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破難題——運城供電公司治理「低電壓」側記

精准施策破难题——运城供电公司治理“低电压”侧记

山西運能電力科技公司員工對低壓線路及配變臺區進行改造。 楊洋 王鳳鵬 攝

三伏天,運城的氣溫如同火爐炙烤般炎熱,連日來,全市氣溫持續走高,迎峰度夏進入關鍵時期。一臺臺空調24小時不停的運轉,一眼眼機井馬力全開灌溉農田,40多度的高溫,全省四分之一的水澆地,一刻都不能離開電力的供應,保證夏季百姓的無憂用電壓力巨大。

由於歷史原因,運城配電網欠賬較多,部分縣域配電網架薄弱,線徑細、供電半徑大,用電高峰時期電壓低的現象仍然存在,為確保每一位客戶都能夠清涼度夏,運城供電公司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想用戶所想,急用戶所急,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破解“低電壓”難題,提升用戶獲得電力指數,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

“把脈”規劃 精準投資

如何讓有限的投資發揮最大的作用,如何提升投資的有效性,如何從根本上破解低電壓頑疾,成了一道道亟待解答的問題。運城供電公司以問題為導向,“把脈”規劃,從源頭開出“藥方”。4月21日,他們召開專門會議,對運城配電網現狀進行深度把脈分析,對2019年綜合計劃項目進行一對一審定,確保投資電網建設的每一分錢都能用到刀刃上,都能解決最關鍵的問題,高效實現精準投資。

他們對轄區13個縣市區和中心城區2019年的規劃項目逐一審定,對10千伏線路新項目規劃,提出嚴禁大拆大建,以新建線路分流負荷為主的原則;對臺區改造貫徹“密佈點,短半徑”的原則,嚴格控制“以大換小”比例;對0.4千伏低壓線路改造提出最優改造方案,確保投資利用最大化;對各縣級市的市區超前謀劃新增變電站電源布點,對輕載和重載變電站10千伏線路進行負荷分流,均衡區域負荷;配網層面,新建10千伏開關站、環網櫃、環網線路,實現不同變電站之間的互聯互供……

一項項精細規劃措施具體,目標明確,在經過一遍遍修改、一次次審定後,把住了配電網的癥結,最終實現精準投資。2019年運城供電公司新增配變儲備項目由去年的510臺增長至1492臺。新增升級改造低壓電纜1287處,線路1896.25千米,為解決配電網低電壓問題提供了堅強設備支撐,從源頭上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

專業聯動 精細運維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用電負荷節節攀升,7月27日,運城全市最大供電負荷達到480.3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夏縣110千伏崔家河5801線路,共帶有33個臺區,供電半徑長,供電負荷大,運行時間長,往年一遇到夏季用電高峰,老百姓家裡的空調就常常因為電壓低啟動不了。但今年崔家河的老百姓並未感到電力供應的不足和質量的不佳。究其原因,是因為運城供電公司在夏季高峰來臨之前未雨綢繆,對2017年迎峰度夏期間發現的單條線路上出現大量臺區低電壓問題進行了治理。他們打破常規,採取運檢監控,調度聯動方式,通過運檢部門對線路電壓的實時監控,及時與調控中心聯動,實時對站端母線電壓進行提升調控,在安全範圍內實現上限運行,解決配電電壓低問題。目前,他們已對23座110千伏變電站、25座35千伏變電站母線電壓在保證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進行了提升,解決了442臺區配電低電壓的難題,老百姓獲得電力指數得到提升。

分類定策 精準實施

8月1日,國網運城鹽湖供電公司組織15個供電站人員對轄區內12個臺區、35戶居民進行電壓測試,收集到了變壓器負載、變壓器出口電壓、用戶進戶電壓等多項實時數據,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對有問題的臺區進行一臺一策,一對一治理。

運城供電公司為了徹底解決迎峰度夏期間城區配電網供電能力不足的問題,2017年7月提出“兩年三步走”工作方案,分三步用兩年時間,對城區配電網重過載線路和三類配變進行供電能力提升,分類定策,精準實施,夯實電網基礎,提升百姓電力獲得感。

他們通過系統篩選,現場勘測,梳理出重過載線路53條,制定53個“一線一案”整治措施。中心城區14條重、過載線路通過改造和負荷切改,基本解決了負載率超90%線路重、過載問題;對“問題”臺區,成立“三類”配變治理行動組,設專人監控設備運行狀況,掌握負荷變化,以實現對配變運行數據提前調控。制定“一臺一策”整治方案,對於負載率超過80%及以上的配電變壓器,分別採用新增布點、負荷切改、輪換變臺增容等方式進行治理,縮小供電半徑,提升供電質量。對配變低壓側實施調整配電變壓器分接頭檔位的辦法,解決“低電壓”問題。到今年6月底,共計完成負荷切改2381臺次,改造升級低壓線纜634.6千米。新增布點356處,調整配變分接頭方式至電壓最高檔位1196臺。通過治理,2018年迎峰度夏六七月關鍵期低電壓變臺156臺,同比減少970臺,同比減少86.14%。

本報記者 王龍飛 通訊員 衛小鵬 冉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