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號三大運營商真的壓力倍增!如果民營企業進來會怎樣?

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手機,有了手機就需要網絡,有網絡就需要電信服務商,在咱們國家就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還有中國電信。可是這三家運營商因為亂扣費現象,一直被大家唾罵。就連咱們三大運營商的主管部門,工信部調查都無濟於事,三大運營商的“套路”也依然在。比如“最低消費”陷阱,或者是莫名其妙手機裡多加了許多增值業務!又或者是贈送免費送新業務,到期後不提醒,悄悄扣一大筆錢。每次提速降費都需要最高領導人提一下或者工信部通知才能動一動。

8月1號三大運營商真的壓力倍增!如果民營企業進來會怎樣?

這不工信部又要求電信企業從8月1日起,必需以短信的方式按月向用戶主動推送通信賬單信息,使用戶做到明明白白消費。這意味著,大家每個月能夠清晰的瞭解自己的賬單扣費充值情況,對大夥來說是一個實在的好消息!按理說這麼點小事,還需要工信部強制執行,簡直有點說不過去,用戶交了錢總得該知道消費明細。不過小編專門去移動的APP去查看一下清單,移動還真是改進了,比以前更容易查看清單,而且速度也比以前快了。可是我又不高興了,因為又增加了一個9.9元咪咕視頻,無語了,趕緊10086。

8月1號三大運營商真的壓力倍增!如果民營企業進來會怎樣?

說到這裡,很多人就想能不能放開民營企業進入電信行業,引入競爭來避免這種現象。如果真的進來,會出現什麼情況?很顯然三大運營商的電信經營權,是國家發放了。一旦國家取消了電信行業在市場準入特權,就會有大量民營企業進入,那麼這些三大電信企業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直接就會破產。

8月1號三大運營商真的壓力倍增!如果民營企業進來會怎樣?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同時也看到了民眾的需求。於是中國走了另外一條路,現階段採取的是拆分的方式,將一個大型的壟斷企業分拆為幾家比較小的公司,比如現在的三大運營商最早都是郵電局。94年成立中國聯通,99年郵電局拆分成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郵政。08年拆分中國聯通一部分給中國電信,剩餘部分與中國網通合併,組成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出一筆錢給中國電信,捎帶合併中國鐵通。

8月1號三大運營商真的壓力倍增!如果民營企業進來會怎樣?

經過這些年的拆分與合併,才形成了今天的這個局面,但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很大,於是採取混改模式,引入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民營企業參與混改。於是聯通就被選上,中國聯通的混改,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承擔著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蹚路、積累經驗的使命。

8月1號三大運營商真的壓力倍增!如果民營企業進來會怎樣?

所以三大運營商的改革不是說幹就能幹的,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說的過程,不要像俄羅斯一樣,完全私有化,整個國家都倒退了幾十年,相對來說,中國還是走的比較平穩,儘量避免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說到這裡,小編再急也沒有用,只能繼續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