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你知道多少?

梵高你知道多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梵高

相信最近很多人被梵高刷屏了。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至爱梵高》,他的故事和画作在大荧幕上“动”了起来,带领我们走进另一个梦幻的世界。

现在,就连小朋友们也能认出梵高的画作《向日葵》和《星空》。再稍作了解的还会知道他的《自画像》系列,在这些画中,梵高狂躁忧郁的眼神令人挪不开眼睛,让人不仅好奇,这样的眼睛究竟看到了什么。

好在,他都画了下来。

是比常人眼中更为帜热的色彩。

是以惊人速度旋转,发出巨大的光和热的太阳。

是朝着最后的成熟和绽放而努力的麦子。

是一个男人滔滔不绝的一生。

有人会觉得名画和自己很有距离感,其实当深入到艺术家的生活和内心,也许你会发现艺术并不是那么难,它正是现实世界在一个更为敏锐的心灵中的投射。你接触得越多,获得的视野越宽广,艺术圈里的八卦扒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多年前曾读过一本梵高的传记,第一次知道原来梵高的“向日葵”竟然是一个系列,总共是11幅。在等待另一个艺术天才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这一组色彩明快、充满生命力的画作,准备给对方一个惊喜。

梵高等的这个人是保罗·高更,也是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原型。高更喜欢梵高画的《向日葵》吗?梵高和高更最终分道扬镳,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一起往下读吧。

疯子的故事,用画来讲

1

1886年,一个立志成为画家的年轻人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

他在这里见识到了许多大师级的作品,并受到了他们的启发。

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当时的那些画风都不够他玩儿。于是,他决定不再追随别人的脚步,要走出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创新之路。


这时的他,还并不知道自己只剩下4年的生命……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文森特·梵高

艺术家都是疯狂的,但是和毕加索、马蒂斯那种故意作怪的画家不同,梵高的“怪”,是骨子里的怪,是在他的血液和骨髓里的。

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神经病”(学名全称:癫痫+躁郁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美尼尔氏病)。

要了解这个“神经病”,有三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可以说没有这三个人,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梵高。一位是梵高的弟弟提奥·梵高,终其一生,他都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鼎力支持梵高的梦想;一位是提奥的妻子,也就是梵高的弟媳乔安娜,是她让梵高的画轰动了整个画坛。还有一位,就是接下来要讲的保罗·高更。

2

高更在当时的法国画坛也算得上是一号猛人,他独树一帜的画风和标新立异的性格,曾多次震动整个画坛。他也是唯一一个被梵高欣赏的男人。


《保罗·高更》梵高你知道多少?

《保罗·高更》


​Paul Gaugin 1888

1888年2月,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勒(Arles),并打算在这里实现他的另一个梦想:建立一间艺术家工作室,并使它最终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聚集地。(其实这也是为了仿效他的男神米勒,米勒曾经就在巴比松和他的小伙伴们搞过一个类似的“创意园区”。)

可能你会问,想搞工作室,在巴黎搞多好?那里既繁华又时尚,可能生活开销会大点,但又不用自己掏钱,干吗还非要折腾跑去阿尔勒呢?

当时梵高因为酗酒,得了一身病。梵高的病情渐渐影响到了和他住在一起的弟弟提奥。“你不工作就算了,完全用我的钱我也忍了,但你别影响我赚钱呀!难道想抱成团饿死不成?”

于是,提奥狠了狠心,把梵高送到阿尔勒疗养。正好阿尔勒又是个阳光明媚的地方,梵高一到就爱上了那里。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他选择阿尔勒是为了追随阳光……


梵高到了阿尔勒后,就在当地租了一栋两层楼的小屋,并把它漆成了他最爱的亮黄色,还给它取名为“黄色小屋”。

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是邀请艺术家入驻了。梵高第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高更,而高更也答应了他的邀请,但条件是要梵高的弟弟提奥为他还债。

梵高你知道多少?​得知高更将要来,梵高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每天创作一幅画,为的就是向高更展示他在黄色小屋中的成果。


《向日葵》

Sun Flowers 1888

这是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向日葵》。

这幅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居然用黄色的背景来衬托黄色的向日葵,而且还并不显得单调。

这幅画,可以算得上是梵高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了,至少梵高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当高更来到“黄色小屋”时,在这幅画前伫立了许久,并且盛赞了这幅画。

梵高用他惯用的厚重笔触,将花瓣一笔一笔勾了出来,还把自己的签名直接签在了花瓶上,估计会这样做的也只有梵高了。蓝色的签名配上黄色的花瓶,居然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有点儿“点睛之笔”的味道。

梵高日思夜想的高更终于来到了阿尔勒……


但是,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被“精神病”看上的人,那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好鸟。

自从搬到黄色小屋以后,除了一起喝酒玩女人的时候(到底还是不负“黄色小屋”这个名称),高更和梵高几乎每天闹别扭。

在绘画方面,他俩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高更认为绘画应该只画眼睛看见的东西,而梵高则认为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想象。

俗话又说“不要和精神病理论”,这两个老兄经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好几次差点大打出手。

更让高更受不了的是,梵高还老爱在高更画画时站在他身后挑毛病,我们知道艺术家是最恨别人在背后指点江山的了(到今天都是)。

于是,高更彻底扛不住了,他给梵高的弟弟写了一封信,基本内容是这样的:“我实在受不了你那个精神病哥哥了,老子不玩儿了!爱咋地咋地!”


在高更明确表达去意之后,在1888年12月23日夜里,发生了那件艺术史上最著名的自残事件。

3

可能您早就听说过这次著名的自残事件,坊间也流传着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至今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唯一不变的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梵高少了一只耳朵…… 我来介绍一下几个流传最广泛的版本吧。

版本一:那天夜里,高更在路上走着走着,梵高突然从背后冲上来,在高更面前“咔嚓”一下,把自己耳朵割了,然后也不去看医生。任由耳朵一面哗啦哗啦喷血,一面蹦蹦跳跳回家睡觉了(命真硬)。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以想象当时的高更一定站在原地满头问号……

版本二:认为梵高的耳朵其实是高更割的,但为了袒护小伙伴,梵高一直对外坚称是自己割的。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有趣的是,那一天当地的报纸上确实记载着一则“一男性持刀刺伤另一男性”的新闻……


版本三:这个版本就和高更没有什么关系了,据说是梵高为了追求一个女人,把自己的耳朵割了下来送给她作为定情信物!而且还是走到那个倒霉的女人面前,二话不说直接把一个吱吱冒血的小包裹塞到她手里,掉头就走了……有些人就注定孤独一生……
梵高你知道多少?

《自画像》

Self Portrait 1889

这些版本每个都很奇葩,但具体梵高是怎么变成“一只耳”的,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不管怎样,高更的离开给梵高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梵高彻底疯了。

梵高为什么会疯?其实我觉得我可以理解。

关于“黄色小屋”的梦想,就好像我开了一个微博,并且希望把这个微博打造成一个粉丝数过亿的微博女王。


​然而兢兢业业干了好几个月,却发现连“僵尸粉”都没有一个。这时,唯一的“互粉”也取消关注了……彻底疯了……

这是梵高发疯(进入精神病院)后创作的作品,可以看出,整个画面都在扭。
《星夜》Starry Night 1889梵高你知道多少?

画中的树木、天空和山脉,似乎也都“发疯”似的扭曲变形,好像要被一个庞大的漩涡吸进去一样。

4


​疾病,在一点点摧毁梵高的同时,也在将他骨子里的才华一点点逼出来……

梵高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有一次发病,他甚至吞了一整罐他最爱的黄色颜料。

如果你问我颜料有没有毒,那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黄色颜料绝对有毒!但是,“命很硬”的梵高还是被抢救过来了。

1890年,经过弟弟提奥的精心安排和精神病医生嘉舍的细心照料,梵高的病情似乎有所稳定,并在这时,创作了梵高你知道多少?​《嘉舍医生的肖像》

,就是齐藤良平花了8250万美元拍下的“第一名”的作品。

然而这幅画厉害的地方还不止是它的价钱,通常我们理解中的拍卖会都是这边喊个价钱,那边喊个更高的价钱。那种一上来就喊个全场惊艳的“锁定价”的桥段一般只会出现在电影里,如果现实生活中发生类似的场景,那也只能被称之为“奇迹”。

然而这个“奇迹”在这幅画上发生了,开拍才三分钟,齐藤就喊了那个让全场都“哇”出声的价钱……然后在一片惊讶的目光和哗然的掌声中挥了挥手,接着付钱,拿画,走人。
梵高你知道多少?


​《麦田里的乌鸦》

Wheatfield with Crows 1890

同年,梵高创作了这幅《麦田里的乌鸦》。

依然是他惯用的蓝色+黄色搭配,画面里中间那条路似乎是条死路,左右两条小径组成一个展开怀抱的形状……麦田上的乌鸦向远方飞去,似乎预示着梵高心中的病魔正在离开……

当然,乌鸦也可能正向他扑来……

1890年7月27日,梵高用一把猎枪对准自己的胸口崩了一枪……然而,命很硬的梵高还是没有马上挂掉,他甚至还自己走回了公寓。

梵高在有生之年只卖掉了一幅画,就像唐·麦克林在《文森特》中的歌词唱的那样:

“人们不懂得如何爱你,但是你的爱却如此真实。也许这个世界本就不配拥有一个像你如此美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