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大雜院問題難解,私搭亂建跟唐山大地震有關?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紀念日,這場地震不僅改變了唐山的命運,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北京的衚衕。怎麼這樣講呢?因為這一場地震,衚衕裡的四合院建設了大量防震棚,這些與後來私搭亂建的小屋一起,成為今天衚衕的一個頑疾。圖為大興衚衕內居民臨時搭建的各種小屋。有的做居住,有的做廚房,有的做儲藏室。

大方家衚衕一宅院內的場景。很明顯能夠看到各類臨時建築。至今,大量衚衕裡的宅院內成了大雜院,這首先歸罪於城市規劃,未能聽從梁陳方案,而致使城市中心區人口過於密集,大量行政機構也居於老城區核心。熟悉衚衕的人都知道,很多衚衕裡的大宅院,至今仍舊是很多大部委的家屬院、職工宿舍。在人口過於集中於老城區的情況下,雜居就成了一種必然。而地震需要臨時搭建一些建築,則使之雪上加霜,雜上加雜。

這是細管衚衕田漢故居的影壁。之所以要專門說這個地方,是因為當年田漢的夫人安娥就在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在此搭建防震棚時,不慎從凳子上摔下來而不幸去世。這也是一個地震期間衚衕院落內搭設臨建的一個佐證。


皇史宬南院的臨時建築,多次被通報整改,也沒有成效。

圖為東四四條一院內的場景。

東四八條的一個院落。看上去,這樣的鮮花盛開本該是小院內的悠閒生活、田園般的舒適,但由於小棚屋佔據了大半個院子,顯得擁擠不堪。據報道,有的衚衕保存著多年有防震棚,有的還用於出租。近年來有關部門已做了一些清理。但畢竟量太大了。

東四地區的一個院落。這些雜七雜八的建築和生活設施,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包括大的規劃問題,也包括地震的因素。還有一些居民私自亂建,惟恐吃虧,老想搶點地盤,就蓋上一間小屋。其他居民見狀也紛紛搶地盤。這下子就會亂套了。不僅環境亂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複雜了。

臨時搭建的小屋,一般十分簡陋,既影響環境,又帶來很多安全隱患。這是文華衚衕24號李大釗故居在重修前的場景。

這是米市衚衕康有為故居在重修前的場景。進院門看到的這些小屋,多是儲藏室。佔據了院落的大部分空間。

祿米倉衚衕智化寺牆外。衚衕本身是美好的,但雜亂是它必須面對的現實,無論是城市規劃也罷,還是地震等客觀因素也罷,還有一些居民“搶佔地盤”的主觀因素也罷。衚衕是社會複雜性的一面鏡子。還衚衕宅院乾淨美好的的本來面目,是一個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的大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