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果實生長不良咋辦?這10大現象你提前要提防

西瓜果實生長不良咋辦?這10大現象你提前要提防

生長正常的西瓜果實應該充分表現出該品種固有的優良特性,但由於某些外部自然因素、管理不當,或生理原因,往往會出現一些影響果實商品性的症狀,如扁平瓜、空心瓜、歪瓜、黃帶瓜、空洞果等,嚴重影響了果實商品性。許多瓜農朋友由於不瞭解這些現象形成原因,而誤認為是種子質量問題,實際上這些生長不良的現象大多數通過正確、科學的管理是可以克服的。在此我們把這些常見的果實生長不良現象歸納起來,並提出預防措施,希望能給瓜農朋友生產帶來些幫助,同時也請大家多觀察,多總結,做有心人,提高種瓜水平,種出好瓜。

一、扁平瓜

由於果實發育速度不均勻,橫徑生長速度快於縱徑生長造成的。西瓜坐住後首先是進行縱向生長,然後再進行橫向生長。早春播種的頭茬西瓜,在果實發育前期,往往由於外界氣溫偏低,瓜的縱向發育速度緩慢,難以達到應有的發育程度,而在果實橫向發育期間,溫度條件已比較適宜,發育速度加快,從而形成橫徑大於縱徑的扁平瓜。扁平瓜的瓜梗部或瓜蒂部多呈凹陷狀,皮厚,瓜瓤有空心,品質較差。

預防方法:避免低節位坐瓜;保護地栽培,坐瓜前期設法提高或保持較高的氣溫;溫度較低時應適當推遲留瓜節位,使結瓜期處於溫度適宜範圍內。

二、空心瓜

西瓜生產上常見問題之一,西瓜內部形成空洞或裂縫,對西瓜品質、商品性、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其主要原因及預防措施如下。

1、坐瓜節位太近。第1雌花留瓜因坐瓜時溫度低、葉面積小,同化物質供應不足,心室容積不能充分增大;以後溫度升高,果實迅速膨大,容易導致空心。因此,應根據不同品種特性和植株長勢確定合理的留瓜節位。

2、果實發育期低溫寡照。西瓜開花坐果適宜溫度為25~30℃,坐果後果實進行細胞分裂,增加果實內的細胞數量,然後通過細胞膨大而使果實迅速膨大。如果此期溫度太低、光照少,光合作用受到影響,營養物質嚴重不足,影響果實內細胞的分裂和細胞體積增大,不能填滿果實內空間,瓜瓤生長速度因跟不上果實膨大的速度而形成空心。因此,在坐瓜時要注意增溫保溫,覆蓋物早揭晚蓋,使其光照充足。如果溫度和光照條件得不到保證,可將坐瓜節位適當後移。

3、膨瓜期肥水供應不足。西瓜膨大期瓜瓤細胞的膨大需要大量水分,若此時肥水供應不足,細胞就得不到充實,細胞壁就會破裂,而相鄰的細胞壁破裂後即形成一個空洞,許多小空洞相連就會形成較大的空洞。因此,坐瓜後要加強肥水管理;也可噴施健植寶、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滿足果實膨大對養分的需要。

4、瓜秧生長不良。在果實迅速膨大期瓜秧缺水缺肥,或遭受病蟲為害而發生早衰、生長勢弱,或瓜秧瘋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競爭養分,都會使瓜瓤發生空心。應加強田間管理,使瓜秧長勢健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平衡。

5、過熟採收。西瓜在成熟前營養物質和水分不斷向果實輸送,成熟後如不及時採收,營養物質和水分就會從果實流出,出現“倒流”現象,果實會由於失去水分和養分而形成空心,所以對易發生空心的沙瓤品種要適當提早收穫。

三、厚皮

除個別與品種有關外,坐瓜部位距離瓜根部太近,特別是果實膨大期氣溫低等因素是造成厚皮的主要原因。

預防方法:

①選用適宜品種;

②合理留瓜,早熟品種選留9~11節的瓜,早中熟品種選留13~17節的瓜,如坐瓜期氣溫尚低,可適當推遲節位留瓜。

四、裂瓜

大部分從西瓜的花痕處產生裂瓜。引起裂瓜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管理不當。主要有3種情況:

①在西瓜退毛後沒能及時澆水,使果皮過緊老化,如果後期再澆大水時,常會發生裂果。

②在西瓜果實膨大期內,澆水不均衡,久旱後忽澆大水,極易出現裂果。

③當西瓜定個後,仍大水猛澆或雨後不注意排水,也易出現裂果。另外,施肥時氮肥多、鉀肥少,瓜皮韌性差、坐果激素使用不當;果實遭受碰撞、擠壓、蟲害、鳥害等也容易發生裂瓜。

預防方法:

①選擇耐裂品種,如國豫二號、國豫三號、國豫七號、豫藝甜寶、豫星六號、新機遇、綠之秀、龍捲風等。

②從加強結果期水分管理入手,避免土壤水分的突然變化。西瓜褪毛後及時澆水,第一水的水量不宜過大,在整個結果期要保持水分供應均衡,切不可久旱後大水猛澆;薄皮西瓜品種定個後控制澆水或不澆水,並注意雨後排水。

③西瓜品種間對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用激素處理幼瓜前要進行小面積試驗。

④選擇下午採瓜,避免因上午瓜皮脆、瓜內膨壓大而造成裂瓜;運瓜過程中輕拿輕放,避免人為磕碰造成裂瓜。

五、歪瓜

也叫偏頭瓜,指果實偏向一側膨大的西瓜。形成歪瓜的主要原因有三種:

①整個瓜中的種子發育和分佈不均勻,種子較多地分佈在發育較好的一側,這一側果皮和瓜瓤的膨大速度也較快,而另一側較慢,從而逐漸形成歪瓜。

②生長過程中整個瓜表面的溫度分佈不均勻,溫度高的部位發育快,溫度低的部位發育較慢。

③西瓜膨大過程中,局部瓜面受到機械損傷時,受損傷的一面生長緩慢,從而形成歪瓜。

預防方法:

①採用人工輔助授粉,以彌補昆蟲傳粉不勻的缺點,使瓜內種子分佈均勻,發育正常,確保果實發育周正;

②及時翻瓜、墊瓜、豎瓜,以減少溫度差異,使整個果實的溫度經常保持均衡;

③田間管理時避免碰傷幼瓜。

六、葫蘆瓜

瓜肩部沒有發育起來,而中部和瓜蒂部位發育正常,形成一頭大一頭小的瓜形。這種畸形瓜是由於在坐瓜的前中期肥水供應不足,尤其是缺水;或植株發育不良、感病等;或是坐瓜過遠,養分供應不上,果實催不開;或是植株生長過旺,養分都跑到秧上了,長出的是葫蘆瓜。

預防方法:幼瓜坐住後(雞蛋大小)及時澆第一次膨瓜水,並結合澆水施催瓜肥,以保證幼瓜正常發育。乾旱地區,對肥水條件敏感的大果型品種在果實膨大期缺水時,最易出現此現象。要避免植株徒長瘋秧,避免過遠坐瓜。

七、黃帶瓜

果實縱切從花痕部到果柄部的維管束成為發達的纖維質帶,通常呈黃白色,因此叫黃帶瓜。西瓜膨大初期,從瓜頂部的梗到底部的花痕著生著許多白黃色帶狀纖維,這些粗纖維在西瓜膨大初期很發達,隨著瓜的成熟而逐漸消失。但有的瓜進入成熟期後,粗纖維仍沒有消失而殘留下來,形成黃帶瓜。在高溫、乾旱年份,因水份供應不足而造成植株對鈣、硼的吸收受阻,黃帶瓜就多。嫁接砧木與接穗共生性不好的情況下,果肉也易形成黃帶。

預防方法:

①合理澆水施肥,防止出現粗蔓症及旺長。

②地面鋪蓋秸稈,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促進對鈣、硼的吸收。

③選共生、親和性好的砧木嫁接。

八、瓜不甜

目前推廣的雜交品種糖度多在10度以上,有的中心糖可達12度,河南農大現已選出糖度14%的超甜西瓜資源。瓜不甜的主要原因多是由於肥料配比不當所致:氮肥用量過多,磷、鉀肥不足。因此,要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另外,成熟時氣溫低、光照差或雨水過大等情況都會影響瓜的甜度。

西瓜增甜方法:

①定植時建議每穴施5~10粒煮熟的黃豆,發酵後相當於優質餅肥;

②膨瓜期適當增施鉀肥,西瓜成熟前5~7天不澆水;

③從坐果開始每5~7天葉面噴一次0.3%磷酸二氫鉀溶液或氨基酸類液肥。

九、肉質劣變果

西瓜瓤肉質變色,果肉種子周圍呈水漬狀紅紫色,俗稱陰瓤瓜,PH值高,吃起來辣舌頭。軟瓤西瓜品種成熟期水分過多、溫度過高、結果部位離根太近或過度成熟等條件下易發生陰瓤現象,種植此類品種時要提前採收,並嚴禁成熟期澆水。還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生理障礙,當發育期間,遇到高溫乾旱、土壤積水,蔓葉過少,光照不足,或土壤PH值波動較大時,都容易造成代謝失調,代謝過程中的有害物質積累在果實中,引起異常呼吸而使瓜瓤肉質變劣。

②病害引起,當果實發育中後期發生緣斑病毒病時,可使瓜瓤軟化,甚至產生異味。此外綿腐病、疫病、日灼病等均可致使西瓜瓤變質,失去食用價值。

預防方法:

①做好田間排水,保持適當的土壤水分。

②夏季高溫時,將瓜蔓盤起蓋瓜,或用草蓋瓜,避免受陽光曝曬果實。

③做好病害預防工作。

十、果實日灼病

多發生在果實發育後期,因植株葉片衰敗,果實裸露,在高溫、強光下果實局部溫度急劇升高,水分迅速蒸發,致使果實向陽面果皮褪色或出現日灼病斑,重者果肉惡變,不堪食用。一般果皮顏色較深或分枝少、葉稀、葉小的品種更易發生日灼病。

預防方法:對長勢弱的品種,生長前中期合理使用氮肥,促進營養生長;果實發育後期,及時用雜草或西瓜蔓葉蓋瓜。(豫藝種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