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海南炒房

再见了,海南炒房

海南这两周上热搜,成立了自贸区、自贸港。

很多人以为炒房的机会来了。

正准备冲击售楼处,结果政府先动了手。

前些天,海南政府出了最严限购令,限购又限售。

买房投资,凉了凉了。

看一下事情经过。

3月31日,海南出过一个限购政策——非海南省户籍限购1套房,7成首付,5年限售,5年社保。

虽然门槛高了,还是有可钻的机会。

这么一看,还是有人手握现金,兴风作浪。

昨夜,加码了调控,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如果你不是海南户籍,要在海南买房,需要连交2年社保。

海口、三亚和琼海这三个区域,需要交60个月的社保。

换句话说,4月22日以后,如果你刚落户海南,也得等两年买房。

这下,想要炒房的,算是彻底堵死了。

政府这么做,为了摁住房价,拒掉炒房客的钱,维持本地楼市稳定。

更深一层,也是对自贸区的发展,做足了准备,给出了信心。

表示短期里不想依赖土地财政

当然,姐还是那句话,每一次调控,都不是为了降价。

是为了维持房子的金融属性,维持市场稳定。

再见了,海南炒房

毕竟,房价暴涨暴跌,一个过山车的市场,风险很高,不好控制,也不是国家喜欢的。

哪怕没有限购,这个点了,我也不建议你去海南炒房。

金融角度,买房投资,最大的风险是流动性。

上周姐就说过了,比如海南的5年限售。

投资层面,不管是股票、基金、网贷、房子,还是非标的艺术品,流动性都是一个考核指标。

一个标的流动性很差,买卖不方便,往往不值得持有。

比如房子,买了5年不让你卖,如果中间房价上涨还好,虽然卖不掉,也是甜蜜的负担。

但遇到了房价下跌,比如北京周边的燕郊,现在经历泡沫破灭的刺痛。

柒柒有朋友买了燕郊的房子,当初买入价是3万多,如今跌到了一万多。

如果限售期里,房价跌了,炒房的那批人,怕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有的人可能会抬杠:没关系啊,买了房我也不急着卖,一年里来度个假,剩余时间拿去出租,也很划算。

你这回复是认真的么?

看上去美好,其实也有坑。

一是空置时间段高。

很多人来海南买房,有的是想养老,有的是想度假。

冲动买下后,掐指一算,一年里来住的天数,很多人一个月都不到。

二是出租率不高。

很多人想,既然住不满,那我可以租出去。

问了本地朋友,海口、三亚的房价已经很高了,这两年来海南买房的,很多人选择了更偏远的度假景区。

这些地区离市中心偏远,平时市里上班的人,也不会考虑来这租房。

这就很尴尬了。

三是房屋损耗更高。

海南是湿热气候,水汽多,也更容易磨损,房子的养护成本更高。

讲真,除了流动性,任何投资,还得看基本面。

任泽平不是有句名言吗,房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供需,长期看人口。

既然前面提到燕郊,这里有必要说一嘴。

燕郊被呼“睡城”,很多人在北京工作,晚上回去睡个觉。

商业配套基本白纸起步,我没有去过,朋友说是浓浓的乡土气息。

大部分的房子,还是被投资客买走。本地也没啥产业,真正的刚需并不算多。

虽然楼盘建了一片,但入住率不高。

燕郊楼市,能不能起死回生,要看北京是否有资源注入、自身有没有发展潜力了。

海南的房子,也是一样,值不值得持有,看它的未来发展,是不是真能腾飞。

现在是政策红利,但自贸区这种红利,也不算独一份。

去年初,政府一口气开了七个自贸区,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也有了。

谁能做好,真正比拼的,不是口号,而是产业规划和落地执行力。

这一块,还是交给时间检验吧。

总之,楼市的一个逻辑,有优质产业的地方,才能吸引年轻人过来工作,能有更多的刚需消化房子,房价未来才能稳定上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