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利辛縣:開啓「醫養結合」新模式,老有所依溫情脫貧

——脫貧攻堅江淮行

央廣網亳州市8月10日消息(記者 趙家慧)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黨中央對全國老年人的深切關懷,也是我國養老事業發展的堅定方向。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堅決攻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艱中之艱,決戰決勝脫貧摘帽的必然要求。安徽省利辛縣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將鄉鎮敬老院移交衛生院管理,在敬老院設立衛生院分院,通過整合全縣醫療、養老兩大資源,集中解決貧困人口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群體養老就醫問題。

安徽亳州利辛县:开启“医养结合”新模式,老有所依温情脱贫

此前,利辛縣敬老院的設施和人員配備僅能滿足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雖然設立了醫務室,但“保醫”的水平不高,一旦患病,老人就不得不頻繁往返於醫院和敬老院之間。利辛縣衛計委副主任劉豔介紹說,“敬老院住的五保老人,大多患有疾病,不少還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因此去醫院也特別勤,很多五保老人本身身體就不好,來回折騰,他們也遭罪,有些老人寧願‘將就’,也不願去看病。”利辛縣農村人口140餘萬人,而鄉鎮衛生院僅有病床位1022張,2017年床位使用率達到92.36%,長期處於滿荷狀態,很多老人無法及時就醫。

利辛縣結合自身實際,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通過把鄉鎮敬老院全部移交衛生院管理,整合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實現醫護養一體化,為老人們及時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養老服務。

今年5月,經過病房式無障礙化改造升級的利辛縣孫廟鄉敬老院搖身一變,成為了孫廟鄉養老服務中心。孫廟鄉衛生院分院院長汝愛軍介紹說,服務中心新設了中醫科、B超室、內科、心電圖室、護理區和康復區等科室,並配備有全自動生化儀、心電圖機、B超機、頸椎牽引器等中醫理療設備。在醫護人員的配備上,則通過醫共體幫扶、公開招聘等方式,充實基層醫護工作隊伍,為提高基層基本醫療衛生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安徽亳州利辛县:开启“医养结合”新模式,老有所依温情脱贫

試點成功孫廟鄉養老服務中心總共可容納100人居住,目前已入住51人,全鄉失能五保老人共22人,已入住分院6人。“這些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是貧困群眾裡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艱中之艱,讓他們老有所醫,感受到切實的關懷,是縣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必然要求。”利辛縣扶貧局副局長劉建民說。

自今年6月份起,敬老院移交鄉鎮衛生院管理的工作就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預計至本月下旬,利辛縣20家鄉鎮衛生分院、養老院的融合改造完成後,全縣800多名失能五保老人的養護醫療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移交後,鄉鎮人民政府仍是責任主體,衛計部門負責具體管理,民政部門負責行業監督。據利辛縣扶貧局副局長劉建民介紹,入住鄉鎮衛生院分院、養老院的失能五保老人,按照重度失能老人每人每年3.6萬元、中度失能五保老人每人每年1.2萬元的補貼標準,不足的部分,再由財政“兜底”,另行撥付診療護理等其他經費。對於33所不設衛生院分院的敬老院,則會同時提升其醫務室建設標準,增設醫療科室,配置常用醫療器械和辦公服務設備。

安徽亳州利辛县:开启“医养结合”新模式,老有所依温情脱贫

利辛縣委書記程修略表示:“?敬老院移交衛生院管理工作是推進醫養結合的一次全新探索,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一場硬仗,更是為失能五保老人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創造良好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