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子長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人文歷史和特色特點。地處陝西省黃土高原腹地的子長縣,其個性更為鮮明。

话说子长

一曰人文子長。據史料記載,子長禹貢時屬雍州之域,商末為翟地,春秋歸白狄,秦設陽周縣,北魏改城平縣,宋設安定堡,元改安定縣,明清一直相沿。1935年,蘇維埃政權誕生,分設赤源、秀延兩縣。1942年,為紀念民族英雄謝子長將軍改為子長縣,縣城遷至瓦窯堡。歷史悠久,地域獨特,遺蹟眾多,傳說久遠。高柏山、重耳川最為著名。被譽為“第二個敦煌”的鐘山石窟,始建於晉太和年間(公元366-370),歷經千餘年鑿建,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古以來,子長崇德尚教、人才輩出,民間藝術品種繁多、各具特色,尤其以嗩吶和道情最為出名。子長嗩吶猶如子長人的個性,粗獷舒展、熱情奔放。演奏曲調因場合環境而各不相同,或熱烈喜慶,令人熱血沸騰,或哀婉低沉,如泣如訴,是當地年節慶典、鄉集廟會和紅白喜事的必備文化餐點。

话说子长

二曰紅都子長。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長征到達吳起鎮。同年底,在子長召開了著名的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完成了中國土地革命到抗日戰爭的偉大轉折。1935年11月7日至1936年6月21日,這裡曾是中共中央機關和中華蘇維埃政府機關所在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開國領袖曾在這裡運籌帷幄。瓦窯堡革命舊址、瓦窯堡會議舊址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人舊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對外開放,供遊人瞻仰參觀,接受紅色教育。

话说子长

三曰將軍故里。自古子長出豪傑。近代以來,這裡是壓迫和反抗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也是革命火種最早燃燒的地區之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工農紅軍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反動軍隊進行過多次戰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子長人民做出了巨大犧牲,無數革命英烈獻出了寶貴生命,湧現出謝子長、閻紅彥、賀晉年等一大批將軍,單中央授銜的將軍就有10位之多,是名副其實的將軍故里。“民族英雄”謝子長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謝子長是陝甘和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是陝北紅軍的締造者之一。不幸的是,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之前因傷勢惡化逝世,但未曾謀面的毛澤東先後三次為他題詞,並親筆題寫碑文。幾經修葺的子長陵,古樸典雅、宏偉壯觀,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瞻仰參觀的遊人絡繹不絕。

话说子长

四曰能源子長。“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這句在陝北廣為流傳的民謠,闡釋了瓦窯堡以煤炭而聞名,煤炭既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也是當地民眾不可或缺的取暖、做飯燃料。子長盛產煤炭,且煤質優良,炭質輕色黑,靈驗好燒,被稱為“天然化工精煤”。上世紀七十年代,延長油礦在子長勘探試採石油,發展到鼎盛時期,子長區域有三個採油廠,年最高產量突破百萬噸,成為當地又一重要支柱產業。石油和煤炭兩大能源產業,支撐起子長經濟的大半江山,為老區脫貧致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话说子长

五曰美食子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子長土地貧瘠,但適宜播種蕎麥、土豆、糜谷等粗雜糧。祖祖輩輩,子長人練就和傳承了“粗糧細作”“雜糧巧作”的好手藝。子長小吃品種繁多,風味獨特,葷素相宜、清淡養生且經濟實惠。傳統子長小吃有煎餅、涼粉、灌腸、碗砣、油糕、黃米饃饃、洋芋擦擦等上百種。其中煎餅和涼粉堪稱一絕。子長煎餅,用陝北出產的蕎麥麵糊攤成,餅薄如紙,銀白透亮;捲入豆腐乾、熱豆腐、豬頭肉等佐料;食用時,根據各自喜好,配以香醋、蒜湯、辣油或涼湯等;醇香撲鼻,酸辣開胃,久食不厭,素有“不吃煎餅不算到過子長”的說法。子長涼粉以綠豆涼粉最受人青睞。綠豆涼粉採用優質綠豆,通過多道程序精製而成,成品涼粉燦如美玉、細如脂,看似柔嫩,實則筋韌。食用時切成條、塊、絲拌以酸辣佐料。夏天食用,清涼消暑;三九天吃涼粉,預防傷風感冒。而今,子長小吃躋身“舌尖上的中國”,走出小縣,走向全國,是宴請貴賓的美味,是饋贈親朋佳品。

话说子长
话说子长

六曰個性子長。特殊的地域,苦焦的生活,塑造了子長人勤勞勇敢、仗義執言、剛烈堅毅的鮮明個性。與子長人相識相遇,從言談舉止中,從行為神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發自骨子裡的一股不服輸的剛毅。同子長人共事打交,只要言語相投,乾脆利索,怎麼都行;如若話不投機,行也不行。前些年,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子長人的段子,雖說是茶餘飯後的笑談,但段子的貶義中暗含著褒獎,詼諧中透露著機敏,從某些角度總結和闡釋了子長人的鮮明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