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展望(二)

卢昱嘉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经济继续扩张,但均衡程度下降(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周期性上行接近两年,一些经济体的扩张速度似乎已经达到峰值,各国增长的同步性下降。在发达经济体,美国与欧洲和日本之间的增长差异在扩大。在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收益率上升、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市场情绪变化、国内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也变得更不均衡。尽管金融状况总体依然有利,但这些因素已导致资本流入减少、融资成本增加以及出现汇率压力,在基本面较弱或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尤为如此。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全球经济活动喜忧参半。零售量在第二季度似乎已经回升,服务业采购经理人调查数据总体依然强劲。但工业生产看来已经减弱,制造业采购经理人调查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减少。

大宗商品价格和通货膨胀。2018年2月(2018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参考期)至2018年6月初(2018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的参考期),全球石油价格上涨了16%,主要原因是供给短缺。6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同意将石油产量从当前水平上每天增加约一百万桶,纠正近期实际产量低于2016年11月整体目标的情况。市场预期显示,委内瑞拉产能的下降以及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可能导致欧佩克国家难以一致地实现商定的增加产量目标。然而,期货市场显示,今后四至五年内,价格可能下降(部分原因是美国页岩生产扩大)——截至6月底,中期期货价格约为每桶59美元(比当前水平低20%)。燃料价格的上升提高了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总体通胀。美国的核心通胀随着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收紧而上升,欧元区的核心通胀也逐渐上升。新兴市场的核心通胀也已上升,其中一些是由于货币贬值的传导效应,另一些是由于燃料价格上涨的第二轮效应。农业大宗商品的价格小幅上涨,反映了过度供给的减少。

*本文翻译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6日报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不代表本文作者及本头条号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