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氣掃黑惡——記聞喜縣公安局長張少華

一身正氣掃黑惡——記聞喜縣公安局長張少華

張少華(右)深入河底鎮茨窪村摸排掃黑除惡線索並聽取基層群眾反映。張文龍攝

今年2月10日上午,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聞喜縣侯金髮、侯金海、侯金亮等9名黑社會犯罪團伙案件依法進行公開宣判。

3月26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等10人共同或分別犯罪進行公開宣判。

從黑社會犯罪團伙到黑社會保護傘的一審宣判,標誌著橫行聞喜縣10餘年的侯氏兄弟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覆滅。該案也被稱為全國“掃黑除惡第一案”。

而打掉這個震驚全國、罪行累累的黑社會犯罪團伙的正是聞喜縣公安局長張少華帶領的專案組,不懼威脅、不辭辛勞,所打的一場剷除黑惡勢力的漂亮戰役。

勇於擔當忠誠履職敢作為

2016年1月30日,曾任聞喜縣公安局副局長7年之久的張少華再次交流到聞喜縣公安局,並擔任局長職務。

面對這片曾經戰鬥過的熱土,面對當地群眾對良好治安環境期盼的眼光,面對組織的信任,張少華下決心有所作為,堅決捍衛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但是,沒等他部署安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郭古城及邱家莊墓群被盜,酒務頭古墓群被盜……不到一個月時間,接二連三的重大古墓群被盜案,似乎在向這位新任公安局長示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

張少華立即投入戰鬥,從偵辦民警張選忠盜墓案入手,一舉打掉了16人的盜墓團伙。隨後又順線索跟蹤,於2016年6月3日,成功抓獲了盜掘古墓葬的團伙重要頭目“侯老二”——侯金髮,侯氏兄弟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開始走向覆滅。

“6·03”專案組隨即成立,併成為公安部督辦的案件,引起全國關注。

由於案件的複雜性和艱鉅性,在偵破“6·03”專案的700多個日子裡,張少華沒有休息過一天,幾乎是白天黑夜連軸轉,連續兩個春節都在單位度過。同時偵查的盜掘古墓、倒販文物、販賣毒品、尋釁滋事、開設賭場、非法拘禁、強迫交易等幾十個相互關聯案件,案情分析、抓捕、訊問、提審、駐守、協調……處處都有他身先士卒的身影。

在省市公安機關的配合支持下,經過兩年時間的縝密偵查,一舉打掉了以侯氏兄弟為首的16人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挖出來16個盜掘古墓葬團伙,破獲了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涉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等一大批案件。

截至目前,僅“6·03”專案組就破獲刑事案件31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1人。查扣槍支11支,查獲和追回了涉案文物2531件,其中,一級文物21件,二級文物59件,三級文物135件。

今年2月10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進行了公開宣判。侯金髮、侯金海、張成俊、李金玉共同或分別犯組織、領導或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盜掘古墓葬罪、開設賭場罪、妨害公務罪等罪行被判刑。

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當看到昔日為虎作倀、橫行鄉里的侯氏四兄弟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團伙被押上法庭,聞喜群眾拍手稱快,許多受害群眾燃放起了鞭炮。

勇者無畏身正令行敢為先

聞喜,地下文物豐富,不僅有仰韶、龍山時期和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還有春秋戰國、漢、唐、宋、清等時期的多處古墓群。多少年來,一直被文物犯罪團伙覬覦。盜挖古墓葬犯罪一度十分猖獗,大量珍貴文物被盜挖、販賣。

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曾在被盜古墓現場考察十分心痛地說,盜墓分子對文物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無論從古墓的研究價值還是文物本身都是不可挽回的。

雖然文物犯罪多年來都是聞喜縣的打擊重點,但文物犯罪卻依然猖獗。1999年,縣公安局領導班子因工作不力被“一鍋端”。之後,張少華作為全市優秀民警被選派到聞喜縣公安局任副局長。

如今,再次回到聞喜的張少華,深知聞喜縣的“水深淺”,面對“千瘡百孔”國家文物保護區的盜墓案。面對黑社會、“百家樂”網絡賭博以及販毒吸毒的社會毒瘤。為了還聞喜人民的一方平安,張少華決定蹚一蹚這股“渾水”。

但“渾水”之汙、之深,超乎尋常。

隨著侯氏兄弟等犯罪團伙成員的陸續歸案,張少華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成為全社會的“關注”對象。

當地黨委政府對他寄予厚望,希望打出威風,打出風清氣正的新天地。但是,也有一些領導幹部對他表現出特別的關心,有些從暗示到明示,希望網開一面,但都被張少華一 一“婉拒”。

親朋好友也在使勁“拽袖子”,相勸不要給自己惹麻煩,他卻不懼個人安危,繼續忘我工作。他說,這場戰鬥是正義與邪惡的鬥爭,退縮意味著對人民群眾的犯罪。

犯罪團伙也緊盯不放。他們多次在高速公路、公安局門口盯梢尾隨,甚至以製造車禍相威脅。他臨危不懼,甚至鳴槍擊退。他們多次在其住處和鄉下老母親家門口擺放冥幣,張少華都輕蔑一笑,並把冥幣送到老父親墳頭燒掉。

畢竟,邪不壓正。他軟硬不吃,剛正不阿,帶領“6·03”專案民警攻破了一個個堡壘,打贏了一場場戰鬥,讓每一個證據、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檢驗。

“黑惡不除就是對人民的欠賬,有辱這身警服”。從警校畢業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每到一個新崗位,張少華第一件工作任務就是打黑除惡。靠著一身膽氣和正氣,黑惡勢力對他望而生畏。現在,只要在他工作過的新絳、萬榮、稷山等縣提起張少華的名字,老百姓都會豎起大拇指點贊。

他滿腦子都是案子,一刻也不停息。多少次,都是身先士卒,親自參與案件偵辦全過程,並認真把關,確保犯罪事實形成完整證據鏈。他每晚都召開一次案件碰頭會,隨時掌握辦案質量和偵查進度,即使是去省公安廳彙報工作,也必須當晚回來。他還主動邀請市縣兩級法檢人員提前介入,邀請知名律師為案件把脈,確保辦案質量。

由於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他常常因高血壓頭暈目眩,往往是休息一會兒又繼續工作。即使是做了眼疾手術,他第二天還照樣出現在案件分析會上。

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的張少華,最大的心願就是為百姓找回幸福感,找回一份平安快樂的生活環境。

勇敢挑戰刀刃向內挖毒瘤

之所以黑社會和盜挖古墓犯罪團伙在聞喜境內肆無忌憚,能夠一次次逃脫法律的制裁,其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保護傘。

而這個保護傘主要就在公安局內部。深藏於公安隊伍內的毒瘤不挖,就難以向人民群眾交代。不挖出毒瘤,“6·03”專案就會困難重重。

隨著案件一步步的深入,“內鬼”一個個浮出水面。

面對曾經一個戰壕的戰友,張少華還是下足了“刮骨療毒”的決心,及時果斷地將害群之馬清除出去。先後對涉嫌犯罪的兩名副局長採取措施,抓捕了15名公安局工作人員,紀律處分40餘人。清除公安內部敗類,在全體民警中產生了強烈震動,進一步純潔了隊伍。

當對涉案民警採取強制措施時,每一次都是張少華親自簽發刑拘證,親自去宣佈。每一次面對涉案民警家人的胡攪蠻纏和威脅,他都是苦口婆心地耐心說服教育,爭取家屬的支持和理解。

純潔性和戰鬥力,是檢驗公安隊伍的核心標準。兩年時間裡,張少華通過掃黑除惡實戰,把曾經人心渙散的隊伍帶成一支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能打硬仗的隊伍。兩年來,專案民警均放棄節假日和休息日,打了一個個漂亮的戰役。有的民警抓捕途中出車禍受傷也不進醫院,有的民警追捕時摔斷四根肋骨仍堅持工作……

“群眾的滿意就是對公安機關最大的褒獎。”如今,張少華繼續奮戰在“6·03”掃黑除惡深挖犯罪的第一線,枕戈待旦,奮楫前行。(李寧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