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當年唐山大地震時北京鐘樓頂上的鴟吻曾被震掉過一隻嗎?


犄角君對於北京的鐘鼓樓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小時候的幼兒園就在鐘樓灣衚衕裡,前兩天路過去看時院子還在,但裡邊已經改為養老院了。當年曾經發過一個《登上鐘樓四下看》的帖子,介紹了鐘樓四周的景緻,今晚犄角君和大家聊聊一件關於鐘樓的不太鮮為人知的事情。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詳盡的北京城,敬請關注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雖然北京鐘鼓樓從元代開始就有了,但其後屢建屢毀,今天我們看到的鐘樓是清代乾隆年間重新修建的。如今在鐘樓南門的門道內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御製重建鐘樓碑記》,詳細地記錄了鐘樓重建的經過。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北京的古建築雖然沒有受到大的破壞,但還是出現了一些險情,其中之一就是鐘樓屋脊上的鴟吻被震掉了一隻。記得剛開始的時候犄角君對這一隻耳的鐘樓很不習慣,每次路過時總要多看幾眼,後來慢慢也就適應了。

文革後百廢待興,文物的保護修復是相對置後的,鐘樓一隻耳的狀況竟然一直持續了十來年,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當年震掉的是西側的鴟吻,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後來大修時重新燒製的。

而東側的一隻雖然地震時沒有被震掉,但是在八十年代大修時一同被換了下來,所以現在看到的兩隻鴟吻都已經不是乾隆原物而是後來按照原樣重新燒製的。

犄角君手裡有一本非常厚的鐘鼓樓資料,裡面詳細記錄了1986年鐘樓大修時的很多細節,其中特別提到除了這兩隻鴟吻是新的外,兩側山花、博縫等處琉璃瓦以及脊獸一律都用的是原物。

雖然當年大修時對一些部位殘損的木石構件進行了更換,部分外立面城磚也進行了修補,但是修復後的鐘樓整體上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古樸風貌,並使得這座從乾隆年算起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的古建築重新獲得了新生。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詳盡的北京城,敬請關注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