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民日報》說「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你怎麼看?

吹牛扯淡


“生娃是家事,更是國家大事。”這個說的確實是大實話。

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兩失。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

進入21世紀,我們早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們正在逐步奔入小康社會。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可是當人們奔向小康社會的這個過程中,發現人不夠用了。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我們國家還遠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未富先老,成了困擾我們的美好前途的重大問題。

2000年以來,我們國家逐漸放開雙獨家庭和單獨家庭的二胎政策,2016年正式全面放開了二胎。前些日子,人口與計劃生育專家,從2019年有九成可能放開生育限制。

可是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決定了大家的生育意願大大降低。正常維持人口規模的生育率高達2.2%,而我們正常夫婦的生育率只有1.35~1.6%。如果長此以往,人口銳減肯定是未來趨勢。

而且,人民日報報道中也提出,光叫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各地正在積極制定相應的二胎獎勵政策。

目前,遼寧省已經確定要實施二胎獎勵政策。陝西省也在《2017年人口發展報告中》建議通過對生育進行補貼,提高生育意願。湖北咸寧市直接出臺了《關於加快實施全面二孩配套政策的意見》。天津市對二孩職工增加30天產假。很多地方還給予生二胎的人員一兩千元的生育獎勵。

其實無論怎樣,這些政策確實對於撫養一個孩子杯水車薪。有的網友說,如果生二胎給分一套80平米的房子,才考慮生。可是如果以後收房地產稅的話,那可妥妥是負擔。

要想提高大家的生育意願,物價、房價、入學、教育、醫療和衛生保障、勞動權益維護各種各樣的困難都要解決。

國家不能沒有人,因此,國家也要為大家建立養人的條件。7月底,國家明確要求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以避免毀滅我們孩子們的未來。如果我們未來生活的核心只有房子和房價,那麼再怎麼樣鼓勵,人們也不想生孩子。

不過不要著急,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相信國家的大智慧。


暖心人社


中國推行二胎政策後,雖然二孩數量有所增長,但很多育齡家庭生二孩意願並不強烈。

於是,各地紛紛出臺了一些“奶粉”政策“促生產”,如推出更多獎勵政策,發放生育、分娩、奶粉等補貼,延長產假(有的長達半年,連男方都有半個月或一個月的護理假),著手教育、稅收、社保、住房等方面政策探索等。

一胎或二胎?對於社會個體來說,生育的意願空間打開,人們可以自願選擇,這是社會的進步。

本來從家庭結構來說,一男一女的孩子構成是不少人的願望。

但是,不想生或“生的起、養不起”等成為一些家庭的主要問題,這是社會生二胎意願較為低迷的重要根源。

很多家庭必須算這些賬:生二胎住房夠不夠住?工資水平能不能養得起、養得好孩子?社會保障條件(包括健康、教育等)夠不夠?並且生活水平會不會因此下降?工作繁重,精力不足,孩子由誰來帶?將來孩子能不能上好的學校等。生活本身是個問題,發展更是一個問題!

對於大多數適齡夫妻來說,這些考慮的背後主要是經濟能力、教育條件、工作壓力、社會環境等現實問題。具體如工資水平不高、房價居高不下、教育擇校成風、工作繁忙緊張、競爭激烈加劇、時間精力有限等。因此,據調查,除了富裕一族、偏遠農村地區外,社會上生二胎的意願並不高,不打算生二胎的甚至超過了五成以上,其中佔比最多的是大中城市的青年人(城市化背景下已逐步形成少生、不想生的生育文化習慣),同時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處於猶豫搖擺中。

生一胎?生二胎?這確實是個問題。

再從國家來看,我們國家實行多生、計生政策都其歷史原因,這裡不多說。單說放開二胎政策的原因,其基本依據是:勞動力人口下降,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逐步加重,養老成重大問題,社會發展活力不足,經濟將受到很大影響。據測算,2025年前後我國會出現人口總量負增長,並且負增長態勢將持續和加劇;20年前,養老支持比情況是平均約10人支持一個老人,如今約5、6個人支持一個老人。養老壓力增大,養老成本大幅度上升。

然而,這絕不僅僅是個人口數量和經濟的關係問題——

首先我們是要人口的正增長還是負增長?或者說正增長好還是副增長好?

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如今都是人口負荷過重。據還是相對寬鬆的測算,中國適度的人口負荷是6.5億人至10億人,而中國目前人口達14億,總體上已經超得太多太狠。人口與資源、環境關係緊張的狀態一直難以緩解,目前,中國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數第6位。人口過多帶來高能耗,勞動力密集型生產以高代價換取低產出,資源緊缺,環保壓力巨大,特別是水資源、土地資源緊張,水土資源不堪重負,環境汙染加劇。因此,我們國家仍然保持計劃生育政策。

也正是這種原因,從長遠來看,人口負增長是一個好的趨勢。

穩定的低生育水平,人口的均衡化、適度化,以及人口結構的優化,能夠為經濟社會長期向好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生態。

第二個問題是人口負增長對經濟來說是好是壞?要人口數量還是人口質量?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面推行計劃生育, 至今少生育了3—4億人口,為協調中國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作出很大貢獻。

而如今的專家總是說人口下降、勞動力短缺會導致經濟問題,人口紅利消失,經濟嚴重下滑,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經出現過此類問題和現象。

但是,從根本上來看,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不僅需要勞動力經濟,更需要工程師經濟;不僅需要勞動力的發展,更需要智力的發展。

如今,世界經濟下行趨勢,以及全球競爭激烈而複雜,都迫切要求中國不能再唯GDP是論,不能再打人海戰術,不能侷限於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產業,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強化中端、高端生產;必須大力發展科技,特別是前沿科技,發展中國芯……

要適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歸根結底,靠的是教育,靠的是科技,靠的是智慧經濟。而科技和智慧經濟取決於人口的質量和綜合素質。

因此,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恰恰需要的是人口數量上的合理遞減,人口質量的整體保障和提升。

最後,我們略加小結一下——

對於個體來說,生育意願空間打開,生二胎,想生則生,能生則生。

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必須保證優生優育,包括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日後的綜合素質教育。這是一個家庭的最重要責任。

而對於國家來說,則有三個問題需要宏觀把握:

第一仍然是優生優育,包括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的教育事業。優生優育造就的是幸福紅利(對於個體亦然)。

第二是要人口正增長還是負增長?答案是負增長,總體上這是大勢所趨。

第三是要人口紅利還是要智慧紅利?毋庸置疑,答案是要智慧紅利。


經行天下光未央


什麼叫家事?什麼叫國事?

戰爭年代,為了自由,為了生存,人們說先有國而後有家,國事大於家事。集所有勞苦大眾的力量驅除韃虜。

解放初期,恢復經濟,全國人民為了發展經濟,先大家而後小家。

和平年代,國家的方方面面已經步入正軌,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國事已經穩定,家事是否穩定?做為一個八零後,這四十來年的經歷,也是頗有感觸。

我小時候,計劃生育非常嚴,超生是必須罰的。那時候的生活水平,一家兩個孩子還是馬馬虎虎,能夠養活的起的。當然不能指望吃的穿的有多好。記得上學的時候一塊錢五個燒餅,吃的飽飽的。都盼著過年能穿身新衣服。雖然條件不好,但是無憂無慮。

結婚生子在我那時候根本沒什麼概念,對以後的生活也沒有什麼計劃,反正就是掙錢養家唄。結婚時候的彩禮只有一萬塊。孩子出生了,那時候我26歲,對生活也是充滿了希望。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大部分人都住上了樓房,開上了私家車,家裡的開銷也越來越大。父親有工作,母親沒有。家裡的地退耕還林,種上了樹。老人只靠我父親的工資。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所以沒給孩子報什麼特長班。上了小學就不同了,想要跟得上,就要報學習班,數學和英語,從三年級開始,到今年上初中了還要繼續。我的工資平均來講3000左右,老婆沒工作。這就是我的現狀,可能我沒什麼上進心吧。對於二胎,父母也勸過,倆孩子大了有個伴。可怎麼養,什麼樣的生活質量,甚至將來能不能結得上婚都是問題。我們這小城市,房價三千多點,還不是好地段,結婚彩禮就得十幾萬吧。父母不跟我要錢,但是年齡越來越大,得考慮以後萬一生病了怎麼辦,母親沒有醫保。說真的,我都不敢生病。父母生病沒錢了,家裡還有老房子,不行可以賣房賣地。孩子以後的事就不敢說了。論國情,有能力該生。沒能力也不能強生。這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這是我之前回答的這個問題,其實我所說的也不完全,這兩天也想了想,不生二胎,到底還有沒有別的原因?有!而且還不是一個,挑重點的說,可能是年紀有點大了,畢竟要四十的人了,可能自己面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已經失去了繼續拼搏的勇氣。可能會有人笑我,我自己也瞧不起我自己。不過如今的社會就這麼現實,沒錢沒權,沒背景,想要奮鬥,靠什麼?一腔熱血?早就沒了。那麼孩子是奮鬥的動力嗎?是。我特別想要個女兒。可萬一是兒子呢?那就是兩座大山壓在肩,就我這小體格子?如果不強調生活質量,可以。如果想要孩子好,那就得幹到死,到後來還得連累孩子,何苦來哉?


安靜


之前有回答過一次這個問題,很尷尬的是竟然沒有審核通過!在想是不是我一語中地,道出了一些問題引發了大家的三思!

關注到這條新聞前,起初我的想法一直認為關於“計劃生育”式問題,不至於放在【人民日報】上來報道!因為在我看來,生育是人類基本的人性權利,但是當【人民日報】把它定義為“國事”之後,我的想法立刻轉變了。突然覺得生孩子,什麼時候生,生幾個等這些問題並非自己能做主!

帶著這個問題向老婆反饋。我說“現在國家在宣傳了,不生二胎就是不支持國家大事”,當時老婆也是一驚。然後回了一句“你自己去生吧”!頓時明白了什麼叫“計劃生育”,想想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不願意生二胎其實也是情有可原!這不是他們的本意,是社會發展出現問題導致的!(生活成本上漲、育兒意識加強等等),作為這個社會的金字塔頂層設計者在遇到這個問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給這群年輕人解決問題,而不是光宣傳!

我們咸寧市就首當其衝,在全省做出了示範性帶頭作用。“對二胎夫婦生孩給予買房補貼”!直接解決住的問題!這看似很大的誘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去買單!但我認為,年輕人的生孩子的事情優惠力度還要更大,不然計劃生育起不到計劃的效果,為什麼這麼說?國家放開二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從全國的人口情況來看似乎並不明顯!我認為不僅僅要有住房補貼,像結婚補貼,育兒補貼,教育補貼等等這都是給年輕人來釋放壓力!

更多家鄉頭條資訊,歡迎更多老鄉關注“通城戶外”,一起支持家鄉上頭條!






通城戶外


問題比較複雜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來看,2015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2,低於全球平均水平2.45。與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下降了88萬人。也就是說,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以來,我國新生兒數量不升反降。

所以,《人民日報》說的不生孩子的確不僅僅是家庭的問題,而是國家生育的大事了。

所以在繼遼寧省實施鼓勵生育政策之後,天津、湖北、宜昌、仙桃及新疆等地也紛紛出臺了鼓勵生二孩的福利政策。

可是從目前生育的數據來看,全面二胎不僅沒有多生,反而出現下降之勢,不能不引起國家作為大事來抓了。

可是在目前的情況下,生得起養不起的情況讓很多的家庭望生止步,在之前有這樣的報道:從《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到《小學6年級,全班只有兒子沒出國》,這樣的經濟消費讓誰敢多生小孩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增長產假、分娩補助、生育津貼、奶粉補貼等生育鼓勵措施,又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8月8月,年近不惑的吳女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家中已有一子,很想再生一個,但是,一套房子的首付已掏空了兩代人的積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已經一覽無遺,加之孩子目前的教育支出,再生一個孩子簡直就是奢望。

而從其他國家的情況來看,對生育的補貼是非常給力的:德國拿出9%的GDP,承擔全社會家庭撫養孩子成本,差不多相當於全社會家庭撫養孩子成本的46%。在丹麥,夫妻雙方可以享受最長52周的生育津貼,其中,父親最多可以領取34周的生育津貼,最高可達工資的90%。新加坡每年撥款20個億用作國民生育基金,第一個和第二個孩子出生獎勵6000新加坡元(近3萬人民幣),一個家庭生育3個孩子,政府獎勵的嬰兒花紅津貼約為4.4萬新加坡元。

就是這樣,歐洲的生育率同樣不高,所以,拿出大力氣鼓勵生育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了。

沒有人,一切都是空想!


煮茶聞書香


促進生育和計劃生育實現“反轉”。是社會結構轉變的方向標。

五十年代“生的光榮”,六十年代滿地少年。七、八十年代,人口論成為可操作的計劃生育國策!隨著社會的變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變成人與人全面競爭的時代。我們迎來了快速進步發展,也出現了發展中的問題,如:高生活成本,高房價!

為什麼在生活還算過得去的時候想著生小孩,而在經濟發達的區域,出生率更低,這就是競爭型社會,所有人在“預支”成本,這裡面就包括生育減少,婚育年齡後推。

政府的鼓勵,除了政策上,還有媒體上的宣傳,這些舉措都有可能指著同一方向:社會要向生育“預支”費用,去抵消年輕人為了競爭而拖後的生育年齡!這就是涉及到社會結構的調整,比如:增加婚育服務機構的比重,減輕婚育費用!

據瞭解,全國有數以百萬計的計生工作者,這時正好轉型成為生育服務隊伍,發揮他們的宣傳和服務特長,只是調轉個方向。


閒適人家


忍不住回答一波!

【人民日報】最近發文說,生娃不僅是家事更也國事,讓我震驚不已。

什麼時候,生娃一下子從家事變成了國事?

這裡所說的生娃是指生二胎。

這種說法沒有問題,有國才有家,小我要為大我服務,個人要在適當的時候為國家犧牲自己的利益。

但處在如今的社會,對於年輕人來說生娃不是想生就能生的,不是生不出來,而是生出來後養不起。

高房價,高物價,低收入,讓大多數年輕人還在為有一穩定的棲身之所——房子,而努力拼搏,為攢個首付而全家兩三代人掏空口袋,甚至四處借債,揹負二三十年的房貸,加上結婚與彩禮,生活水平下降到溫飽線,連一胎都要考慮再考慮,才能決定生或不生。

生下來的話,夫妻倆能不能負擔得起養孩子的費用,奶粉,衣服,尿不溼,嬰兒床,嬰兒車,玩具……誰來帶?孩子三歲半後要上幼兒園了,不上,跟不上別的孩子;上,學費交不交得起。

種種問題,讓年輕人焦頭爛額。

生一胎已經壓力山大了,二胎想都不敢想。

……

為什麼【人民日報】要特意發文說,生娃(二胎)不僅是家事也是國事?

我想應該是想通過官方的聲音,讓年輕人有更高的認識,生娃(二胎)為國家發展做點貢獻,添份力量。

新中國成立至二十一世紀,由於生產科技落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止,大多數家庭都努力生孩子,多個人多份勞動力,人口快速增加,隨著社會發展,資源消耗越來越快,為給子孫後代留點資源,開始出臺執行計劃生育,終於把人口增長速度降下來。

那時候的小孩比較好養,雖然條件很差,但只要不餓著,不凍著就行。整體人均壽命較短。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整體人均壽命大福增長,加上各種社會福利的不斷完善,國家的開支越來越大。

但由於福利的收入較支出相去甚遠,赤字越來越嚴重(新增勞動力沒多少,需要福利支出的老年人卻越來越多),為了減少赤字,必須增加勞動力。

怎麼增加勞動力?

增加年輕人數量——多生孩子,提高新增人口數量。

另外,現今的社會,很多地方產能過剩,比如房地產,庫存太大,太多;有的產能嚴重不足,比如實業,越來月不景氣,消費者越來越少,關門潮一波接一波。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是增加人口,多生娃(二胎),人口增加了,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新增人口得吃喝拉撒睡吧,消費自然就帶動起來了,這樣實業就會慢慢恢復。娃長大了得結婚成家吧,結婚成家得要房子吧,房地產的庫存不就去掉了嗎。

然而,生娃不是一箱情願的事情,不是你想生就能能生的。相關的福利,政策得跟上。


非語


8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評論員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政策不能畫餅充飢》,文章指出: 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巳經用完,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大、國家的綜合實力後繼乏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家庭自覺,還應該制定更為完整的體制機制。生娃巳經不僅僅是家事,更是國事!

是呀,面對日益加劇的老齡化和日益加刷的低人口出生率,在頂層設計的政策層面制定完善鼓勵生育政策,使年輕人沒有後顧自憂地放心生育二胎,巳不僅僅是小小家庭能夠解決得了的事情,應該上升為國家的大事。

2011年11月,我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 2013年12月,各地又實施單獨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國家正式宣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一開始,甚至有些專家學者曾經擔心,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中國的人口壓力會加重,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放開二胎政策後,全國的人口出生率不但沒有大幅度抬升,反而在一年降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生活壓力增大的同時,養孩子的成本太高,壓力太大。也就是說,人們從之前的“想生但不讓生"變成了如今的“讓生但不想生"。

強調生娃是國家的事,政府就應該借鑑俄羅斯的經驗,一方面童傳“生娃是國家的事",另一方面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扶助政策,用真金白銀鼓勵生育。

強調生娃是國家的事,各級政府就要在鼓勵生育上制優惠定政策,並把政策落到實處,要讓適育夫婦切實感受到政府福利,提高生育意願。

強調生娃是國家的事,政府就要集中建立品質優良、價格實惠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保障體系,徹底消除年輕人的生育顧慮。

強調生娃是國家的事,就應該學習國外一些低生育率國家的成功經險,將GDP的一定比例用於鼓勵生育,用實實在在的獎勵政策減輕育齡夫婦養育孩子的負擔。並用延長產假等方面的獎勵減輕母親的育兒負擔。


葉公來幫忙


2017年是二胎政策放開後的第二年,本以為會迎來人口出生的高峰期,然而結果卻是大大出乎於預期,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


這則意味著2017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幾乎跟美國一模一樣,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出生率竟然和美國這樣一個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很明顯人口問題已經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了,所以說人民日報說生孩不僅是家事,還是國事,這種說法沒毛病。中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出生人口減少,副作用將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僅將減少未來勞動力的數量,而且會加速導致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直接的結果就是未富先老。

為何人們都不願生二胎了呢?即便放開二胎,出生率還是如此快速下降呢。無非就是一個成本的問題而已,因為養孩子的成本太大,結婚成本也太高,教育壓力也太大,重重壓力疊加之下,導致就算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恐怕也很難挽救目前生育率下降的趨勢。

要想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就得真正的降低生孩養孩成本,比如人們最為詬病的高房價,導致人結不起婚,更何談生孩子呢。要麼就是學習西方發達國家對生育進行補貼,多生多補,儘量提高生育積極性。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早都有相關獎勵,生育的政策就算這樣,對生育率提高的促進作用也很有限,日本不得已計劃取消退休年齡的限制,因為實在是沒人可用了。

人口問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如今二胎政策的放開,意味著中國堅持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開始鬆動,之後將是全面放開生育制度,不僅二胎,三胎都可以,可見對人口戰略的緊迫感。不過這種政策的放開,有一點救火的感覺。並不是在大眾生的起的時候做戰略規劃,而是在大眾都生不起的時候,才鼓勵生育,這樣的鼓勵是否來得過於遲緩,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從2015年底放開生育背後的效果來看,嚴重不達標已經說明了問題,不去真正的解決掉社會核心的問題,恐怕縱使你再怎麼百般捉急,恐怕也無濟於事!

更多精彩內容和法律服務敬請關注或搜索VX小程序 大律司和TB同名店鋪

大律司網絡律師行讓天下沒有難打的官司,讓百姓都請的起律師。


大律司法律服務


事實證明,生孩子只是家事而已,跟國事沒有任何關係。

別的不說,就拿那些年的事情來說,當時的情況還有誰記得。現在我們在討論一些問題,比如說,一個女孩子懷孕六七個月了,然後打掉了等等,都會引起網絡上的一片罵聲。但是,在當時這真的就不是事。有多少家庭,為了生個二胎,躲躲藏藏大半年,孩子再過幾天都快出生了,還是被強制帶到醫院裡做了手術?有多少家庭,因為生了二胎,而被罰的十幾年顛沛流離?有多少父母,因為被強制做了那種手術,而導致身體羸弱?

如果這是國事的話,我們這些人真的扛不起來啊!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