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時代,閱讀能力、專注能力下降至次,我們改培養哪種能力?

抖音時代,閱讀能力、專注能力下降至次,我們改培養哪種能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崇尚速讀、快讀、略讀,還有掃讀

反正,各種想盡一切辦法的讀快一點。

其實,也是源於這個時代信息爆炸之後的焦慮。

總覺得,錯過了哪個信息,就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億一樣。

當然,比這更恐怖的是,現在有無數的人,迷戀抖音之類的短視頻。

我們對一個內容的耐心已經到了用秒來衡量的程度了。

不得不背後一涼。

但,轉念一想。這或許就是人性了。

我們是不是理性的呢?很多人一邊批判著抖音,一邊沉迷其中。

或許我們考研的學生,沒有沉迷抖音的。

但是,我們是不是一邊告訴自己不要刷朋友圈,應該去看書的。卻在每個,不小心拿起手機的剎那,都情不自禁地,不知不覺地去看那個並沒有多麼需要你的朋友圈。

我想起了喬納森海特所寫的一本書,《象與騎象人》。人的意識是分裂的,如同象與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務大象。

理性是騎象人,負責我們的推理、邏輯、語言等。大象是我們的情感和潛意識。它發生在我們的意識之外,卻操控這我們的大部分行為。

感覺上我們是控制這大象,但是,事實上,卻在潛意識本能上,還是大象控制著我們

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當自己意識這個大象的耳語者。

我從我自己的兩個角色中,分析思考一下,究竟該如何自處,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耳語者。

首先作為一個內容的提供者。

我是一個老師。我的最核心的職責就是提供我自己所授課程相關的內容。

但是,當學生的注意力,閱讀能力,已經開始慢慢被影響到,開始用秒為單位尋找快感和熱點的時候。

我,還能做些什麼?

並不能夠一味地說,讀書是學生自己的問題

或許,我們只是缺少一個更好的內容。

我自己到現在都記得,我當初數學學得差,就是因為,我高中班主任是數學老師,而我當初又很討厭他。

而,我初中數學還不錯,原因竟然也是我的初中班主任是數學老師,不過,我很喜歡他。

當我們開始有了一個思考好的內容的初心的時候,那麼剩下的就是找到方法了

既然注意力已經在變得不那麼集中,既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已經變成了按照秒為單位的時候。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永遠問自己:

這個內容是重要的麼?

以及,這個內容是最重要的麼?

或許永遠沒有最精確的答案。

但是,至少,我可以思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提供我自己認為的最為重要的知識。

然後,講解的時候要剋制一點。

不要用各種專有名詞,專有名詞是為了方便同行交流的。

不是給外行裝逼用的。

語言簡單一些,用“十歲原則”,就是你的解釋能夠讓一個十歲大的孩子聽得懂的語言。

作為一個老師,一個內容的提供者,我能夠想到的就是這兩點。

其次,作為一個學習的人,一個內容的吸收者。

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閾值。

我深知注意力,專注力,才是真正的生產力。

番茄工作法,不是一種工作方法,而是一種面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態度。

是否能夠專注於當下的事情。

是否能夠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總體來說,人類是不具備多線程並行任務處理能力的。

培養逐字逐句,隻字不差的閱讀的能力。

絕大多數人是根本不具備這種能力的。

當然,前提是一定要讀值得讀的書籍和內容。這個時候,就要具備另外一種能力,篩選優秀內容的能力。

總的來說,靠譜的人寫得書,基本上就是靠譜的。

靠譜的人推薦的書,也基本上是靠譜的。

再版很多次的書籍,肯定是靠譜的。

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或者布克獎獲獎作者寫得書,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以前不懂,現在略懂。境界不同。

對於考研複習的學生來說。你們的英語複習,和專業複習,當你們一無所知的時候,就是選擇一個你們認為靠譜的老師,或者一個靠譜的學長學姐,選擇相信就好。

因為,靠譜真的是這個時代,非常高的評價。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

逐字逐句,隻字不差的閱讀,是最有效的,能夠將所讀到的信息內化的方式。

所謂內化,就是變成自己的。

這個時候,其實就可以好好的反思了。是不是那麼多信息都值得讀了?

如果值得讀,為什麼不好好的吸收,變成自己的呢?

如果不值得讀,那麼為什麼要讀看呢?浪費時間麼?

我們很多人習慣的速讀、快讀、略讀,還有掃讀,真得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學習效率。

我最近給我自己線下的學生上考研閱讀課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

那就是很多學生,題目都沒有讀明白,就直接去原文中找。

然後找不到,就焦慮。然後,就匆匆看到一兩個詞,就開始選擇或者排除。

我說,你再認真讀讀題,題目中問的是什麼?

題目中問的是誰的觀點呢?題目中問的是哪一年的事情呢?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

每次問到,學生都需要返回題目,反覆確認才好。

我就說,讀完題目之後,一定要問自己,究竟問題是什麼?關於誰?然後,再返回原文去找。

很多學生,已經吃虧了這麼多年了,還不自知,總以為“速讀、跳讀、掃讀”會極大的提高效率。

所謂效率是:單位時間的效果。

最後,還是效果。

最後這一點,是來自今天上課的時候,一個上我一對一課程的學生給我的反饋。

我問她真題100句裡面有沒有什麼不懂的部分?

她看了看筆記,說沒有。然後又補充到,聽得時候,有聽不懂的地方,就返回去再聽一兩遍。

然後,就明白了。

花的時間雖然是多了,但是,效果卻變好了。

以上,是自己今天的反思。

姑妄言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