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儒商」從學徒到創辦輪船公司,不願做官卻資助中國革命

虞洽卿,1867 年(清同治6 年)6 月19 日生於浙江省鎮海縣龍山村。原名和德,字洽卿。父親虞萬豐,做裁縫,後改行經商。12 歲時父親病逝,家道中落,虞輟學在家,做些零活,揀些蛤蜊,以補充家用,與母親相依為命。1881 年,虞洽卿15 歲時,到上海瑞康顏料行當學徒,因腦子靈,會盤算,做事勤快,心細,有眼光,很受老闆的賞識。第二年,他由學徒升為跑街,負責聯繫業務。之後,他出銀二百兩加入瑞康行,成了股東。

「歷史上的儒商」從學徒到創辦輪船公司,不願做官卻資助中國革命

  為了更好地跟外國人打交道,聯繫業務,他進了一傢俬人辦的補習夜校學習英語。他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能應付一般會話。他注意閱覽《申報》、《新聞報》等報刊。

  虞洽卿周旋於外國商人與洋行買辦之間,憑著能與外國人會話,兼以辦事幹練,聲譽日高。1894 年,虞洽卿27 歲,進德國魯麟洋行當買辦,開始踏進"上流社會"。

1898 年,上海法租界當局企圖以修築馬路為由,侵佔旅滬寧波人安放旅櫬的殯舍四明公所義冢地。虞洽卿聯絡上海商界及旅滬寧波人開展罷工、罷市,與法國人鬥爭,終於迫使法租界當局不敢再提拆館改道之事。在這場鬥爭中,虞洽卿奔上走下,多方活動,顯露頭角,在寧波同鄉中有了會辦事的名聲,也得到上層人士的看重。"

1905 年,虞洽卿等人發起組織"萬國商團"中華隊。"萬國商團"是外國駐滬領事為"保護僑民利益"而組成的武裝團體,行動聽命於租界工部局董事會。為了維護中國商人利益,虞洽卿等人領導上海總商會積極籌辦"中華隊"。1906 年"中華隊"正式成立,並加入"萬國商團"。每當政局動盪不安,"中華隊"與"萬國商團"一樣,出防維持秩序。

  1906 年,他赴日本考察,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印象深刻。1907 年,虞洽卿擔任了上海總商會會長。1908 年,虞洽卿等旅滬寧波人發起開辦"上海四明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兼辦儲蓄、發行鈔票。先後在寧波、溫州、漢口、南京、蘇州、杭州、紹興及上海、香港等處設分支行或辦事處。股本總額由150 萬兩到1921 年增為"國幣"225 萬元,後增為"國幣"400 萬元。發行的鈔票,據1924 年統計是1831 萬元。虞洽卿為四明銀行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歷史上的儒商」從學徒到創辦輪船公司,不願做官卻資助中國革命

   虞洽卿一生不願做官,用他的話說,"做官如做戲,我做生意還來不及,還做啥戲!"然而,他十分懂得政治與商業的關係。辛亥革命期間,虞洽卿開始與同盟會接觸。他組織了一個革命軍餉徵募隊,積極資助革命黨人陳其美開展革命活動。

1918 年,虞洽卿與聞蘭亭、李雲書等在上海發起組織我國第一家證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交易所於1920 年開張,虞洽卿為理事長。1920 年4 月,虞洽卿當選為全國工商協會會長。  

在五卅運動中,虞任會長的上海總商會積極進行募捐,援助上海罷工工人。從1925 年6 月到次年6 月底,經收的募捐款總計洋236 萬元,銀43.3萬兩。這筆鉅款,是罷工工人生活費的基本來源。向罷工工人發放救濟款的工作是由總商會成員發起組織並擔任主要領導的濟安會負責的。 

  1926 年,廣東革命政府出師北伐。隨著國民革命軍北伐的勝利進軍和上海工人運動的發展,虞洽卿逐漸向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靠攏。1927 年3月22 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召開上海市民代表會議。虞洽卿以商界代表出席,被選為臨時市政府委員。3 月26 日,蔣介石來到上海。虞洽卿連夜到龍華見蔣,商量組織替蔣介石籌措軍餉的江蘇省兼上海市財政委員會的問題。第二天,虞召開上海商業聯合會會議,表示商界全力支持蔣介石。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4 月16日虞洽卿以上海商業聯合會名義致電蔣介石,表示:"敝會願與三民主義相終始,對於當局清黨主張,一致表決,願為後盾。"虞洽卿幫助蔣介石"有功",於11 月1 日,和另外11 名資本家的代表人物就任上海特別市參事會參事。

「歷史上的儒商」從學徒到創辦輪船公司,不願做官卻資助中國革命

  虞洽卿與蔣介石搭上關係後,上海租界當局對他也益加看重,關係也更加密切。1926 年4 月,西人納稅會年會通過了工部局所提添設華董3 人的議案。12 月,虞洽卿被選為第一屆上海納稅華人代表大會執行委員,並任執委會主席。

  航運業是虞洽卿經營的重要部分。1909 年,他發起成立"寧紹輪船公司",任總經理。因寧紹公司是股份公司,他的股本不多,總經理上有董事會,很難讓他獨攬大權和施展抱負。1913 年,他獨資創辦"三北輪船公司",在家鄉浙江龍山修築海堤,日軍佔領上海後,於1937 年12 月成立了"大道市政府",上海大道市政府即直屬南京管轄,改組為"上海特別市政府"。日本人為控制上海,企圖拉攏虞洽卿為日本人辦事,為了躲避日軍及漢奸的威逼利誘,虞洽卿通過國民黨政府在上海的地下人員於1941 年春離開上海去重慶。

1941 年夏,虞洽卿經陸路到達重慶。一路上,他看到陸上運輸在大後方的重要地位。到重慶後,即與王曉籟、朱聯馥等組織"三民運輸公司",經營水陸運輸,水路有原三北公司在川江行駛的幾隻輪船,陸路是汽車運輸。以後,他到昆明與龍雲接洽,和西南財閥繆雲臺合資開辦了"三北運輸公司",購到美國道奇牌卡車3 百輛,從緬甸仰光販運國內很需要的汽車零配件、五金器材等到四川。虞洽卿還弄到一張蔣介石的"手諭",寫明此即"搶運物資",沿途軍警不得加以留難。這樣,虞洽卿進四川不久,又發了大財。1945 年4 月,虞洽卿因患急性淋巴腺炎,醫治無效,於26 日在重慶逝世,終年78 歲。在彌留之際,他囑贈黃金千兩給國家,以支持國民政府抗戰。

「歷史上的儒商」從學徒到創辦輪船公司,不願做官卻資助中國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