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日記:乞丐

寫下這個題目,讓我很犯難,因為感覺名不副實。硅谷的無家可歸者,在我們看來就是乞丐。可是他們既不乞,也不討,也不叫乞丐。從未見到他們向路人和人家伸手。在我經常去的BRALY PARK公園,有一個白人男性無家可歸者,他有一輛超市購物推車,上面裝著他的全部家當,被子,洗漱用品,飯盒,Ipad和幾件衣服。很胖,為人和善。晚上六點鐘左右他都會到公園的木椅上,放著歌,吃著自己的晚餐,打開Ipad看一會節目,然後就睡在木椅上。陪伴他的是公園裡忙了一天的烏鴉和松鼠。星期六,他也會起的很晚,我帶多多都到公園了,常看他還在刷牙。不一會兒,推著車子就走了,不知道他到哪裡去?白天在哪兒安身?反正白天他不在公園,怕影響觀瞻?怕影響大家的生活?因為週末的公園,許多人要在公園開party,燒烤,喝啤酒。晚上他就回公園來了,放著他的歌。

硅谷日記:乞丐

美國政府對無家可歸者並不是放任不管。仔細一打聽,他們一個月有八百美元的生活補助,領現金也可以,到超市領實物也可以。八百美元如果不交房租和保險,又不撫養子女,一個人是怎麼也難以花光的。難怪他們整日不乞不討,仍紅光滿面了。

硅谷日記:乞丐

在我們稱為野鴨子湖的公園裡,也常住著一個無家可歸者,偏瘦,黑人,像個旅行者。只要你看到了他,一會兒他就離開公園的木椅,背起行囊就走了。他的活動範圍似乎大一些,因為我在一個較遠的公園裡偶爾也見過他。我在想,這些無家可歸者為啥喜歡棲居公園?美國朋友給了我這樣幾個答案,公園晚上沒人,可以安睡;公園有廁所可以方便;公園有可飲用水可以生存;公園有角落避風可以取得溫暖。果如是,他們這些無家可歸者,擁有的住房面積是美國最大的!自然這是一句冷幽默。硅谷的冬天之夜,氣溫有時也會逼近零度,他們攜帶的衣服都不足以禦寒。原來聖何塞有個無家可歸者的營地Jungle,有350多個帳篷和窩棚供無家可歸者棲息。後來官方將它關閉,從舊金山到聖何塞的24小時運營巴士上,冬天也會成為流浪者夜間溫暖的庇護所。我在想,即使捱過了這個冬天,他們人生的終點又將落腳何處?

硅谷日記:乞丐

他們仍然是我們認為的乞丐。寫一段乞丐的生活,證明美國真的不是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