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遲到的外賣該不該體諒?

中國青年報上週一項調查顯示,69.5%的受訪者直言外賣送餐員違反交規現象常見。為減少外賣送餐員闖紅燈,51.6%的受訪者能接受外賣晚些到達。

日前,廣東一個外賣小哥半年闖紅燈924次的新聞引發人們關注。廣東這件事情,其實也是更多地方的縮影,儘管闖紅燈的次數未必都有那麼多,但外賣送餐員騎著電瓶車在大街小巷“橫衝直撞”的情形可謂隨處可見。超速、闖紅燈、逆行、隨意變道……不少外賣送餐員幾乎是與違章一路同行,而許多行人則是看到他們的電瓶車都避之惟恐不及。外賣送餐員的違章騎行已成為城市交通中一個隱患,不僅市民行人害怕,他們本身的安全也同樣讓人擔心。

凡事皆有前因後果,外賣送餐員違章騎行多發,具有多個因素。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不強,是因素之一;外賣企業對員工送餐抵達情況的考核過嚴也是因素之一;甚至點餐者的太多計較等等,都可能是促成違章騎行的推手。外賣送餐員闖紅燈雖然事出有因,但決不是情有可原,遵守交通法規是無條件的,不能因為事出有因就違規有理。

有效的化解之道,恐怕還要從顧客的寬厚大度開始。無論是外賣企業對員工的考核,還是送餐員爭分奪秒不惜違章,都因為送餐有時間要求,一旦超時,有些顧客就不高興,輕則甩臉子冷語相向,重則差評投訴砸送餐員飯碗。事實上,沒有一個送餐員不想早一點送抵,遲到一定是萬般無奈,要是顧客能多些理解,少些斤斤計較,給送餐員一個從容的空間,那麼以違章換時間的情形必會大大壓縮。

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為減少外賣送餐員闖紅燈,51.6%的受訪者能接受外賣晚些到達,儘管還有近半人“不能接受”,但畢竟接受者已過半,這令人欣慰。無規矩不成方圓,送餐時長也是規矩,但應更合理些。我們的社會是互動的,人與人之間除了“商業關係”,更有人際關係,每個人都是他人的社會環境,多體諒他人,體諒者也同樣感受溫馨愉悅,善待他人又何尚不是善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