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丨为什么做了绩效之后员工离职,利润下滑了?

亚太企业薪酬绩效管理


考核实施的第一个月:销售目标达成率70%多,也算比较理想的成绩,但实际上不是销售额大幅增加,只是员工将目标定的低了些,因此数据上也比较好看。

到了第二个月,业绩并没有突破。这个时候,员工拿到工资后开始坐不住了,认为老板打着加薪的旗号,设定过高的目标,实际是为了扣减自己的工资。过了第三个月,就有员工明确提出反对考核,并将这种反感情绪扩散到了全公司。

但是,老板坚持认为这是合理的,员工不接受是因为没有全力以赴去做这件事情。

到了年底,公司开始盘点这一年的经营状况。老板看到了全年的数据:销售额6800万,比上年下降了15%;工资费用率上涨了。公司经营利润首次出现了轻微亏损。更重要的是,已经有5个公司骨干离开了公司。而且,已经有不少管理层人员透露,如果公司不取消这样的考核模式,准备拿了年终奖另谋高就。

于是,迫于压力,老板停止了绩效。但是他怎么也想不通: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为什么做了绩效之后人也走了,利润也下滑了?

为什么很多企业的绩效难以落地?

1.工作分析不到位

每个岗位应该做什么、承担怎样的责任、制定怎样的目标、评价哪些方面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在做绩效考核之前就应该梳理清楚,但是很多公司都没有做到。

2.考核指标和标准不合理

考核指标和标准必须符合岗位实际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并确保相对公平,否则很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和消极情绪。

3.评价人选择不当、约束不足,考核监督不力

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会涉及到一些人员的主观判断,那就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关系户”。绩效考核一定要将人情因素降到最低。

4.宣传不到位,考核目的引误解

我们要让员工知道,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给员工加工资,而不是损害他们的现有利益。

5.考核后无反馈,且只与扣钱相关

绩效考核的目的除了惩罚绩效差的员工,更重要的是激励绩优员工更优秀,使绩差员工变优秀。所以企业的导向一定不是扣员工的钱,而是你做的好了,可以为自己加工资。

中小企业要想真正落地绩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使用KSF增值加薪法,变考核为激励

员工都不喜欢被考核,但你要跟他说加工资,他肯定愿意。

举个例子:

一个门店店长,你要怎么给他做绩效考核?如果拿出他现有工资的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那你怎么保证他拿到绩效工资的条件既不会损害员工的利益,又能给企业带来好处?

那KSF模式是怎样做的呢?

我们会把他固定工资的80%拿出来作为KSF工资,分摊到6-8个指标上,每个指标都会设定一个平衡点,员工做出来的结果只要达到了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是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就可以全部拿到这部分K工资,如果超过了平衡点,就有奖励,上不封顶,没达到平衡点,就少发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证员工的安全感!

在平衡点的基础上,店长:

  1. 营业收入每增加5000元,奖励100元,每减少5000元,少发50元;

  2. 利润额每多1000元,奖励12元,每少500,少发6元;

  3. 人创营业额,每多400,奖励50,每少400,少发25元;

  4. 培训员工,每多培训一个小时,奖励50元,每少一个小时,少发25元。

  5. ······

这种的绩效模式有几个好处:

  • 公开透明的加薪方法,员工不会产生不满

  • 员工加薪没有上限,拿多少薪水完全取决于自己本身,极大的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 企业的成本不会增加,相反,员工薪资越高,企业利润越高

  • 员工在别的地方不可能会有如此大的加薪空间,可以有效避免人才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