拉机的选择更重要,因为作业质量和收益,往往由农具决定。

关于农业机械使用与选购的过时观念,你都有吗?

价格低就一定性价比高

如果购买农机,只使用1-2年,很可能价格低,意味着性价比高。但农机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对于使用寿命至少10年或更长的农业机械而言,价格低就不一定意味着性价比高。网上有一篇文章,说德国人不相信“物美价廉”,是有道理的。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中国,大部分人购买农机已经不再是第一次购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切身体验,性价比高的产品一定是那些品质与服务水平高的产品。

用户是“上帝”

用户在农机选型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上帝”,对商家(厂家或经销商)提出各种条件,甚至包括那些不合理的条件,如要求过度降价等,厂家或经销商为了销售而被迫答应相应的条件。一旦销售完成,收回全款后,特别是在保修期结束后,厂家或经销商又变成了“上帝”,对用户要求的服务反应迟钝,零配件供应周期漫长,价格奇高。这种用户与商家的关系,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实际上,

用户与商家,谁都不是“上帝”,是一种平等的商业合作关系,任何一方的“强势”,都将带来最终的“双输”,而不是双赢。

关于农业机械使用与选购的过时观念,你都有吗?

“跟风”购买农机

任何一款农业机械,如果在某一地区数量过多,则会带来单机的工作量减少,经济效益下降。特别是对于那些价值超过百万的大型农业机械,在当地的数量一旦达到饱和状态后,出现“供给侧产能过剩”,大家的经济效益都会下降,如果这时再出现种植结构调整或农产品价格调整,采用分期付款购买农机的用户,必然“压力山大”,雪上加霜。

购买农机是投资,投资都有风险,风险往往来自工作量大小和稳定性,切不可“跟风”购买,必须理性思考后再做出决定。

列入补贴目录的农机是最先进的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能够列入补贴目录的产品,经过了严格的推广鉴定和有关部门的审核,一定是最好的产品,以至于当一些享受补贴的产品,被发现在技术上并不是最先进的,或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用户会非常恼火。实际上,推广鉴定工作非常具体,工作量非常大,一个新的产品,要能进入补贴目录并享受到补贴,大概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是说,补贴目录中的产品技术,是2年以前甚至更早的。

目前国内与国际上一些大型农机企业的农机产品,每年都会有大的技术改进,会有代表最新技术的新产品推出,因此,可以说,当前最好的农机,并不一定在补贴目录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