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许建忠先生在学习

每年4—9月是龙虾上市的旺季。在这个季节里,盱眙龙虾餐饮红红火火,大街小巷,摆摊设点,卖龙虾的,买龙虾的,烧龙虾的……朋友小聚、家宴、喜宴或者是招待外来的朋友,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盆红彤彤的、香喷喷的龙虾,馈赠朋友,龙虾礼盒便也是体面物件。

如今,龙虾已成为盱眙的代言、盱眙的名片,带动着盱眙经济的发展。它似一股红色风暴席卷中国,走向世界。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小龙虾,摸着鼓鼓的钱袋子,不知是否想到盱眙的小龙虾为什么能爆红了天下,能惠及百姓呢?

俗话说:“食之有味,调料在先。”在盱眙有这么一种说法:先有许建忠,才有今天的盱眙龙虾美食,有了盱眙龙虾美食才带动了盱眙餐饮业及龙虾养殖业的发展。的确,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遍地都是廉价的小龙虾,人们很少吃它,甚至虾多成患。是许建忠,让小龙虾身价大增。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带着一份敬仰,带着一份对历史的追溯,我走进许建忠品牌的“盱眙许记味食发展有限公司”去寻找制作盱眙龙虾调料第一人——许建忠。

老远,就闻见龙虾调料的药香味儿。刚进大门,对面墙壁上那大大的“调和”二字便映入眼帘,左侧是宏伟壮观的“中国龙虾调料博览馆”,几处错落有致的小木屋被周围绿树环绕着,宽敞的厂房里机器轰响,员工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各处都显得井井有条。

在一位员工的引领下,我见到了许建忠老人。老人有七十多岁,一脸的忠厚,见人笑笑眯眯的,显得非常谦和与热情。当我说明来意时,老人便如数家珍地讲述他的创业之旅。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龙虾调料的由来

许建忠老家在徐州睢宁,是一个地地道道朴实的苏北汉子,1993年他来到了人文荟萃的盱眙。经过初步的市场了解,盱眙的宾馆、饭店、排挡较多心想调味品生意肯定好做,而且干货调料只要不受潮,容易保存。当时,盱眙的山城市场没有一家做调味品生意,由于经济比较困难他就从一个小摊位做起。

经过一年的辛苦积攒,香料生意有所扩大。1994年,许建忠的“许记调料行”挂牌经营,当时配制的调料是用于烧田螺用的。在山城市场里他天天都能看到那卖不掉的小龙虾倒掉,腐烂变质,大量的龙虾都是靠挤虾仁出口的,费时、费力;端上餐桌的小龙虾也就是用盐水随便煮煮,吃了有一股子土腥气。

夏收季节,许先生的妻子和儿子回老家农忙,他一个人在盱眙,晚上就到附近的排挡里吃晚饭,弄一盘龙虾,喝点啤酒。吃过龙虾的土腥味,让他实在难受。他就给排挡的老板建议,龙虾用调料红烧,却招老板一顿奚落:“龙虾一直都是这么烧的,就你老许能!你卖调料,就叫我们用调料红烧,我们不会烧,你烧给我们看看!”一席话说的老许怪不好意思的。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许氏公司

第二天晚上,许建忠就从市场上两元钱买了三斤龙虾,用五香粉加一些辣椒和花椒,在自家的小炉子上红烧一下,吃了他觉得口味不错,没有土腥味了。于是,次日他又加了3种香料,烧了一小锅给开店的邻居品尝,他们都说好吃。

老先生灵机一动他想:个小、壳坚、肉少的小田螺用调料烧出来,却备受人们的追捧;那么龙虾肉多,比田螺腥鲜,用调料烧出来,肯定会有好的卖场。许建忠老先生借助盱眙当地山区出产的香料食材,他学过中医,懂得香料的性味及药理作用,便对调料加以研究。

他选好了几十香料,从中汲取精华,对可有可无的进行剔除,配制出烧龙虾的调料,送给“三元”、“四方”以及一些大排档试用。

经过试用,烧制出的龙虾特别好吃,一传十,十传百,便有人找上门来买龙虾调料。许建忠看看到了龙虾调料这块广阔的市场,为了增加人手,1995年正月,老先生便把老家的小儿子许瑞海正式(也就是现在公司的总经理)带来盱眙。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许瑞海在给员工上课

他们父子俩对调料日夜揣摩,调制出各种配比,不断的摸索,烧龙虾的调料由原来的8种增加到13种,18种,一直添加到23种香料,基本定型。每添加一种香料中草药许建忠就得亲自先烧好多次龙虾自己品尝,再推荐给大家品尝,再最后定型,最终以起初调制成的龙虾专用调料“十三香”而命名。

在定型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口味差异,他们又把龙虾调料分为5大类型,即:辛温型、浓香型、麻辣型、滋补型和怪味型。用“十三香”调料烧制出的龙虾一下子火遍了盱眙,1997年,许记调料开始工厂化生产。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品牌与荣誉

乘着盱眙政府决策“不论先干,勇于超前”的东风,许记龙虾调料事业也迅速驶上了快车道。2000年“千禧龙虾宴”在盱眙影剧院举办,用“十三香”烧制的龙虾一下子登上了大雅之堂,许记调料生意更加兴隆。

2001县政府成功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许建忠老先生自豪的说:“龙虾宴的举办,我是直接受益者,为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龙虾节举办之前我首先捐赠2万元,预祝龙虾节胜利召开。”

的确,龙虾节的召开,“十三香”龙虾美食风暴随之席卷全国乃至全球,龙虾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迅速在世界各地蒸蒸日上,从而更加带动了龙虾和龙虾衍生品的迅速发展,龙虾调料更是供不应求!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调料供不应求

2001年9月,许建忠先生被中国龙虾节组委会评为“中国龙虾节十三香龙虾制作大师”称号。2002年,以“许建忠”为品牌注册了商标。

2003年8月26日,中国龙虾节组委会、江苏省文学创作中心授予许建忠先生“在创建盱眙龙虾著名品牌中做出了杰出成就”荣誉证书。同日,许建忠先生被中国龙虾节组委会、江苏省文学创作中心评为“中国龙虾节十三香龙虾制作大师”称号。

2004年,工厂入驻盱眙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8亩。有了厂房,用上的现代化设备,许建忠调料事业如日中天迅速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的成果。

2004年7月8日,许瑞海被第四届中国龙虾组委会、江苏省烹饪协会、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授予“盱眙龙虾烹饪大师”称号;

2006年,盱眙许记味食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许瑞海任总经理;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2008年6月28日,许记味食被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组委会、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评为“盱眙龙虾调料信得过供应商”;

2010年6月20日,许瑞海被第十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组委会、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评为“盱眙龙虾产业十大财富人物”;

2013年1月,许记味食被淮安市农业委员会评为“淮安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6月,许建忠品牌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

2014年12月,许建忠产品被江苏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江苏名牌产品”……

鲜花与荣誉的背后凝结了两代人的汗水,凝结了两代人日日夜夜的辛劳,也让他们收获了创业中的酸甜苦辣。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运输调料的外地车辆络绎不绝

文化与传承

盱眙许记味食发展在迅速发展,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是公司发展一个的历程。一个企业的发展,要想立于经济浪潮的不败之地,就要有一种始终不渝的企业精神;一个企业能发展多久?就看你有没有技术的创新,有没有知识的传承。

“记住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这是许瑞海总经理的企业发展理念。为记录许记味食调料发展的历史;为让企业技术和精神得以传承,2015年7月,他开始着手设计建设“中国龙虾调料博览馆”。

2016年6月12日,味源·红色风暴盱眙总部体验馆开馆;同年许建忠企业书院——知新书院也建成并开讲,宣传企业理念,讲解新技能,传递正能量,造就新人才。建院以来,累计培训盱眙龙虾制作大厨10000多人。

最后许建忠老先生儿子许瑞海跟我说:“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我们能有今天的的业绩,是我许家两代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坚持的结果,一个行业,没有探索,就没有发展,没有技术的更新、发展路径的探索、营销渠道的探索、品牌建设的探索,就不会走出了一条今天中国特色的龙虾调料品牌之路。”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许瑞海接受记者采访

是啊!听他这么一说,我领略到了:在他的骨子里的有坚守、有担当、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龙虾调料,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从作坊到产业,到今天年销售龙虾调料2500多吨;到产品的8大口味,30多个系列,也是对他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因为有龙虾调料,才让盱眙龙虾名扬天下,派生出了许多连带产品,带动产业的经济发展。

调料虽小,但味不可缺,中华饮食讲究五味调和,没有调和就没有美味。这也让我悟出了一进大门那对面墙壁那大大的“调和”二字之道——

调,是手段;和,是目的。五味之和,是调味之道,也是理政之道,五十多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这就是和;百味调和,成就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许建忠品牌经营的不只是调料,也是饮食文化,也大境界的调和之道。

小龙虾原来无人问津,但有了这个老人研制调料后一切都变了

浓郁民族风的公司一角

(图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