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聊点别的

今晚聊点别的

昨天云联惠炸了。

出事是早晚的,消费返利,多层拉人头,离非法集资不远了。

套路都一样,但韭菜还是一茬又一茬。

看不下去了。

敲个黑板,别管什么商业模式,如果利润支撑不了经营,就是伪命题。

背着身家来赌,早晚会被别人收割。

理财是能更好生活,如果这样也就颠倒了,不理财反而钱更多。

我和大家的原则一样:好好活着,再钱生钱。

做自媒体一年多,还是可以出来吹一波的。

看评论,很多小白朋友,已经有了理财意识,开始攒钱去投资了。

原来只相信银行的,也愿意把钱挪余额宝了。

掐指一算,你资产配置里还缺保险。

很多人要问了,关保险什么事?

没买保险,相当于没有保险杠就开车兜风。

没遇到事是爽,但遇到了事,车费了,人也残了。

摸着心口问问自己,疼么。

今晚聊点别的

这保险啊,和车的保险杠一样,虽不能杜绝问题,但能减缓风险。

我也聊过很多次了,老粉们应该略知一二。

今天起点高点,聊聊香港保险。

那就单纯点,说说香港保险优缺点。

先说优点,画个重点

1、避免钱缩水

香港保单是美元资产。

大多用美元计价,少部分是港币结算,但港币还是和美元挂钩。

这就避免了以后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再看大环境,16年到现在,人民币在升值(美元主动贬值),更适合买美元资产。

今晚聊点别的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也就是说,人民币能兑换的美元变多了,算是资金出海一个时机。

比如2016年底,1美元本来可以换到6.96元人民币,最近1美元能换6.35元人民币。

所以在这个时机,把人民币拿去买美元计价的产品,花钱更少,更划算。

2、全球理赔

香港的重疾险全球联保,这个可以看具体保单。

保单上常约定,在全球没有战乱的国家,遇到了意外或大病,能在理赔范围内。

这就挺适合常年在国外的朋友。

3、保费更少

保险本质上是个概率游戏。

香港的保单以本地人出险概率计算成本。

内地的我们平均寿命70岁左右,香港平均寿命达到85岁。

而且,香港医疗条件更好,平均出险的概率,往往是内地的七成。

所以,和内地返还类保险相比,同等保额下,香港保险保费会打个七折左右。

4、分红吊打内地理财险

老读者都知道,去年姐曝过万能险、年金险的坑,因为保费太贵,保障鸡肋、分红太弱,也就2%-3%的水平。

但香港保险不一样,中长期看复利能达到5%-8%。

你活得越长,到手的钱会逐年增加。即便是退保,拿到的钱也相当可观。

5、理赔更宽松

相比内地来说,比较有人情味。

一方面可以自定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有些病种理赔更宽松。

另外,保险免责条款往往四条左右,白纸黑字解释非常清楚。

理赔的条件也不同,比如中风,内地是确诊180天后理赔,香港是4周时间。

理赔的话,也不必自己去跑。人在内地,可以把资料寄到香港,理财的钱可以走电汇,给你本地支票或海外支票。

当然,它也有缺点,不吹不黑,自己掂量。

一是轻症赔付占保额。

不像内地保险买一赠一,比如买重疾险送轻症理赔,或者有轻症豁免保费。

也就是得了轻症,可以免掉后面几十年的保费。

香港保险就呆板多了,轻症赔付了,整个保单的保额就要扣掉这部分。

比如理赔了轻症30%之后,剩下的保额只剩70%,也不给你免掉后面的保费。

二是要自己跑一趟。

买香港保险,需要亲自跑香港一趟。

毕竟跑一趟,时间和钱都要花。

成本又多了一层。

ps:

18岁下的孩子不用自己去,父母带出生证明就可以了。

另外,人没到香港就能买的保单,是不被香港法律认可的,是地下保单,不要踩坑了。

这么一对比,其实它适合不同的人。

如果你看重保障,咱们内地的保险就可以,毕竟理赔更方便,保障服务更多。

如果你想配置美元资产,分摊人民币未来贬值的风险,香港保险倒是可以看看。

也可以这么说,钱够的,可以过去挑个,保障兼收益。

钱不够的,先给自己加点内地保障,再学学怎么赚钱,怎么省力赚钱,怎么不用劲赚钱。

有人可能认为天天钱钱钱的很俗。

那你认为什么才是不俗?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姜醋茶,你想过自己的随心所欲的生活就要先过钱这道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