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和“纽伦堡蛋” 之间存在哪些共性?

表和蛋之间存在哪些共性?

“胡克定律”的发现者和钟表有什么关系?

木匠只能做木匠?

大航海时代带来了什么?

万万没想到,一只“蛋”历经几千年,凝聚无数人的心血,终成可以准确测量时间的精密怀表,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个略带逗趣的科技史问题,可谓是一根秒针,牵出了跨越n个世纪的“爱与恨”……

表和“纽伦堡蛋” 之间存在哪些共性?

1530年,德国纽伦堡匠人彼得·亨莱尔(Peter·Henlein)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可便携的表,这只表的样子略显怪异,像个蛋。人们因此称它为“纽伦堡蛋”,可不管颜值如何,它的出现标志着怀表的诞生。然而此时这些“蛋”的表盘上仅有一根指针,只能指示大致时间,误差大约在几十分钟。

虽然良心而论,纽伦堡的蛋也不是太小。而在此之前的时计就是钟,除了高挂在市镇中央以为作息依据的钟楼大钟,还有家中放的人高般的钟,而在尺寸与重量上都能够带着走的纽伦堡的蛋,绝对是一大突破。

表和“纽伦堡蛋” 之间存在哪些共性?

那么问题就来了,使用它来测时间的话,老师该如何控制一节课的节奏呢?

200多年后,分针终于出现了,而它得益于一项伟大发明——游丝。关于游丝的发明者至今仍众说纷纭。1657年1月30日,荷兰著名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n·Huygens)向法国皇家学会展示了他制作的游丝摆轮,可这让一个为人熟知的“科学怪人”暴跳如雷,他的名字叫胡克(Hooke)。

表和“纽伦堡蛋” 之间存在哪些共性?

如果不记得细胞的英文“Cell”由谁定名,也忘了物理课上的光波动理论,那么一定听说过大名鼎鼎的“胡克定律”——弹性变形与力成正比定律。

胡克愤怒地指责惠更斯抄袭他的发明,可是今天看来这项发明的归属究竟是谁我们已经无从判断,但游丝的出现让怀表误差缩减至几分钟,这也让分针的存在有了实际意义,从此表盘上也出现了分钟的刻度。而由于当时制表理论和技术的限制,即使将秒针独立出来,除了表现怀表正在工作之外并没有其他意义。

有趣的是,让人们终于意识到时间精度重要性的竟然是一次航海事故,这代价真是太大了:

1707年10月,刚刚战胜法国地中海军队的四艘英国战舰在家门口迷路了,浓雾把他们困在海上12天后,无法使用罗盘定位的舰队终于触礁。

英国朝野痛心疾首——除了浓雾之外,准确经度的缺失是这场悲剧的元凶。1714年英国政府含泪颁布《经度法案》,悬赏2万英镑寻求保持经度测量精度在半度以内的方法——200年前荷兰数学家已提出时间测算经度的方法,半度换算成时间即是2分钟,这在当时而言几乎是Impossible Mission(不可能的任务)。

更有趣的是,解决这个Impossible Mission的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汤姆·克鲁斯,而是一个木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