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抗震技术要求

案例1

背景

某建设工程项目为一栋住宅楼建筑。设计单位根据技术经济分析比选后确定了建筑结构方案:地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上部为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楼板。同时根据“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这个结论及相关规范,在承重墙身设计中采取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构造措施。施工图完成后通过了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

住宅楼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监理工程师巡查发现:

(1)构造柱与墙连接处未砌成马牙槎,(2)构造柱没有单独设置基础,其下部也没有与基础圈梁连接。(3)圈梁没有闭合。于是监理工程师下达整改指令。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抗震技术要求

问题:

1.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与答案:

1.监理工程师正确

考试用书:(1)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2)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其下部应与基础圈梁连接;(3)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

  案例2

背景

某建设工程项目为一栋住宅楼建筑,设计文件确定该建筑物地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上部为砖墙承重,墙体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墙体中设有构造柱和圈梁,同时设有混凝土芯柱。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测报告发现,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b15,于是监理工程师下达整改指令。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抗震技术要求

问题:

1.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与答案 1.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做法是否正确?

事件1: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测报告发现,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b15,于是下达整改指

令。

考试用书原文:

(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

(2)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3)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通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1Φ12,6、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插筋不应小于1Φ14。

(4)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净距不宜大于2.0m。

  选择题1(多选题):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柱的震害重于梁

  B.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

  C.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

  D.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E.梁的震害重于柱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