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新疆喀什的美,这十个理由够不够


1.丝路明珠 喀什有“丝路明珠”的美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古代,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进入塔里木盆地以后便分为南北两道而行,绕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后又在喀什交汇,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通往印度、伊朗、西亚、欧洲等地。在丝绸之路这条历史的彩带上,喀什噶尔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

2.瓜果之乡 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田果树无处不有。这是因为喀什地处南疆,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瓜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这里的瓜果品种繁多,营养丰富,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处处瓜果飘香,如石榴、葡萄、无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浑子、核桃、沙棘、甜瓜等。

3.巴扎 “巴扎”,在维吾尔语中就是集市、农贸市场的意思,它遍布城乡。特别是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既是购物场所也是休闲娱乐之地,他们没钱花了去巴扎,没衣穿了去巴扎,心绪烦闷去巴扎,每逢喜事去巴扎,可以说熙熙攘攘的巴扎成了他们的一种寄托,是维吾尔族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是中国的西疆极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它位于新疆喀什市正西和西南的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一带,其最西点接近塔吉斯坦的喀拉湖。公、慕两山号称“冰川之父”,素为登山胜地。帕米尔高原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艰险和神秘的一段。当地有一民谣: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头,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月开头。所以七八九月是帕米尔高原之旅的黄金季节。

5.刀郎木卡姆 刀郎木卡姆是一种融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表演艺术,是刀郎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据民间艺人介绍,原来应有12部,但现在仅能搜集到9部,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间流传的各部“刀郎木卡姆”的名称和顺序有同有异。刀郎木卡姆的唱词内容与维吾尔族所处的生态环境,所从事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维吾尔人特有的审美心理等息息相关,如表达男女情爱、哀叹人生、思念双亲、乞求上苍等等。

6.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周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正好是888.8公里。塔什库尔干在塔吉克语中,意为“皇冠”或“戴皇冠者”,这里到处是奇山怪石,奇花异草。喷泉、温泉、湖泊、牧场点缀雪岭山谷,石头城、公主堡等距今数千年的古文化遗址散布于巍峨冰峰之间。走进塔什库尔干,会让人知途忘返。


7.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是新疆四大名刀之一,因产地在喀什英吉沙县而得名,约有400多年的历史。英吉沙小刀的传统制作工艺,是由工匠精心挑选的钢材打成型,制成粗胚和细胚之后,用锉刀锉磨光,然后再行淬火。工匠们的工艺世代传承,相互保密,绝不外传。小刀钢色纯正,炉火精纯,其质感如同钢中美玉,百炼成钢,削铁如泥,刀柄使用各种铜、银、玉、骨、宝石等拼花铆钉,组合成晶莹俏丽、两侧对称的图案。

8.艾德莱斯丝绸 要问维吾尔族妇女最钟爱的服装是什么,那一定是艾德莱斯丝绸裙。可以说,几乎每个维吾尔族妇女都拥有一件艾德莱斯丝绸裙,逢年过节或是喜事集会都要穿上它。艾德莱斯丝绸有两大产区:其中之一就是喀什、莎车,这里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据说艾德莱斯丝绸图案纹样是古代维吾尔族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

9.烤馕 烤馕是喀什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食品,喀什人常说“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喀什干燥的气候。馕在古代被称“胡饼”、“炉饼”。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在他们的诗篇中描写过馕。采访时行程紧张,常常来不及吃饭,细心的当地朋友就带了很多烤馕在车上,一路用它充饥,确实好吃并且管用。


10.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族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喀什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如果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可能会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