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賀嫣/文

導語:2018年是汽車市場分化的元年,對於眾多車企來說是喜憂參半的。造車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凸顯了各國的工業、科技發展的不同程度,同時也彰顯了每個國家的人文特點。所謂“新造車勢力”的崛起,給傳統車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各大車企使盡渾身解數,為的是在銷量榜上名列前茅,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新舊勢力的交鋒,雙方都有所損耗,在這個重要的交叉口,不少合資車企出現了問題,廣汽本田就是其一。廣本的衰落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2018年對於汽車市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從1月1日起,汽車購置稅以10%收取,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取消;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緩解能源與環境壓力等原因,國家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汽車銷售形式多樣化,由傳統的4S店銷售模式轉而多平臺銷售,網上銷售、實體店銷售等等,滿足了時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退坡20%,新能源汽車到了一個優勝略汰的時期,政策退坡造成市場震動;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稅降低,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與進口汽車之間的博弈顯得異常激進。新能源與汽油車相對弈、新造車勢力與傳統造車相碰撞,加之外力,如政策、經濟、地產、消費者購車習慣等等,汽車市場的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合資車企成為了汽車市場中畸形的存在。合資車企的存在基於中國進口汽車關稅政策逐年的變化;以及所有外國車企,要在華設立製造工廠,需要與本地的一傢俱備生產汽車資質製造商合資,且合資股比不能超過50%。合資車企在這種情況下,為中國的汽車工業做出巨大的貢獻。今年,放開投資股比政策,進口汽車關稅下降等政策陸續落地,合資車企逐漸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難逃直線下坡的趨勢。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廣汽本田也難逃厄運。從2018年年初,本田似乎進入了瓶頸期,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尤其以技術為主要的癥結。本田最引以為傲的技術在今年淪落了,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紛紛落馬,問題車輛大量召回僅僅是本田衰落的一種外化式表現,口碑的激變也是一種表現。作為傳統合資車企,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曾以為背靠大樹好乘涼,何曾想到天氣、土壤等因素的影響,大樹也會被砍掉。

本田的“地球夢”系列原本是全球汽車行業技術性領先的標誌。但是4.5代CR-V與9.5代雅閣爆發了嚴重積碳問題,還有1.5T的機油增多問題。主要原因與本田是分不開的,本田發動機存在的這些問題,與研發時所做的驗證性試驗不夠全面有很大的關係,而且凸顯本田的癥結就是發動機與國內交通現狀不夠貼合,也就是說他違背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5代CR-V徹底打破了本田的技術神話,不論是CR-V的召回還是冠道的召回,都是本田技術萎的象徵。面對汽車市場的分化,這僅僅是個開始,廣汽本田未來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宏觀經濟方面的作用力越來越大,廣汽本田的壓力也會隨之上升。

從2015年開始,本田接二連三的召回事件越來越多,到現在,三年的時間過去,本田的技術宅形象絲毫沒被挽回,相反,本田所爆發的問題越來越多,從高田氣囊到機油門,本田這是怎麼了?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現任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總裁八鄉隆弘】

這也許與本田汽車公司總裁八鄉隆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八鄉隆弘當時繼任打破了本田一條不成文的規:凡繼任社長者,必有擔任本田技術研究所社長的經歷。繼任時不僅是八鄉隆弘感到受寵若驚,全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議。不過,這與日企的戰略有很大的關係。

2015年,八鄉隆弘繼任而從2015年起,本田開始爆發各種問題。這與八鄉隆弘所奉行的削減成本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在汽車上市之前,是需要嚴格的多輪測試才可以上市,理論上在測試中可以察覺到的問題卻沒有進行解決,這與測試的次數少,測試條件單一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而之前的高田氣囊等事件的發生無不與本田的品質把控有關,測試不嚴格、品控不嚴謹都有削減成本有直接的關係。

廣汽本田的發動機一直由東風本田發動機廠來提供,近幾年廣本才有自己的發動機廠,但是廣本與東本的發動機中重要的零件等等還是本田自己來操作,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廣本與東本的質量越來越令人堪憂。

廣本的幾次召回,雖說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表現,但目前還沒有對雅閣進行召回處理,雅閣的用戶們已經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雅閣的銷量排廣本首位,那麼一旦出現問題,雅閣的問題車輛也是最多的,9代、9.5代雅閣的質量確實大不如前。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日前,財經網汽車頻道接到雅閣車主的投訴。來自北京的李先生是雅閣2016款,2.0L CVT 舒適版的車主。僅一年的時間,李先生髮現變速箱口哨聲特別大,且變速箱漏油,廠家經過核實確實質量問題,進行更換,更換全程進行資料保存。

2017年12月5日更換後試車,加油時依舊嗡嗡共振,當天李先生就打電話跟廠家說明情況,要求廠家備案,4s店說先開一開磨合磨合,就這樣4天跑800公里,問題依舊,去了5次店裡,做了多次檢查找不到原因,打報告給廠家,當天回覆說正常。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2017年12月23日李先生去4S店又做了數據快測,做完之後維修師傅給廠家技術部打電話說明情況很嚴重,相關技術人員卻說變速箱出來聲音,廠家要求更換變速箱油,4s店沒有更換。幾天後,給李先生打電話說,廠家認為正常。接下來幫李先生做檢查,調整裝備部件,也認為有問題。李先生被他們弄得暈暈乎乎的,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問題,存在什麼樣的問題。變速箱變成這樣之後,廣汽本田一句正常就不了了之,李先生非常生氣。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分化 廣汽本田內核技術遭質疑

2017年12月30日,李先生到店裡做了發動機及變速箱螺絲,油液檢查,軸承檢查,排氣管檢查,說正常。說明新車沒問題,更換了變速箱之後出現的,問題還在變速箱。李先生認為廣本這樣行為值得我們深刻的思考,欺詐消費者,推脫不解決問題。

廠家一拖再拖,這期間,李先生打給廠家不下百次,只得到客服一句幫你記錄,三個工作日回覆。李先生被廣本傷透了心。

就目前看來,廣本的口碑大幅下滑,這不僅是汽車市場分化的造成的,也是本田技術和質量大不如前所造成的。廣汽本田在兩難的狀態下,想要保持以前的實力會存在力不從心的狀態。廣汽本田區別於東風本田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高與售後鋪設範圍廣,在這個多事之秋,廣汽本田是否應該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來挽救日益下滑的口碑與銷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