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团来说,登陆港股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之一,美团最近IPO了。

- 1 -

美团上市

6月25日,美团点评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同日,港交所对外披露了美团的招股书。

作为继小米之后的又一家互联网超级独角兽,美团的上市马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小编了解到,美团和小米都创办于2010年,而在经过了8年的艰苦奋斗后,又都选择了在今年同期申请IPO。

在中国互联网界,TMD(头条、美团、滴滴)往往被认为是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甚至是未来的BAT,而其中的美团,更被认为是团购和外卖领域的大佬级人物。

对美团来说,登陆港股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 2 -

美团的战略

其实,说起美团,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家很特殊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几乎有关吃喝玩乐的,它什么都做。不少人开玩笑说,对于美团来说,半壁互联网江山都是美团的敌人,而且在每个领域几乎都不是温和竞争,必须要靠拼命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在招股书中,美团也重点介绍了到店、外卖、酒旅和电影票4个居于市场领导地位的强势业务。并且,美团还拓展了到家、出行、新零售甚至金融等各种领域。

这意味着,美团的竞争对手名单也长的惊人,从饿了么到携程、去哪儿,再到滴滴、爱彼迎、OFO,还有盒马鲜生和百度金融,美团这些对手,没一个是好惹的,都是国内叫得上名号的互联网公司。

但即使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美团依旧游刃有余。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兼CEO,王兴认为,美团的战略非常清晰,因为美团就是要做生活服务领域的亚马逊。

王兴多次对外强调美团对标的公司是亚马逊,美团未来要做的,也是“Amazon for Service”。

在王兴看来,亚马逊和淘宝都是实物电商平台,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将生活服务也搬到电商平台去做呢。

对美团来说,登陆港股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据招股书透露,2017年,在美团平台上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58亿,交易金额达约人民币3,570亿元,并为全国超过2,800个市县的3.1亿年度交易用户和约440万年度活跃商家提供了服务,这都表明美团确实是一个超级生活服务界的电商平台。

- 3 -

美团的护城河

确实,在外卖、到店、酒旅甚至电影票上,美团占据了市场的领导地位,但敌人依旧庞大,随时都有可能抢夺其手中的市场份额。那么美团如何维持这么多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呢?

答案,在于连接。美团用科技连接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服务以满足人们日常“吃”的需求,并进一步连接到多种生活和旅游服务。

针对消费者,美团提供覆盖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多种服务。针对商家,美团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使其运营数字化。在到店、酒店和旅游服务中,美团将线上消费者引流至线下商家;在即时配送服务中,美团将商家提供的服务送达消费者。同时,美团庞大的即时配送网络和多种交通服务使这种连接成为可能。

方便,是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相信,当你能在一个APP里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你不会想着再打开其他多个APP。而美团,正是在帮你解决所有关于“吃喝玩乐”的问题。

- 4 -

亚马逊与美团

当然,现在来看,连年的亏损和大量的烧钱,让美团确实有些乏力。甚至说美团将自己比作中国亚马逊稍有牵强。

但有谁知道,电商巨头亚马逊,曾经也面临过这样的情况。

其实,在亚马逊创业的初期,也一直处于烧钱的阶段,外界对亚马逊的评价也经常冷嘲热讽。就连创始人贝佐斯,也时常抱怨自己的公司被低估。

他为自己辩解到:“谁说我非得盈利呢?我可是在做一件大事。”

而在互联网泡沫后,亚马逊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就连分析师都认定这家公司一定会资金链断裂。当时雷曼兄弟投资银行里有一位分析师,在2000年发了不少报告披露亚马逊现金流和信用度。他预测亚马逊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确信,公司在未来的四个季度中,现金流会枯竭,除非它能变戏法式地变出一笔资金。”

这一预测引起一片哗然,媒体纷纷报道此事,投资人开始抛售亚马逊股票,致使其股价下跌20%。贝佐斯在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了“我不在乎股票价格”的字样。

直到2015 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营收增长了20%,利润达到9200万美元。超乎华尔街预期的结果,亚马逊的股价在开盘后暴涨 18%,市值一度达到2670亿美元。

至此,亚马逊超过沃尔玛,成为市值最高的零售商。

如今的美团,同样也面临着公司尚未盈利,外界并不看好的局面,但王兴是否也和贝佐斯一样,在干一件大事。或许,这次登陆港股,正是一次新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