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个“国际玩笑”吗?

它的困境有哪些?价值在哪里?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六大争论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文章批判的国际教育到底是什么?

奴隶社会:未明确指出所探讨的国际教育范畴

2016 年我回国,最让我惊讶的事情之一,就是全国上下对所谓的“国际教育”和“双语教育”的狂热。不管什么培训班、营地,加个双语,价格就可以涨个 50%。很多经验有限的年轻老外,因为看上去金发碧眼就可以在教育机构里做到很高的职位,而且自然也会吸引到很多顾客。我也看不懂“国际教育”这个大市场,有各种论坛、大会、专家,有垂直媒体、深入市场调研报告,有各种中介和“价值链”上的生意模式,后面还有各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好不热闹。

表面上看,国际教育是送孩子出国的教育,学英语当然有用。但如果深入探究,你就会发现这热闹表面下的深刻悲凉。

反方:国际教育不等于国际学校,文章中最大的逻辑漏洞可能就是国际教育概念的混淆。

国际教育是否等于国际学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文章一开头就谈及国际学校风潮,容易让读者把两个主体混淆。中国的国际教育不够强,有很多原因,也不全是国际学校的事。

——“蓝橡树”

国际教育,在文中到底指什么?我刚开始看标题,还吓一跳,以为作者冲着国际学校来了,结果发现又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作者在中间声明“不是反对中国的国际学校”,那看来是指在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学生了。

可这个界限,其实很难划分。很多在国内本土接受国际课程的孩子,有不少人会在中途(尤以初中或高中最为明显)直接转入其他国家入学,难道说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的就ok,只要出去,就得一棍子打死是吗?这怎么看怎么武断,标题太容易让人误解,且概念模糊。

——“K12谈”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去国外学习,是可悲的事情吗?

奴隶社会:社会精英普遍认为最好的教育在国外,非常可悲。

我们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但我们的社会精英普遍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在和我们语言、文化、价值体系都不相同的国家。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假想类比一下,你能想象英国的社会精英(大学教授,医生,科学家,创业者)认为对他们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吗?

反方:哪一国的教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好的教育。

在中国人胸襟开阔的年代,全民学习外国文化(信仰佛教)、出国游学,正如唐朝玄奘“出国”取经又“回国”讲学”。中国早期的佛寺,一直是国际教育机构,玄奘带着一帮留过学的老师,夹杂着几个外教(比如鸠摩罗什),用进口的教材,学习外语搞搞翻译,在中国教授外国文化。强盛的中国,来自于一个开放的心态。而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是开放的窗口。

——“爸爸真棒”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对中国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中国?

奴隶社会:对中国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在中国

中华的文化,只有我们自己能教育、传承,所以对中国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在中国。这看似是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但现实离这还很远。

反方:逻辑有问题。

看上去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但仔细分析却有明显的逻辑错误。

前半句完全正确——“中华的文化,只有我们自己能教育、传承”,但这和后半句“对中国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在中国”不存在任何的因果关系。

如果说对中国孩子最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在中国,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当孩子要学习的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学知识,要学习的是探究问题的基本能力,要学习的是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融通,甚至要学习的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时,怎能说“最好的教育应该在中国”?当然我并不是说最好的教育不能在中国,只是这句话的语言逻辑确实有问题。

——“新学说”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是自嗨

奴隶社会:输出海外的人才不具备竞争力,我们的国际教育是自嗨。

我们自嗨的国际教育,又是强调国际视野,又是强调领导力,那结果呢?恕我直言,无非是向国外输送了一些合格的打工者而已。

CEO 和一把手是在印度出生,在印度接受基础教育直至本科教育的印度人,遍地是例子。

看世界 100 强企业,如果不算中国国企,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 CEO,也是个大写的零。所以你说我们讲国际教育,不是自嗨是什么?

反方:

1. 拿以前的教育成果来论证现在的教育失败,有失偏颇。

2. 为什么留在美国发展的才算厉害?

国内的国际教育国际学校真正大规模火热,也就是最近三到五年的事。2010年推广A-Level的时候,还没多少人知道国际教育是什么。

算算,新一批国际学校的学生还在国内读书,送出去的娃们,大多数还在大学里,最早的顶多也就刚毕业了一两年,更多在国外工作七八年以上的都是国内本科毕业的,出去读研究生的。

——“蓝橡树”

作者提到毕业以后,用大量人名及数据列举了印度雇员相比中国雇员在美国的辉煌发展,那为什么非得是留在美国发展才算厉害呢?为什么就不能是在国外留学回国创业的励志版本呢?你看中国当前的蓬勃经济发展,90后,00后动不动就是融资,创业大势远远碾压前辈,且不论有多少人能大浪淘金,但这种“回来”的精神本就是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一种势能啊。

——“K12谈”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教育的投入产出比

奴隶社会:送出去的孩子与投入相比,不值

那我们中国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咱们送出去的孩子,怎么样了呢?答案是,不怎么样,至少和我们的投入相比,不值。

反方:教育不能算高投入高产出比

教育这个事情是不能这么衡量的。

恰恰就是因为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计算方法,使很多中国家长认为给孩子花最多的钱就会有最好的教育。

——“新学说”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国际教育的内涵

奴隶社会:真正的“国际化”,是“关注边缘”

我们一提到“国际”,就想到是西装革履,镁光灯,高大上。但这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国际化”,反而是关注边缘问题,边缘群体。

反方:有以偏概全之嫌

关注边缘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国际教育全部,以国际教育关注边缘来概全地说中国国际教育之弊,不妥。

——里京

更多网友评论

@逸衡 :

我还是赞成李一诺的观点。事实上现在的教育还是证明失败的,我在跨国公司,纽约近千个中国员工,做到中层干部一个手都不到。另外,只有中国的新员工(应届毕业生)抱怨入职培训几个月以后就没有人管他们,实际上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习惯接受指令,自己没有主观能动性。

@Ade:

国际教育,于我们中国大陆地区来说,确实还是在一个摸索期,虽然过了最早的开垦阶段,但距离成熟和真正的本土化确实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我们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也是一批已经完成家庭原始积累的先驱部队。但,教育,始终就是教育!就是一个需要不断深耕,需要时间积累,需要一批批学生的不断被尝试,需要一代代的教师一节节课的备,讲,练,修,才能越来越清晰的路!事实上,真正优质的教育,不论中西,都是趋同的!大家如果认真的去看看我们老祖宗的很多教育理念,其实会发现,所谓的创新教育,批判性思维等,我们的文化和教育史里一直都有!

@佚名:

文章说了很多的表象,却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清华毕业的她当然应该知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匮之才是中国教育的本质问题,只是她没有(不敢或不愿)说出来而已。就好比,面对一片盐碱地,怎么指责庄稼长不好都是容易的,可是,你想过改良土壤吗?能够改良土壤吗?说到教育问题,总是爱拿印度说事儿,那也不妨来个比较,印度就好比是一片原生态的林地,可能杂乱无章,但树木成长顺其自然,物竞天择,脱颖而出的良才比比皆是;中国就是一片盐碱化过的棉地,品种单一,修枝频繁,杂草很少但要产量高是很难的,更重要的是,棉花地里是长不出红豆杉的。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玩笑》一文引发热议,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戳中了当前中国国际教育的诸多痛点,即使是原文中备受认可的“本土国际化培养”理念,也在落地中遇到不少问题。

“蓝橡树”评论认为,中国国际教育要实现“本土国际化培养”,需攻破三大难题: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人才瓶颈

优秀的国际教育要求培养“全人”,但现在的教育实施主体老师,大多擅长的都是专业的学科知识,本身就缺乏国际教育熏陶,不具备国际教育能力。

还有一部分老师,能够接受和理解国际教育理念,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念变成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帮助学生实现最后的教学成果缺少概念和经验。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体系化难题

难以体系化,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不够,形成体系需要积淀;另一方面也回到上面的一个问题,没有合适的人。

中国的国际教育,究竟是不是个“玩笑”?

家长教育

“国际本土化”是一个颇新的理念,能力的培养是个长线过程,绝大部分家长着眼的可能还是SAT高分和藤校录取。

当然,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起步晚,避免不了新生事物成长中可能遇见的诸多问题,但我们也理应倍加珍惜今天的教育格局,珍惜当下中国成百上千的国际学校,所提供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请给他们一些耐心,国际教育就像一片正待开发的土壤,它的问题终会在不断改良当中生出丰沃,因为,教育始终是厚的。

整理自奴隶社会、蓝橡树、新学说、爸爸真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