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到底是我们太没见识,还是特斯拉真的太优秀了?

文|乖乖虎

图|来源网络

今年,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没有在中国召开过一场发布会,但它却频频上头条。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财报发布了,国内媒体炒一下;车没按期交付,国内媒体炒一下;上海建厂签约,国内媒体炒一下;马斯克吃个煎饼,国内媒体炒一下;特斯拉要私有化,国内媒体必须得炒一下!

不用花半毛钱公关费用,就能让无数媒体挑灯夜战帮自己宣传,特斯拉的推广之术,让那些花重金请媒体造舆论的车企公司们情何以堪!

于是,问题来了,媒体为何愿意写特斯拉?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科技媒体说,它用创新性的技术和商用模式正在对传统汽车制造业进行一场伟大的颠覆。汽车媒体说,它是汽车『新四化』的启动者,被无数造车新势力树立为假想敌,它的现状和未来预示着造车新势力的未来。财经媒体说,它创造的概念,正被资本市场所追捧,如果它的泡沫破了,这场游戏也就结束了。

Anyway,正因为特斯拉被各路人马视为汽车界的『苹果』,所以它根本不用举办发布会,就会天天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写到这里,有个段子要跟大家分享。据说马斯克有一次来华考察他在中国的特斯拉公关团队,看到他们的市场推广费用勃然大怒,因为在马斯克看来,企业的品牌传播竟然要花钱!开玩笑,在美国,他随便发个推特就是话题好不好。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说句给特斯拉脸上贴金的话,也只有标榜创新的科技公司,才会有如此颠覆性的想法。

确实,即便特斯拉不打广告,不开发布会,还有无数的新造车企业在帮它推广。贾跃亭说,乐视要创造新物种,做中国版的『特斯拉』;李斌说,蔚来汽车的性价比已经秒杀特斯拉;何小鹏说,既然特斯拉能成功,小鹏汽车为什么不可以;沈晖说,不必要和特斯拉对标,威马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造车就好……

几乎每一个新造车企业开发布会,特斯拉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即便企业的人不提,媒体也会帮他们提的。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现在,这种对特斯拉的狂热追逐已经从媒体、车企、投资人传导到地方政府层面。

是的,与国内那些看上去并太靠谱的新造车企业相比,特斯拉起码已经实现了量产,且还供不应求,知名度颇高。这个『优质』的项目落到哪个地方,对当地的官员来说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道『丰功伟绩』。

于是,在马斯克放出特斯拉想在中国国产的风声后,几个地方政府便闻风而动,有过一番争抢。但精明的马斯克显然不是吃素的,天生叛逆的他怎么会甘愿屈服于当前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他一定要独资,不愿意把自己的产品利润白白分给一家国内汽车企业。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如今,激战正酣的中美贸易战,马斯克算是一个『挑头』的人。年初,他和特朗普在推特上的互动,直接让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有了几番调整。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美国宣布将44家中国技术类企业列入『黑名单』,宣称再对中国XXXX万美元的商品加税,并积极运作其盟友试图封锁中国时,中国地方政府却依然对特斯拉的国产项目保有高度热情。马斯克甚至得意地说,会用中国国内银行以『地方债』的方式融资建厂。

这应该是外国车企第一次用中国人的钱在中国建立工厂。与特朗普的斤斤计较相比,中国地方政府的胸怀和气度简直宽容得令人震惊!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众所周知,特斯拉当前在美国的处境并不理想,至今未走出亏损泥潭。如果它不来中国建厂,凭着美国市场的那点量和美国人务实的购车原则,特斯拉能不能挺过今年的冬天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本应该是马斯克求着抱中国市场大腿,但现在变成了我们争抢着给特斯拉送钱建厂,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中国有多少有潜力、有创造力、有拼劲的中小企业主在苦苦哀求银行贷款,自己的企业,我们的银行和相关部门不愿理睬,倒是敞开怀抱欢迎一个不断给我们加税、封锁技术的国家的企业,这种行为是不是很滑稽?

媒体跪舔政府追捧,特斯拉凭什么享受「超国民待遇」?|车壹条

事实上,即便是特斯拉在中国实现国产,但它什么时候产生投资收益都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充电问题解决不了,特斯拉的规模永远冲不上去。没有规模,一家车企想有丰厚的利润收入,至今这样的例子还没有发生。

而且,开过特斯拉车的人也总在说,这车很难开,不过尔尔。但就像苹果的用户总在抱怨这款智能手机价格太贵、待机时间太短、种种应用很不便一样,苹果手机并没有在中国失宠。而特斯拉也在中国不断走红。

这就是在中国不断上演的怪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