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惊现神秘大厦!300人因网络诈骗被刑拘

为男性补肾壮阳,为女性补气养血,为大众提供高品质中草药健康产品……“保健品”公司竟是“业务”遍布全国的诈骗团伙,“业务员”假扮专家、老师,多种“话术”剧本诱骗客户高价购买低廉伪劣“保健品”。

近期,天河警方成功侦破“飓风11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精准捣毁4个以涉嫌销售“保健品”为名实施诈骗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窝点和2个仓库,依法刑拘以陈某旺(男,40岁,湖北人)为首的团伙成员共296名,涉案金额过千万元

案发卖“转运佛坠”的“黄老师”不见了

3月5日,天河警方收到一封来自广西的来信,事主潘先生在来信中反映:被一名自称是广州天河某文化传媒公司的“黄老师”以购买佛坠、办“招财法事”为由诈骗。

潘先生信中说道,今年2月初,他通过网络认识了微信号为“易缘居士”的“黄老师”。“黄老师”的公司从事国学文化推广服务,且经营佛教祈福产品。潘先生是生意人,“黄老师”向其推荐了一款在寺庙“开光转运”佛坠,在其花费400元购买佛坠后,又向其推荐购买了佛牌、聚宝牌,并声称只要在网上请高僧为公司做“法事”,公司就会蓬勃发展。花费6666元在网上做了“招财转运法事”后,“黄老师”突然电话打不通,微信号也消失了。

广州惊现神秘大厦!300人因网络诈骗被刑拘

“转运佛坠”。

天河警方经查发现,“黄老师”便是犯罪嫌疑人黄某辉(男,34岁,湖南人),他每天早晨都会准时来到车陂西路某商务大厦,这是一栋8层高的写字楼,每天9时许,约有几百名员工陆续进入大厦工作。

民警还发现,这座大厦不简单:不仅周边和大堂均有值班门卫巡守,陌生人进门要接受门卫询问,来应聘也要登记资料、工作人员刷卡才能带入,大堂四周多个角落都装有监控视频……

这个公司为何如此神秘?黄某辉来这里干什么?经过一个半月的缜密侦查,警方逐渐揭开了一张巨大的诈骗团伙关系网。

调查“神秘大厦”沦为庞大诈骗窝点

警方介绍,2016年5月,犯罪嫌疑人陈某旺承租整栋商务大厦。商务大厦一楼大堂设服务台和咖啡厅;二、三、四、六层,陈某和朋友合伙注册成立4家“保健品”公司,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剩余的三层,陈某将其分租给其他人,要求对方接受同样的管理模式。

大厦二楼,为善×堂文化传媒公司,主营佛教祈福产品,黄某辉就是该公司销售总监,后改营“更赚钱”的“保健品”,便更名为蓝×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推销女性补血养气“保健品”;三楼,新×代科技有限公司推销男性壮阳补肾“保健品”;四楼,美×网络科技公司推销女性减肥溶脂“保健品”;六楼,翌×营养健康公司则以肠道代谢、狐臭、口臭为主推销复合植物片、狐臭净、洁牙慕丝等“保健品”

广州惊现神秘大厦!300人因网络诈骗被刑拘

抓捕现场。

4家诈骗公司共有400余名员工,每家诈骗公司内部架构清晰,每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由部门组长统一管理,组长的月薪为5000~8000元,年分红约10万元;销售员每月底薪2600元,另外按销售额拿提成,2万元以上提8%,超过2万元加1%,最多加到16%。

4家诈骗公司统一使用Y3系统对人员、销售运作等实行全方位管理。媒体事务组还通过网络平台或电视媒体做广告,同时采用电话推销等形式,广泛收集客户资源,逐层分发给销售人员。

❖一线销售人员负责诱导客户买更多的“保健品”。

❖二线销售人员则以“专家”回访名义,再次让事主购买产品。

❖客户付款后,诈骗公司位于珠吉、新塘的两个仓库便将货物快递给事主。

❖交易成功后,Y3系统自动生成记录表,自动核算销售员的业绩提成。

广州惊现神秘大厦!300人因网络诈骗被刑拘

Y3系统。

收网特大诈骗团伙覆灭 462人落网

专案民警逐个摸清主要涉案头目陈某旺、黄某辉等11名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处后,决定集中收网。收网前一晚,11个抓捕组通宵蹲守在11个团伙头目居住地址附近。

4月17日9时许,秘密抓捕组先后在花都区、增城区、天河区抓获陈某旺、黄某辉、谢某、刘某等11名团伙头目。9时30分许,现场抓捕组迅速控制商务大厦一楼大堂。同时,10辆面包车对整个商务大厦形成合围,大批警力直捣诈骗公司窝点,公司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共计437名涉案成员全部落网。10时许,仓库抓捕组在天河区珠吉、小新塘捣毁2个仓库,抓获仓库管理员、物流发货员共14名。至此,这个以“保健品”为诱饵实施诈骗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被天河警方彻底端掉。

整个抓捕行动,天河警方共抓获团伙头目陈某在内的涉案人员462名,查扣涉案服务器13台、计算机306台

、手机1000部、伪劣保健品一大批,紧急止付涉案银行账号102个

广州惊现神秘大厦!300人因网络诈骗被刑拘

警方清查诈骗公司窝点。

套路“关爱”的背后是骗钱的“圈套”

“你好,我是郭医生服务团队客服,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在该团伙窝点中,警方缴获了这样的“诈骗剧本”。

剧本中,这个“郭医生”号称是某医疗机构专家教授,实际上他只是这个诈骗公司的虚拟代言名,每一名业务员都可以是“郭医生”,骗取客户信任。

警方介绍,刚应聘到诈骗公司的新人,会统一进行岗位培训,在学会一些简单的养生保健知识后,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保健品”的“话术”剧本的场景设计、聊天内容。销售员“上岗”后,与客户进行语音销售及使用微信、QQ聊天时,只需找到一款适合的“话术”带入即可。

嫌疑人陈某交代,他们推销的号称补肾壮阳、补血养气的“保健品”大多来自湖北某乡镇的黑作坊。如针对男姓“力×茶”,成本价低廉,经多次推广后每盒可以卖到500元以上。

至于产品效果如何,陈某称团伙成员中还没有人试用过,主要是给客户寻求心理安慰的作用,若收到客户的投诉便直接将客户名单“拉黑”不再联系。

警方提醒

在网上交易中,谨慎填写个人信息,防止资料泄露。在购买商品要选择正规渠道,对各类推销商品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来源 广东刑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