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九街」商標被侵權案獲勝 品牌保護這些方面要注意

感受潮文化、夜生活,時下不少重慶年輕人的首選必然是江北大九街。它以時尚、潮流、炫酷的新興消費業態為主,是重慶乃至全國聞名的“夜經濟”名片,也已成為不少遊客和本地人的夜遊勝地。

隨著重慶九街知名度的打開,全國不少以“九街”為名的商業體接踵而來。7日,江北區觀音橋街道發佈消息,江北九街訴訟成都華潤九街商標侵權一案獲勝,判定被告停止使用原告註冊商標,並賠償原告九街經濟損失18萬元。九街方面宣佈,九街只有一個,只在重慶江北,不夜九街不再接收任何形式的加盟合作和品牌特許經營。據悉,在重慶,洪崖洞、仙女山、二廠、磁器口等地標商標被搶注的情況多,商標主體被侵權很冤屈。

九街火了 全國百餘個“九街”接踵而來

在重慶,提到夜生活,不得不提到九街。九街位於江北區觀音橋步行街端頭,夜幕降臨後,整條街上商家店鋪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一副熱鬧景象。“不夜九街”作為重慶都市夜生活的名片,酒吧、娛樂、休閒行業的集中度達到68%,成為本地居民夜生活重要場所和不少外來遊客的打卡地。

重慶“九街”商標被侵權案獲勝 品牌保護這些方面要注意

據瞭解,重慶九街公司自2009年開始打造“九街”商業街項目,並於同年8月17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註冊“九街”商標,商標註冊號7621020,該商標為“九街”文字與“9th.street”字母組合商標,核定使用服務在第36類、37類服務項目。“九街”商標也被廣泛運用於公司的策劃創意、傳媒推廣運營、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等各個方面。由於具有良好的商業基礎和夜生活地標效應,目前,“九街”商標已經成為重慶乃至全國聞名的夜市經濟名片,也是重慶商業委員會批准的首批特色夜市商業街區。

“隨著九街在全國知名度的打開,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百餘個‘九街’,不少商業體、地產都存在侵權使用‘九街’商標。”重慶九街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邱月朗介紹,去年公司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方,公司發現百餘家使用“九街”一詞的商業體或地產。2017年9月,該公司發現華潤成都發展公司開發管理運營的“華潤九街”項目,在其銷售中心的宣傳圖冊、展示牌、電子牌、沙盤、外圍廣告,以及其運行的微信公眾號中,均使用“華潤九街”字樣標識,其服務定位也是商業街區。

“重慶江北九街在全國的知名度已經打開,‘華潤九街’在明知‘九街’商標知名度的情況下,依然在其產品中使用侵權標識進行招商、招租、銷售等,這實則攀附九街的知名度和商標商譽,混淆消費者的眼睛,讓消費者感覺兩者之間有關聯關係或者對應關係。”邱月朗稱,為此,重慶江北九街啟動商標維權。案件訴訟律師、重慶強知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鍾明武表示,在訴訟過程中,對方辯護稱,在其有關銷售中心、外圍廣告及微信公眾號等使用的是“華潤九街”字樣,而非單獨使用“九街”二字。

負責審理本案的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是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於商標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因此,認定華潤成都發展公司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

“這是我們維權路上,第一個獲勝的案件,針對全國多地對‘九街’侵權的行為,有的商業體甚至直接原封不動抄襲,公司將持續維護權利。”邱月朗表示,全國各地有許多商業體找到九街尋求合作,目前,“九街”不接受加盟合作和品牌特許經營,九街將深耕重慶,把品牌做出深度和品質。

混淆視聽 “陳昌銀”麻花曾偶遇“陳昌江”

來到重慶旅遊、出差,為家人帶上一定重慶特產再合適不過,陳麻花做為重慶知名特產,被許多外來遊客選擇購買,而著名小吃陳麻花也經歷了商標侵權。記者登錄國家商標局查詢到,含有“磁器口”的商標達179件,僅在“麻花”(30類)上含磁器口的商標就為41件。

重慶“九街”商標被侵權案獲勝 品牌保護這些方面要注意

據悉,在《重慶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公佈了一批重慶法院2017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重慶市磁器口陳麻花食品有限公司訴重慶喜火哥飲食文化有限公司九龍坡分公司、重慶喜火哥飲食文化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陳昌銀”麻花是重慶著名的小吃,重慶市陳麻花公司擁有“陳昌銀”商標的使用權。自2004年起,“陳昌銀”麻花先後被評為中國磁器口民間美食文化節“名優特獎”、重慶市著名商標等稱號。2012年至2015年,重慶市陳麻花公司投入大量廣告宣傳陳昌銀麻花,並在重慶、北京等地實際銷售了陳麻花產品。

而重慶市陳麻花公司發現重慶喜火哥飲食文化有限公司九龍坡分公司生產的麻花產品包裝袋上使用了“陳昌江”、“磁器口陳麻花”等標誌。於是該公司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使用“陳昌江”標誌的商標侵權行為及使用“磁器口陳麻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47.5萬元等。在一審庭審中,喜火哥九龍坡分公司抗辯其使用的是公司調味師陳昌江的姓名並獲得其授權。

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昌江”標識與“陳昌銀”商標整體外觀近似,“陳昌銀”商標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而“陳昌江”標識的使用時間在重慶市陳麻花公司使用“陳昌銀”商標之後,並無任何在先使用的事實,且沒有證據表明喜火哥九龍坡分公司對其標誌進行了商業宣傳和投入,以建立起“陳昌江”標識自身的知名度。

法院依法認定喜火哥九龍坡分公司在其生產、銷售的商品上使用“陳昌江”的行為侵犯了重慶市陳麻花公司的註冊商標專用權。因未能合理解釋與磁器口陳麻花有何種關聯性,喜火哥九龍坡分公司使用“磁器口陳麻花”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齊蹭熱度 洪崖洞霓虹小廣告傳遍朋友圈

重慶旅遊市場火熱,不少商家也嗅到了商機,打起了商標註冊牟利的主意。作為重慶的老牌地標洪崖洞、解放碑、長江索道等地名紛紛被商家註冊商標,還有不少商家還在爭相申請,僅含有“洪崖洞”的商標就達58件。記者查詢到,以“洪崖洞”為例,“洪崖洞”、“洪崖洞老街”、“洪崖洞半山”、“洪崖洞吊腳樓”等“洪崖洞”商標多達58件,僅今年提交申請的就達4件。

重慶“九街”商標被侵權案獲勝 品牌保護這些方面要注意

2017年6月以來有37件新的申請記錄,這些“洪崖洞”除了被註冊在與旅遊相關的餐飲、旅館外,還被註冊到牛奶、果酒、家用器皿、服裝製作、紡織品精加工、洗滌用品等類別上。洪崖洞景區管理方面曾經表示,洪崖洞的商標早已是合法的註冊商標,這些企業都涉嫌商標侵權。

今年五一節後,隨著洪崖洞景區的持續走紅,網絡上出現了各種PS在洪崖洞屋頂的虛擬視頻和圖案廣告,以此來蹭熱度搶流量,這些廣告有醫院的、賣建材、開火鍋店的、做鍛造機械、游泳健身等行業,這些廣告主要是在洪崖洞4樓天成巷沿濱江路沿線的屋頂一字排開,字體以粉色為主,與洪崖洞的橘紅色燈光行成很鮮明的視角對比。

事情發生後,洪崖洞景區管理方表示,網上出現的這些全都是虛擬廣告,都是來蹭洪崖洞熱度的,洪崖洞從來沒有在屋頂做過任何形式的實體或者虛擬廣告,洪崖洞也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在此做廣告,並已經向工商部門反映情況,提出維權申請。

聲音:

“技術研發的同時,要注重全鏈條的專利保護,不能等到做完了,再去申請專利。“在今年上半年知識產權週上,重慶潤澤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雷曾經介紹,該公司在技術研發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多孔鉭材料,同時還申請了851個專利,已獲得授權706個。

據悉,該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已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000多項。這都得益於企業建立的專利導航技術創新模式。這種模式以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專利分析為基礎,把專利分析導航嵌入技術開發、產品創新、專利運營、風險規避、協同創新等全鏈條,幫助企業更好地導航技術開發、引導產品創新、找準競爭對手、梳理專利態勢、規避侵權風險、提升創新績效,進而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知名品牌更要加強商標保護意識

知名品牌(商標)的良好市場聲譽經過了很長的發展期,歷經優勝劣汰,以及消費者對品質和服務的認同,因此,知名品牌更應該重視持續的品牌維護。重慶強知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鍾明武表示,在江北九街被侵權案件中,兩家企業均系房地產開發建設管理企業,商品和服務類似,江北九街擁有“九街”商標在第36類、37類服務項目,而在商標中,商品房或者建築物上沒有直接商標,如何將服務商標延伸到商品商標的推理成為本案一大難點。另外,在辯護中,被告方抗辯強調,認為重慶九街只侷限於重慶範圍,知名度沒有達到全國聞名,所以被告認為在成都建華潤九街不會造成消費混淆。

據此,知名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更要注重加強商標保護意識,品牌持有者還應不斷提高品牌的識別度,讓消費者自己能體驗品牌的價值,同時,密切監控類似知名商標申請的狀態。

知名品牌如何保護 這樣方面要注意

知名商標、地標如何做好品牌保護?重慶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北京德恆(重慶)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郭亮表示,首先企業本身要有商標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企業自身的商標要註冊,以免存在被搶注的風險;保持商標的存續性,中國商標註冊的有效期是10年,要注意到期續注。其次,企業還要防止商標淡化,應該不斷把公司的品牌戰略和發展戰略結合起來,保持商標、品牌的顯著性。

另外,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起到引導、監督作用。比如,政府主導建立了品牌數據庫等措施,對商標等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那麼,企業在遇到商標、地標侵權的問題應該怎麼辦?郭亮表示, 權利人商標被侵權,首先要積極主動進行維權,因為商標權本身是私權,只有自己拿起法律的武器維權才有用;其次,遇到侵權,要收集侵權證據,做到有據可依;三是保證自己的商標是合法有效的。有的商標存在轉讓等情況,需要詳細瞭解商標的註冊信息。此外,還可以以“抱團”方式進行維權,建立商標戰略聯盟,共同建造商業文明,抵制商標侵權。

三種方式商標維權:

a:根據民訴法起訴。一般到被告所在地起訴其侵權行為。

b:向侵權方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應、投訴。這一方式優勢在於調解快,但缺陷是不具最終效力。

c:自行找第三方調解解決。比如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等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