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哲学的引导,人的思维很容易将变成“酱缸思维”

没有哲学的引导,人的思维很容易将变成“酱缸思维”

生活中如果没有哲学引导,无疑将变成“酱缸思维”。某种程度上来讲,哲学是探索思维与存在,实然与应然的方法。

实然,就是万事万物实际存在的样子;应然,就是万事万物应该的样子。

  • 比如落后就会挨打,就是个实然;而落后应该不应该挨打,就是应然。

  • 再比如一个道理对错本身,就是个实然;而这个道理起没有起作用,则是个应然。

  • 比如你对别人说: 不要耍流氓。那个人不听,没有起作用。这并不能说明你说的不对,只能说流氓习气太重,应然不了。

网上大虾争来争去的根本原因,都是思想太好了,都想把自己主观的的“应然”分享给别人,而往往对方又及其的“歉让”。

没有哲学的引导,人的思维很容易将变成“酱缸思维”

酱缸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用主义,实然应然胡乱颠倒,按需分配。酱缸思维搞不懂绝对的相对,自然搞不懂那种似是而非的相对主义。即后世腐儒那种“中庸之道”。

比如,农村有一位大妈对爱书的儿女说:“你看哪些没用的书干啥(实然),还不如去割草去把牛养肥点好(应然)。”

什么叫相对?高低,上下,长短,对错等等,总的说来都是相对的。但是在具体条件下又是绝对的。比如两个AB两个相类的人,力量大小是相对的,而每次较力的结果一定是绝对的。A可能昨天精神好点赢了,B可能今天精神好点赢了。这就是绝对的相对。

不分具体情况,笼统地谈相对,不分主次,把一场活动的响应者(臣)斥之为暴,而把主导者“君”的作用对等,是以”臣犯君, 畜生不如”。当然,古文中所说的犯不是今天的汉语的字面意思,是越位的意思,“思不出其位”。

用孟子的话说:

  •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批评杨子不勇于承担责任。

  •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批评墨子越位滥施。

  •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 没有君父主导,就成了动物世界。

因此,孟子那个时代,君主【率兽食人】……

最后,用柏杨先生酱缸国所举的例子体验一下酱缸思维模式吧:

没有哲学的引导,人的思维很容易将变成“酱缸思维”

之前没有社会经验,看到这样的对话只能当做笑话,觉得那只是幽默故事里发生的事情,我们的现实中间不可能会有如此思维。后来发现我们有些人的思维比酱缸国里的酱缸思维健全不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