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不斷—512大地震不算最大 險峻地貌就是地震造出來的


今天是2008年512大地震發生十週年,時間過得真快。在那場大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現在早已開始了新生活,但是失去親人的痛,我想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

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區為多山地貌,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東南向西北地勢上升,呈比較完整的垂直,可分為8個不同的自然氣候區,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說。

在青藏高原不斷抬升的過程中,地震如影隨形,可以說汶川地區的奇異地貌就是被地震活動不斷震出來的結果。地震發生後還會帶來很多次生災害,山體崩塌、河流改道等。

幾億年來地質活動從來都沒有間斷過,只是間斷的時間或長或短。由於以前沒有地震記錄,我們無法知道那時候的震級是多大。這裡的地震會長久地延續下去,誰敢說不能發生更大的地質災害。

有資料顯示,1933年這裡就發生過著名的“疊溪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員財產的損失,今天的疊溪海子景區就是那次大地震造出的堰塞湖。

1976年松潘的大地震也是發生在這個區域,由於地廣人稀,人員傷亡好像不大。去年,茂縣還發生過山體崩塌事件,一個村子瞬間被淹沒。這些地震和由地震導致的次生災害不斷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無論當今的科技有多麼強大,在自然面前都顯得那麼渺小和微不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